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天乩之白蛇传说》推至数据霸屏的三重力量

如今的内容时代,传播的基本面已经从“大众传播”转向“圈层传播”,圈层内各自狂欢、目不旁视,每一家似乎都能拿出一两项例证自己项目好的数据,以飨粉丝。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内容圈层时代”下,有且只有在经过数据交叉之后,还能全面开花、立得住脚的项目才是突破圈层传播、进入大众传播的优质项目。最近,《天乩之白蛇传说》的两位主演便时常出现在微博实时热搜,这引起了1号数据考据的兴趣,继续向前、向旁搜集了有关这个项目的系列数据:

其一,播放量表现数据。《天乩之白蛇传说》于7月9日独家上档爱奇艺,播放量在22小时内破1亿,并以每天1亿的速度增长;

其二,第三方榜单数据。无论是在骨朵数据、艺恩数据还是云合数据的网络剧排名榜上,《天乩之白蛇传说》均排名第一,且在由云合数据提供的“前台点击含金量”中,亦稳居榜首;

其三,竞争平台旁证数据。本剧虽为爱奇艺全网独播剧,但却进了腾讯视频的热搜榜。腾讯视频热搜榜总榜的前30,非腾讯内容鲜有进榜,腾讯独播内容都并非容易,连如今大热的《镇魂》也未入前30,但《天乩之白蛇传说》却多次上榜,最高冲至Top 7;不仅如此,在优酷等播出平台,也出现了大量粉丝自制、自传的视频内容;

其四,公众舆情口碑数据。在社会传播、公众舆论中,《天乩之白蛇传说》不但在新浪微博上榜实时热搜与超级话题,还上榜了豆瓣热搜榜的第三名,也是剧集中的第一名(前两名分别是综艺《偶像练习生》与电影《我不是药神》);

其五,剧集相关艺人指数。根据云合数据的艺人霸屏榜,该剧的四位主演任嘉伦(饰演许宣)、杨紫(饰演白夭夭)、李曼(饰演小青)、茅子俊(饰演法海)分别进入榜单的Top1、Top2、Top5和Top6;

我们交叉了爱奇艺官方数据、微博平台数据、豆瓣平台数据、竞争平台数据、第三方平台数据,参照了剧集本身的播出量、剧集话题的讨论度以及相关艺人的热度,可以看到一个相对真实、可信、去水的有含金量的结论——《天乩之白蛇传说》的确是刚刚开锣的暑期档中,一部不容小觑的作品。

知其然,更需知所以然。那么,《天乩之白蛇传说》如何成为了暑期档开局的“流量担当”?

编播:当“暴看模式”成为观众的心头好

早在2013年,Netflix针对平台运营所作的一项用户调查已然显示,61%的受调查者表示,他们经常会“暴看”,73%的受调查者表示,在流媒体上长时间“暴看”让他们感觉很好。

“暴看”,英文名为Binge watching,其字面意思便是“狼吞虎咽地看剧,一集接一集,一季接一季”。对应于满足口舌之欲的“暴饮暴食”,它便是满足视听之欲的“暴看”。

“暴看模式”一来符合于剧集这一文娱产品的天然规律,它之所以往往被称之为“连续剧”,就是因为集与集之间有钩子、有悬念,优秀的剧集天然有激发观众不断“暴看”下去的魅力;

二来也符合于视频网站这一流媒体的经营之道。一方面,与线性编播的电视平台不一样,它在时间上有绝对的自由、在空间上有海量的存贮,“暴看模式”恰恰是提供给了视频网站与电视平台一大差异化的优势;另一方面,“暴看模式”在Netflix的兴起也缘于会员培养的诉求,逐步让用户培养起与电视平台不同的收视习惯,进一步提高会员的拉新与留存效率。

而《天乩之白蛇传说》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漂亮的数据成绩,不但得益于上文所说“暴看模式”之于这个时代的顺应而为,还得益于爱奇艺将这部剧集放在暑期档之于这个档期的顺应而为:

刚刚进入暑期档,学生党们在囤积了一个学年的压力之后,需要反弹最大的释放,而“暴看模式”正是满足他们此时此刻最需要的实际需求,无论对于他们时间的填充、对于心理的宣泄,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拍即合。所以,我们才在《天乩之白蛇传说》的弹幕中,看到了许多学生党在刷,“凌晨三点,仍在刷剧”、“五点了,撑不住了”这样的评论。而本剧的成功,无疑也会让我们在未来的暑期档、寒假档,看到更多用“暴看模式”播出的剧集。

内容:当“故事新编”成为一种“潮文化”

编播模式,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并非每一个运用“暴看模式”的剧集都能取得等量齐观的数据表现。这还要视乎喜欢“暴看模式”的观众是否也中意运用了“暴看模式”的内容——换言之,即使是暴看模式,也有它适宜的类型、适宜的题材,而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张冠李戴、一把标尺的采用。

《天乩之白蛇传说》之所以能取得不俗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故事新编”是年轻受众所热衷的“潮文化”,所以,《大话西游》在多年后翻红,B站上大量流行着重构经典的神剪辑。他们需要属于自己时代对经典的解构与重塑,他们渴望被有突破的审美,有新意的价值观冲击与震撼——而这里的年轻受众,正是以暑期档主力军的学生一族为主体,也正是上文所分析的急需“暴看模式”的群体。

《天乩之白蛇传说》亦在“故事新编”上不遗余力:

首先,更加萌态的表达。

相较于92经典老版,人物偏正、偏中龄,这一版本从演员到人设都更加萌态,更加年轻。杨紫、任嘉伦,不但本身就是青年演员,还是娃娃脸形象十分突出的青年演员,而他们所诠释的新版许仙与白娘娘,一个腹黑毒舌,一个贪吃单纯,虽然与曾经善良但软弱的许仙、大气而苦情的白娘娘大相径庭,却由于二位演员与角色的吻合度高,因而并无违和。而相对于老版的人设,“萌文化”显然是更适宜于今日之年轻人主流的新时代表达。

另一方面,在一众的小生小花之中,杨紫和任嘉伦都可以说是颜值与演技双双在线的优质年轻演员。这一届的年轻观众对演员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标准,颜值不能打的入不了他们的法眼,演技过不了关的会遭受群嘲,有颜无演技不可,有演技无颜亦不可,而颜值好、演技好的演员,方能成为他们为之追捧、为之奔走相告的“宝藏男孩”“宝藏女孩”。

其次,故事纵深感拉长。

自有“白蛇传”这一民间传说故事之始,它最打动千古国人的泪点,便在于这是一个关于千年的情爱纠葛。

而无论是当年的《千年等一回》还是今年的《千年》,都唱出了这种千古绝唱的咏叹。

《天乩之白蛇传说》显然深知这个民间传说故事的泪点何在,于是在这个传承千古、真正意义上的国民IP的历史上,第一次加入了更加丰富的关于千年前故事的延展——千年前,养成系的白娘娘;千年前,天地英雄的许仙。这种大胆的求新、求异、求变的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这一届暑假暴看观众重构经典、突破常规的观剧期待的。

传播:当粉丝参与成为宣传力量

《天乩之白蛇传说》能有这样的数据表现,能只是爱奇艺自己的力量吗?

如今的娱乐传播,剧方、平台,若只是自说自话地传播,再好的内容都会被淹没在海量的内容中;相反,如果剧方、平台,化身为“粉头”,能够激发、带领“剧粉”有参与感、有兴奋值,自发地、快乐地参与传播,这,便将把宣传的兵力,由一个机构变成百万雄师。

而在《天乩之白蛇传说》的案例中,我们依然看到了剧粉们开始源源不断出梗的能力:

比如,“自乩人”(自己人),便是形容只要看《天乩之白蛇传说》的人就是自己人(“你看天乩,我们就是朋友,你不看天乩,你是谁?);

比如“颜苏乩”(盐酥鸡),便是形容容颜十分美好的人物;

比如“争气乩”(蒸汽机),便是用于《天乩之白蛇传说》频频刷榜、霸榜之时,粉丝们庆贺该剧又取得好成绩的赞美之词。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如今的传播环境中,当粉丝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剧集的讨论与传播中,剧方、平台必须更加的重视剧粉的重要价值——他们所贡献的不仅仅是点击率,更重要的是制造话题、扩散传播的力量。

而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触发观众造梗、传梗?它必然是建立在作品本身让观众足够热爱的基础上的。

1号结语

一文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完成对《天乩之白蛇传说》数据优势的破解——它形成了一个从编播、到内容、到传播的完整链路,而这个链路的核心集中于“用户\粉丝”:

编播上,它以暑期档核心用户最需要的“暴看模式”切入学生群体,满足他们在此档期内对内容的收看需求,因此,迅速涌进了大量数据,22个小时内完成了剧集播放破1亿;

内容上,它以年轻观众所需要的“萌态表达”进行经典故事新编,启用有颜值、有演技、有年轻观众好感度的青年演员进行经典人物重塑,借力于“暴看模式”的推波助澜,成就了剧集与演员双双上榜的利好;

传播上,优质的内容、新颖的形式,聚集、激发、调动了百万级的粉丝自发参与到新梗的创造与传播当中,由此才让该剧再各大榜单上居高不下。

而三者之间实则具有相互的因果关系——

没有用户喜欢的内容,“暴看模式”也无法拉动点击;没有粉丝热爱的内容,更是无法激发粉丝们的自发造梗、主动传播。因此,好内容仍然是撬动一切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