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颜》:不伦是幌子,刹那永恒的宿命才是它想说的

以至于电影版出来后,在上影节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近5000张影票在开票30秒内一抢而空,刷新了上影节单片最快售罄纪录,主创见面会场次一票难求,60元的门票被炒到2000元一张。

剧版《昼颜》全名叫做《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灵感来自布努埃尔1967年的经典电影《白日美人》。和布努埃尔对资产阶级一贯的审慎魅力不同,《昼颜》的故事是属于中产的,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昼颜现象踩到了中产们的痛点。

正如主角纱和的邻居利佳子的名言:只有在外面有了男人,才会因为自知理亏而对丈夫和孩子更好,否则谁会甘心为男人去洗内裤呢?她视自己的丈夫为提款机,丈夫视她为家具,只有出轨才能证明她还活着。

纱和也一样,外人称羡的模范夫妻,实际上不过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过着无性无爱的生活。欲望的一再压制,让她在遇到北野之后,迸发出了巨大能量,不可收拾。

这种冰山下的汹涌,潜藏在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家庭之中。中产塑造的温馨家庭,是个会随时被戳破的泡沫。正是每个人都对感情无法把握,才造就像ayawawa这样的犬儒女权主义盛行:互相物化打分,打造一个叫婚姻的商品。

如果把《昼颜》单纯当作一个歌颂小三的剧,未免太肤浅。纱和在出轨和无性婚姻间的挣扎,利佳子用出轨寻找自己的价值,都不只是寻求肉体欢愉那么简单。

回到电影版的《昼颜》,剧版各种层次多样的人物都消失不见了,只是给纱和与北野的故事永远地划上了一个句号。

很多观众都不喜欢电影版的简单直白,但我恰恰喜欢电影版的寡淡,印证了日本的物哀之美。电影用了大概四分之一的篇幅描绘两人的寻寻觅觅,最终相遇。

之后的剧情就彻底回归俗套,两个背叛自己婚姻的人,在这段感情中也互相怀疑、伤害,两个人的爱好和习惯也不那么一致。而变态如我,在这些剧情中看出了生活流,两人的生活即使没有外力阻挡,也可能死于庸常。

井上由美子特别喜爱的千里铺线,也在这部电影中展露无疑:电影中弥漫的夏日炎炎,蝉鸣阵阵,物哀之境早在剧版中就出现,北野去世时候绽放的灿烂烟花,都预示着悲剧的发生。如同《白色巨塔》里财前五郎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轨道上:他选择的道路将他带向了宿命,他信奉的东西成就他也毁灭他,无法回头。

《昼颜》的插曲《Never again》教导我们,时光易逝难倒回,往事只能回味……

美好的东西总是刹那,大部分的平凡人会在红尘中回甘,抵住岁月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