从2035年穿越来的区块链,目前还是一把割韭菜的刀

最近,刷朋友圈想躲开区块链着实很难。它的火爆,让人想起了当年的VR,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如果说VR是一个跟你讲讲你还能懂,甚至可以用破盒子体验一下的概念。那么轮到区块链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对这个突然爆火的概念似懂非懂。但却因为舆论的疯狂、概念股的反常和投资人的躁动,不得不去研究一下,否则就觉得缺少知识安全感。

知乎“大神”用支付宝交易、B向A借钱等作比,说的头头是道。但说实话,细度下来还是一知半解。百般无奈我在kindle里买了基本关于区块链的书。

1.所谓懂区块链的人,都容易把自己讲蒙

硬啃了几本书之后,我发掘很多作者本身其实都并不是很懂区块链。因为它还没成熟,因此很难用简单的描述让普罗大众都理解。

几个作者也都用不同的口径表达,短时间内要想跟一个人讲明白区块链,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区块链对于人的知识结构是有要求的。

理智的行业数据分析来看,区块链的爆发应该在2035年左右。那么区块链在2018年的爆发,是为什么?大众传播中,不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更容易被传播和讨论吗?区块链为什么引发了饱含模棱两可意识的群体狂热?

我想,因为区块链有它在这个时间点特殊的使命,当下而言,与其说它是一项技术,不如说它是一把割韭菜的刀。

引用一位作者的话:

虚拟币和区块链的技术文档越高深,理解门槛越高,大众越是着迷,他们的理解与其真实价值就越脱节,也越容易被“权威人士”牵着鼻子走。

所以,区块链目前最大的价值是它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大家都不怎么懂。大众不知道它的能力边界在哪儿,那么它的辐射能力就会变得无限大,进而形成一种“莫须有”的价值。

2.当一个创业者被投资圈牵着鼻子走的时候,悲哀也就随之而来了

这个“风波”还没凉, A 股多个区块链概念股连续涨停。

接着,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也在邵亦波在朋友圈评论,称自己看好区块链的中长期价值,但目前的 ICO 和区块链融资,是在赌博。

然而,2013 年的智能硬件、2016 年的虚拟现实,那可都是投资人们嘴里口口声声说的“未来”、都“具有长远价值”。我见过一个投资人,一个季度他们投了7个VR项目,全部死在当年。偶尔,还能在朋友圈看到某清醒的VR从业者,转发区块链的内容并配上:怎么感觉跟当年的VR一毛一样。

3.韭菜实际也是一种草,随风动是天性,被收割是天理

在股市方面,看懂区块链给股市带来的变化的人,就应该能明白,其实就是一群当年被一波深奥概念忽悠买了垃圾股票而被套了好几年的资深韭菜们,十分需要一个新的概念能骗一波新的韭菜入场让自己解套。这就是为什么说,有人把区块链当刀用。

1月8日,游久游戏宣布将游戏研发与游戏运营业务转入区块链游戏领域,同时旗下游久网上线区块链游戏频道,将用最优的资源为新兴区块链游戏提供服务。消息公布后,原本股价低迷的游久游戏迅速成为“区块链概念股”热门,连续两天股票涨停。1月11日,游久游戏应交易所要求停牌。

1 月 12 日,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一纸通知再次让迅雷股价暴跌。这份名为《关于防范变相 ICO 活动的风险提示》直接点名迅雷的“玩客币”,称其是一种变相 ICO,一种融资行为。

如果你仔细观察,热衷于宣传“区块链”的上市公司,全是类似游久、迅雷这样的“横盘”公司。

他们根本不需要一个“能读懂”的区块链,而恰恰需要一个“读不懂”的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