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央法院:巧用「工匠精神」破解送達難題

送達既是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的重要程序事項,也是保障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司法、及時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然而,由於各種各樣原因,“送達難”已經成為制約基層法院民事審判工作的瓶頸之一。

7月17日下午,未央法院民一庭庭長宗曉嶸與前來交流學習的洛南法院蔣燕副院長冒著酷暑,帶領主審法官劉好夢及2名法警,巧用“工匠精神”,圓滿破解了送達難題,從而保證了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

該案系一起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主審法官曾先後多次通過電話、郵寄等方式送達,而二被告卻明顯惡意躲避,採取拒接電話、拒收郵件等方式對抗送達,法官還先後兩次前往該小區送達,但店內員工均以老闆回老家等為由拒絕簽收,致使送達工作一度陷入困境。法官將該情況向宗庭長彙報後,她立即協調法警大隊,該隊派出2名精幹的法警,蔣燕副院長也主動請纓,一同前往送達。

進入某小區後,宗庭長一行先前往小區物業公司,與相關負責人說明情況,希望其協助法院工作。物業公司表示將全力配合法院工作,維護業主合法權益。來到涉案房屋後,發現承租人葛某甲、葛某乙開設了一家理髮店,店內有幾名顧客在理髮,宗庭長告知在場人員法院執行公務,要求大家配合,並告知員工立即聯繫理髮店老闆。正在店內的葛某甲並未承認其身份,謊稱其是店內員工,老闆不在店內。後在原告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指認下,才無奈承認。宗庭長隨即耐心細緻地向其分析利弊,明確告知一味躲避並不能解決問題,蔣院長也告知當事人應當用積極的態度和妥善的方式處理糾紛。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葛某甲終於在送達回證上籤了字,表示會在答辯期內認真應訴。並當場撥通了另一被告葛某乙的電話,宗庭長在電話中向葛某乙告知了案件情況,通知了開庭時間。兩名司法警察用執法記錄儀全程記錄了送達過程。至此,這個困擾多時的案件,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通訊員 劉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