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行政区,行政隶属于浙江省衢州市,辖2街道、6镇、7乡,总面积11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24万人,少数民族23个,少数民族人口10700人,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介于北纬28°44′-29°17′,东经119°02′-119°20′之间,北靠建德,东临金华市区、兰溪,南接遂昌,西连衢江区,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传统农业县。
2014年,龙游县生产总值1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万元,财政总收入1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6167万美元。
建制沿革
龙城全景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于姑篾之地设太末县,隶会稽郡,为龙游建县之始。
唐贞观八年(634年),更名龙丘县。
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吴越王钱镠以"丘"与"墓"近义不吉,又据县邑丘陵起伏如游龙状,遂改龙丘为龙游。
宋宣和三年(1121年),因有诏讳"龙"字,改名盈川县。
绍兴元年(1131年)复称龙游。
元朝,隶属江浙行省衢州路。朱元璋攻占衢州后,改衢州路为龙游府,仍置县。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改龙游府为衢州府,县如旧。
清朝,沿明制。
民国二年(1913年),龙游县直属于浙江省。
民国三年至十五年(1914年至1926年)属金华道。
民国十六年至二十一年(1927年至1932年),直属于浙江省。
1949年5月12日,龙游县城解放,成立龙游市人民政府。
1949年6月8日改为龙游县人民政府。
1959年12月底,龙游县撤销并入衢县。
1962年,龙游县复制。
1973年,龙游县撤县。
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龙游县建制,属金华地区。
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销,分设金华、衢州为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龙游县归属衢州市领辖。
1997年,龙游县辖9镇、12乡。
2005年12月,经衢州市政府批准,龙游县调整为辖2街道、6镇、7乡。
2008年8月,龙游县行政村规模调整,行政村数量由原来的432个调整为262个。
行政区划
2014年,龙游县行政村规模调整,辖2街道、6镇、7乡、262个行政村。2街道:龙洲街道、东华街道。6镇:湖镇镇、横山镇、塔石镇、小南海镇、溪口镇、詹家镇。7乡:模环乡、石佛乡、社阳乡、罗家乡、庙下乡、沐尘畲族乡、大街乡。
风景名胜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
7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布局呈北斗七星的形状。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在石壁上,有神秘的图画,刻有马、鸟、鱼、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在这7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
龙游民居苑
龙游民居苑在龙游镇南郊鸡鸣山,占地6.6万平方米,系将龙游乡间部分缺乏就地保护条件的明、清古建筑集中迁移至此而形成的。除鸡鸣山原有的鸡鸣塔外,1991年开始由原址迁建于此古建筑有"高岗起凤"、"翊秀亭"、"巫氏厅"、"汪氏民居"、"邵氏小厅"、"灵山花厅"等六座。
舍利塔
舍利塔
在县城东11公里湖镇下街,始建无考,北宋嘉佑三年(1058)重建。六面七层,楼阁式实心砖塔。高26.4米,基座砖砌,每面宽2.30米,须弥座高1.60米。每层每面有倚柱、佛龛呈壶门状,内置玉佛,底下四层玉佛已盗失。倚柱间用阑额相连,上有砖砌扶壁栱二朵,为四铺作出单杪。腰檐为菱角牙子叠涩组成,檐头挂风铃,顶部塔刹完整。造型精致,为省内宋塔中少见。198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横山塔
横山塔在县城北16公里横山乡横山村,明嘉靖十二年(1534)建。八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余
折叠湖岩塔
在县城东9公里七都乡曹垄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建。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米。塔基须弥座用条石叠砌。塔身收分缓和,每层隔面有拱券门。砖砌倚柱,施阑额。每层用五层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刹石制。第二层正面砖砌匾额上有"湖岩状观"4字。1984年10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鸡鸣塔
鸡鸣塔在县城东南郊鸡鸣山上,明嘉靖年间建。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21.4米,基座条石砌成。各层腰檐均以4道菱角子叠涩组成。塔身收分明显,顶上二层尤甚。各层檐下均砖制一斗三升斗栱,各层转角处皆砖砌倚柱,倚柱间额枋相连。底层东北、东南、西南面拱券门,二层以上层面有壶门。塔刹无存,东北向各层塔檐损坏严重,塔身裂口多道。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龙洲塔
龙洲塔又名文峰塔,在县城东北新桥头。明隆庆年间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重建,故第三层砖砌匾额"龙洲耸秀"4个大字边款有"乾隆五十三秋月吉旦"等字。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26.13米。塔基二层条石砌成,高0.48米,塔身倚柱砖砌,柱头上施一斗三升式转角斗栱,底层及第二层平身科施二攒,二层以上一攒。底层南面有1拱券门,以上各层隔面有壶门。塔内原有木结构,现无存。塔檐除底层外,各层东北角及西北角均坍塌,塔刹已毁。1982年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浮杯塔
在县城东4公里七都乡朱家村,明万历年间建。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40余米。基座用条石砌筑,底层西面有1拱券门,以上每层隔面做有拱券门,用五层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顶置铜质露盘,四面用铁索固定,塔身第三层石匾上有"浮石宝塔"4字。1984年10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刹下塔
在县城北志棠乡塔下叶村,明万历年间建。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3米,石制须弥座高1.1米,束腰部分0.36米,下枭刻有花纹图案。底层塔身特高,各层砖砌倚柱都向中心倾斜,构成塔身向内递收的轮廓。底层有七道菱角牙子叠涩出檐,三层以上减为6道,檐角上翘,造型富有向上感。檐下用墨绘转角斗栱和平身斜斗栱,底层正北、东南、西南3面开拱券门,塔顶覆钵形,塔刹大部已毁。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沐尘塔
在县城南23公里沐尘乡沐尘村雷峰山,建筑年代无考,据形制推测当属明朝。六面七层空心砖塔。塔身第七层以上被雷击毁残高约13米。塔壁厚1.15米,塔基须弥座用粗麻石板平砌成。徒刑如同六棱柱,通体用25×13厘米青砖实砌,自上而下收分较大。第二层起每面每层有拱券形假门。每1券门两侧槏柱。第一层东南向有10.42米宽,1.45米高拱券门可供人进出。1986年7月列为县级文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