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重新定义”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不能被重新定义。

出于对王菊月薪5万文案的尊敬,最近群里经常有刷菊姐冲榜的信息,三天没上网的大乐被“地狱空荡荡,王菊在人间”的表情包糊了一脸,疯狂私我:这是101新的小花?你能告诉我她美在哪?她靠什么当个偶像?

我反问他,菊姐为什么不能当个偶像?

1

这世界的魅力就是没什么不可以

从小就有人会和我们讲,这个不行喔,那个也不可以,总之你要做这样的人,别去做叛逆或者不对的事情。

他们习惯为我们的未来画上自定义轨道,然后用条条框框去判定这些“流水线产品”是合格、优秀还是有问题。循规蹈矩的人们丢失了创造力,只能走一步学一步,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殊不知,世界的魅力,其实就在于没什么不可以。

所有的一切,都能被重新定义,所以可以尽情闯荡、探索、犯错,大声说出心中所想,不用考虑别人的眼光。

“重新定义”这个词是有魔力的。

冲破旧有规则,摆脱固定印象,这种天生带着反骨和变革味道的词,是被互联网时代pick的流行,每一个坚信“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人,都爱死了这份特立独行,也坚信自己可以开创不一样的未来。

2

重新定义,是不是有意义?

大家都在忙着重新定义某些事,给世界留下一些与众不同的印记。但不是所有“重新定义”都是对的,也不是全部“重新定义”都能生效。

罗永浩搞坚果TNT工作站,玩全局手势和语音交互,砸碎了“PC就要坐在那敲打键盘”的过去,重新定义了下一代PC;

王菊坚决不美白、不减肥,坚持自己的路线不动摇,粉丝们用自己的“土味”打call帮她重新定义女团;

差评用“线上采编”的说法和看似非常严谨的制度,重新定义了洗稿。

工作站接到一片褒扬,习惯了互联网时代概念泡沫的人们却都在观望;王菊拉票大势红红火火,无论最后是否榜首,都改写了101的历史;差评在法律上无懈可击,却终于在圈子里坏了口碑,退了腾讯的投资,成了各路洗稿大V的前车之鉴。

不是所有的重新定义都能有满意的结局,但在这个创意为王、痛恨千篇一律,连歌都唱着“我们不一样”的时代,重新定义,往往能帮我们杀出重围。

3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爱重新定义

互联网永远都走在创新的路上,似乎永远有不一样的概念,突破常理的服务,超越极限的产品,我们变得越来越难以被取悦,外在的新鲜感产生的愉悦呈边际递减,大家沉醉在碎片式浪费时间带来的虚假愉快中,当时间消耗殆尽,留下的唯有空虚。

不过,假如人们习惯了日常的一切,忽然改用崭新的眼光去观察四周,往往能够发现被自己忽略的美丽。所以我们开始向内寻求的路,在无数的“相同”中发掘奇妙的“不同”,这就是重新定义。

用不同的眼光去看问题,赋予旧的事物新的内涵,让麻木的精神在巧妙的变革中苏醒,这样的重新定义带来的,是更多的可能。

它让我们从思维定势中摆脱出来,再度变得新鲜、不受束缚,而且自由。我们越来越爱重新定义,正因为它可以帮我们发现什么是更好的自己,和哪里有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