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童年|诗意现实主义风格下的梦幻成长

其实,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恰似一段如诗如歌的行板,以细腻的笔触少女的温婉心思和成长的脆弱与无奈,谱写着属于自己的动人旋律,电影《美丽童年》将写实的镜头和少女心底的幻想有机结合起来,展现出小主人公覃月热情洋溢、诗意盎然的童年。

九岁的女孩覃月出生于一个温州的工薪家庭,父亲以出海捕鱼为生,母亲则为了让补贴家用,抽出时间找了一份家政清洁的工作。虽然看起来有点儿拮据,但实际上这也正是当下中国不少家庭的生活状态:细心抚养孩子,勤勤恳恳工作,日常生活忙碌而充实,闲暇时光用来享受一家三口聚在一起的温暖与安全感。

当然,生活的平淡安定原本就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学校中的一段小小插曲,给女孩覃月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或许是因为自卑,或许是为了避免尴尬,覃月在同学的不断追问下,谎称自己的妈妈在航空公司做一名“空嫂”。恰恰就是这个原本无伤大雅的小谎为后续悄然埋下伏笔,给覃月的校园生活乃至母女关系蒙上了薄薄一层似有若无的阴影。

电影《美丽童年》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现实,甚至对于孩子来说显得有几分残酷,但难能可贵的是,在这种写实主义的基础上,《美丽童年》增添了更多孩童特有的想象力与虚幻梦境场景,这些幻想时而天马行空,时而又透露出对于生活与命运的喟叹与无奈,细腻地呈现出了女孩覃月心底隐秘的小心思,让观众得以通过这些幻想窥见小覃月的不安感与淡淡哀愁。原本难以言喻的心理状态变化通过这样一种别具特色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恐惧、忧伤等种种矛盾心理得到具像化的深刻表达,堪称如真似幻的诗意现实主义风格。

简简单单用“虚荣”二字批判小覃月的行为是否太过武断?正如我们不敢轻易断言人性本恶,在看待孩子的行为时也应当避免先入为主的冲动。每一个小孩子都是心地纯粹的个体,交流沟通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假思索的过程,而直接的言语大多伤人,天生敏感的孩子势必会更容易受锐利言辞的影响。自尊心强、害怕被看轻的覃月该如何应对同学咄咄逼人的不断追问呢,不过只能撒一个小谎罢了。而这么一个小小事件,也成为了母女关系发生改变的契机,唯有勇敢打破沉默,说出内心真实想法,才能坦然拥抱亲情,完全悦纳自己。

电影《美丽童年》在观照工薪家庭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增添了许多想象力飞扬的梦境与幻想情节,让这一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既温情满满,又诗意盎然,表达出了唯美灵动而清新自然的诗意现实主义风格,在经典的亲子题材上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