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時代真的來臨了嗎?

共享出行,顧名思義,是指人們無需擁有車輛所有權,以共享和合乘方式與其他人共享車輛,按照自己的出行要求付出相應的使用費的一種新興交通方式。方式包括以打車軟件、共享單車為代表的一大批創新模式。

共享出行的概念一經推出,就催生了滴滴、快滴、摩拜等一系列網約車平臺和共享單車企業,這些企業利用調動社會資源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優惠與便利。而且,從前陣子摩拜被美團以37億美元收購的案例中不難看出,在一些投資者的眼中,如今的共享出行企業價值甚至超越了某些傳統汽車廠商。

共享汽車實質上是一種將閒置資源再度利用的過程。共享租車這種形式已經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大家的出行方式,不同於傳統汽車租賃和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等,以滴滴、易到、神州專車為代表的網絡約車平臺,已經逐漸進入由服務驅動型經濟新階段。共享汽車目前的市場規模已達到萬億元以上,併成為共享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發改委的相關人員表示:未來幾年,中國的共享經濟將保持在40%/年左右的高速增長。據統計,2017年一整年,我國的共享經濟交易規模達到4.5億元,這裡面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共享出行的功勞。

為什麼會出現共享汽車?舉例來看,一位私家車主如果每天自己開車上班,車上的其餘三個位子就一直空著,就變成了資源浪費。但是如果正好有兩三個人順路搭車的話,自然而然就減少了兩三輛車的數量,不僅緩解了交通壓力,也給乘客帶來了便捷,可謂一石二鳥。

但是,不同於共享單車的大規模"佔領"城市,共享汽車呈現出百家齊放態勢。共享汽車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除了GOFUN出行、TOGO途歌、MOCAR、PONYCAR等等共享汽車外,還有出租車、地鐵、公交等傳統的出行方式也會相應占一部分市場。

再者,共享汽車的停放也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它不像共享單車可以隨時隨地停放,需要專門的停車位,不僅增加了成本,也會對城市管理造成混亂。目前,城市擁堵嚴重,停車位更是一位難求,尤其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當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企業也是提出了五花八門的解決方案。比如,有些車企提出"接力還車",提倡消費者自行停到正規停車點,然後由下位顧客繼續使用;還有車企提議在立交橋下等地點開發出停車位。

總的來看,國內共享出行的發展前景受多方面因素音響還沒出現扎堆兒熱潮,想要爆發還需要企業和政府共同合作,尋找整個共享汽車行業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