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比没钱更可怕的是,没有健康!

“命就是钱。”

终于抽空去看了这部豆瓣评分9.0的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开头,中年落魄的程勇第一次来到印度的格列宁仿制药厂的时候,面对厂长,笃定地吐出这四个字。

生意失败,孩子即将随前妻移民,老父亲等钱手术,电影设计了这个千疮百孔的生活窘境,为程勇冒险走私印度仿制药的行为赋予了一点正当性。前期的他需要回国卖掉这些别人的救命药,换取足够的钱,才能换回孩子和父亲的命。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桩违法的生意,就如同为了活下去走私琥珀一样。但这样的“商机”有存在的土壤,反映的是现代医学运行逻辑的数个难解矛盾之中,看完电影,觉得扎心的是:人命,真的不是无价的,明码标价着;人命,也不是奢侈品,健康活着才是!

不值钱的生命

吕受益被确诊为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时候,儿子还在老婆的肚子里。他吃不起4万一盒的格列宁,天天想死;后来,看到儿子出世的那一刻,他觉得活着真好。

后来,找到程勇买到了5千一盒的印度格列宁,他请程勇到家里,好吃好喝伺候着。4万一盒的格列宁他吃不起,5千一盒,他还能活下去,老吕甚至还对未来有了期待,望着儿子对程勇说,“如果他早点结婚,说不定我能当上爷爷”。

当然,最后爷爷是当不成了。后来,程勇停止贩卖5千一盒的格列宁,老吕吃不起正版药,身体急转直下……悲哀的是,为了不给老婆儿子添太多债,老吕选择了自杀。一条命,不过价值5000!

思慧的女儿靠着思慧卖身挣钱延续着,而这谁也不知道还可以撑多久。镜头转至警方打击印度格列宁,有一回,曹斌大面积捕捞到购买印度药的病友。不管曹斌怎么拷问,那些病友就是不肯供出“救命神”程勇。

正当曹斌要放弃时,一个老太太开口:“领导……”所有人以为她要供出程勇,结果她说:“我想求你一件事。”曹斌说:“什么事?”老太太说:“你别查印度了。这药假不假,我们会不知道吗?我得病三年,正版药一盒4万,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吃垮了。好不容易有便宜药,他才卖500,他没有挣钱。我不想死。谁家能不遇上一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看到这里,一种悲凉之感涌上心头:生命真的不值钱!

没了健康,其他都是泡影

曾经有外国人感叹我们国人,年轻的时候折腾自己的身体赚钱,老了用赚来的钱修补折腾坏的身体。不能同意更多,然而,事实上很多人都这么干,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熬夜、黑白颠倒,三餐不均,以至于年纪轻轻,便掏空了身体。

没病的时候,可能只是没精神而已。但一旦生病,就如同《我不是药神》里的案例一样,在疾病面前,人命就不是奢侈品了,开始明码标价了:得了病,又不想死,就得吃昂贵的药,吃吧,拖垮一家人;那吃仿制药吧,仿制药却是违法的……在疾病面前,人人都是穷人。

想起今年除夕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青年》:金融界的青年才俊,他的薪水早就是太太、岳父、岳母收入总和的两倍,可以保守估计,他们家会比大多数中国家庭有钱。可又怎样呢,因为岳父的一场感冒,化验出一种未知的病毒,从最初的小感冒到要紧ICU,从8千一天到2万一天的重症病房,再到从6万开机、2万一天的人工肺……到最后,他自己也感染上岳父的感冒病毒,进了ICU,几百万如水流,才保住自己的小命。

一场感冒,岳父死、青年入了ICU,一个家庭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病一场,永远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穷;病了一场,才明白,健康活着才是生活给我们最大的馈赠。

生命无常,注意保养

玩蜜蜡的时候,我们常常发文,提醒广大珀友注意保养,珠宝尚且需要保养,那我们自己呢?早年,我也曾常常熬夜,为了设立琥珀源头基地,或者,开一块好玉,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熬一熬就过去。后来,有段时间身体还真吃不消,提出了抗议。

所以,到现在,即使在外面,我至少也会确保三餐正常,尽量少熬夜,坚持锻炼。今天,这部电影确实给我们更多的启示:看清更多社会问题,更看清健康的重要。生命,病到方知明码标价;健康活着才最重要!

从今天起,大家没事都早点睡吧。保养自己,才是对未来最好的交待,有一副好身体,才能好好挣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玩自己想玩的美物,否则,这后面的一切都是零!(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转自公众号:老邱说宝,更多关于琥珀蜜蜡的精彩内容关注“laoqiushuobao"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