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7月起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通道将被切断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结算司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网联指出,希望各相关成员单位配合完成协议支付、付款、网关支付、商业委托支付、认证支付全业务功能的生产测试。


网联今日迎战“断直连”“7月1日开始,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各家银行的清算账户就直接被切断了,必须经过网联或者银联系统之后才能连接到银行。”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业内大部分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基本已接入网联或者银联系统,有些机构是两家清算机构都接入了。网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支付机构接入进度:在协议支付开发方面,115家机构中有107家完成了生产验证,没有未开发的机构;付款开发方面,21家已完成生产验证,没有未开发的机构,另外多数机构集中在“联调测试”、“验证准备”、“生产验证”环节;网关支付开发方面,有5家未开发的机构,10家机构在开发中,22家机构在“联调测试”,72家机构在“验证准备”阶段。另外网联发布的最新进展消息显示,4月25日-5月2日,网联分别与光大银行、新生支付、上海富友支付、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等共15家机构完成条码业务投产上线,正式启动条码业务合作,并称网联已全面做好为市场机构提供条码支付接入及转接清算服务的准备。网联今日迎战银行与支付机构切断直连的目标。根据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网联平台试运行正常。网联一季度处理业务57.75 亿笔,金额为 2.02 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 6416.86 万笔,金额 224.68 亿元。微信、支付宝迎来了“大限”!从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宝在内,所有网络支付都实行“断直连”,必须统统经过网联或银联!两大巨头方面,今年3月31日,银联与财付通宣布,正式就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完成签约、系统对接、联调测试和生产验证,并完成首笔生产交易,但截至目前为止,合作的进展仅局限于收单侧,发卡侧还未提及。5月11日,网联与支付宝发布合作消息,但不久双方便撤下公告。


​按照网联和银联两者成立的初衷,网联负责线上支付清算,银联负责银行卡支付清算,二者定位不同。但随着线上线下、有卡无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两家清算机构业务难免有重叠,致使众多支付机构的清算选择,将逐渐成为一个难题。另外在断直连之前,互联网型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的费率一直偏低,也给线下收单费率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以及行业混乱,断直连后,这种不公平的价格体系会将得到有效的改变。 对于银行卡收单行业来说,这似乎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