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可以豎著抱?

陸妍如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要了解嬰兒的生長特點,嬰兒頭重,骨骼的膠質又多,肌肉不發達,所以如果特別小的時候就豎抱很可能對寶寶造成損傷。一般情況下,1個月的嬰兒只能稍微把頭抬起來片刻,而3個月的頭才能初步直立,所以在1-3個月的時候儘量不要豎著抱嬰兒,嬰兒採取平抱的方式,然後角度稍微傾斜,讓嬰兒平躺在媽媽懷裡。等到寶寶3個月以上,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採取斜抱或者直立抱,嬰兒採取直立抱的時候也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是寶寶背朝著承認坐在成人的前臂上,然後大人的另外一隻手攔住寶寶的胸部。另外一種讓嬰兒朝著大人做在一隻前臂上,然後另外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這樣可以給寶寶一個支撐,不會讓寶寶頭部感覺太大的壓力。

其次,關於抱著寶寶很多都是大同小異,只要瞭解寶寶所處月齡的特別,然後他們怕什麼,我們需要關心什麼就可以了,隨便花式抱,也不會損傷到寶寶喲。另外,很多大人在跟寶寶互動的時候都喜歡把孩子盪來盪去,或者拋在空中,但是其實這種傳承下來的遊戲方法相當錯誤,而且特別危險喲,不要認為自己肯定可以保證孩子的安全,有時候太過粗心只會讓意外發生。

最後,爸爸媽媽們在抱著小朋友的時候,千萬要記得不要讓戒指或者手錶手環這類的詩品劃傷寶寶,一定要主要動作柔和喲。


孕媽學堂


嬰兒生長髮育的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肌肉力量較弱。因此,1個月的嬰兒只能稍稍抬頭片刻,3個月時頭才能初步直立。由於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完善,1~3個月的嬰兒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抱1~3個月的嬰兒的姿勢是很講究的,關鍵是要托住嬰兒的頭部。

1~2個月的嬰兒,主要是平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平抱時讓嬰兒平躺在成人的懷裡、斜抱時讓小兒斜躺在成人的懷裡。不論是平抱或斜抱,成人的一隻前臂均要托住嬰兒的頭部。另一隻手臂則托住嬰兒的臀部和腰部。對於易吐奶的小兒則應採取斜抱,這樣可防止吐奶或減輕吐奶的程度。

3個月的嬰兒主要採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小兒採取直立抱時,有兩種姿勢可供選擇。一種直立抱姿勢是嬰兒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隻前臂上,成人的另一隻手攔住嬰兒的胸部,讓嬰兒的頭和背貼靠在成人的前胸;另一種直立抱姿勢是讓嬰兒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隻前臂上,成人的另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部,讓嬰兒的胸部緊貼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

抱嬰兒既要注意保護好嬰兒,還要抱得舒服,同時使嬰兒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動作要慢要輕。

抱寶寶的正確姿勢:

1、手託法: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這一方法比較多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右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這一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姿勢。

3、不要豎著抱寶寶:新生兒的頭佔全身長的1/4。豎抱寶寶時,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寶寶在1-2個月時,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頸部肌肉無力,應防止這種不正確的懷抱姿勢對寶寶脊椎的損傷。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髮育。所以抱寶寶不宜筆直的豎抱。

4、不要久抱:人們對孩子的愛達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親不夠,愛不夠,孩子出生幾天就開始抱來抱去。殊不知,這種做法違背了嬰兒生長髮育的自然規律,對孩子是有害無利的。

(1)新生的嬰兒,每天需要20小時的睡眠時間;6個月左右的嬰兒需要16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所以,除了餵奶、換尿布等特殊情況外,不要過多抱嬰兒。

(2)由於生理上的特點,嬰兒的胃、賁門肌肉較鬆弛,但幽門肌肉卻很緊,在這種情況下,哺乳或餵食後如果將嬰兒抱在懷中逗玩,則食物容易從賁門溢出,造成嘔吐。

抱寶寶的工具

抱寶寶不僅是件累活,還是件技術活。雖然小編已無法阻擋你氾濫的母愛了,但也希望推薦一些小玩意,讓這種“抱抱”更輕鬆更有愛。

1.、嬰兒背巾

背巾是最有媽媽感覺的背抱工具。非常輕盈柔軟,舒適實用。寶寶緊緊靠在媽媽懷裡,就像袋鼠的育嬰袋一樣,安全溫暖。適合2-12個月,體重在15Kg內的寶寶。

購物寶典:首先,要確認檢查抱袋是否穩固,調節扣是否結實;其次是看材料是否透氣舒適。頸部肌肉未發育成熟的嬰兒請勿使用。

2.、嬰兒揹帶

嬰兒揹帶可以說是最傳統的抱嬰工具。八九十年代,寶寶是背在背上的,現在寶寶是背在胸前的,更有利用觀察寶寶的情況,及時保護寶寶。嬰兒揹帶有固定的形狀,造型百變。不如背巾方便但舒適性更好,載重量更大,甚至可以背是2歲以上,這就要看爸爸是否能背得起了。

購物寶典:同樣先檢查揹帶的穩固性,尤其是有扣的揹帶,要檢查扣是否結實。

3、抱嬰腰帶

這個小玩意,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抱嬰工具,因為它還是需要媽媽用手去抱的。但座椅式的設計,寶寶坐著很舒服;加上方向可以隨意改變,好奇寶寶大愛。

雖然這個腰帶式設計佩戴簡單,也方便攜帶,但畢竟還需要人手扶住寶寶後背才能確保安全。適合稍大一點的寶寶,但小編實用性不高。

抱孩子,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抱姿雖然千差萬別,但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濃烈的。雖然這幾款抱嬰小工具讓你更輕鬆,但因為都是貼身使用的,炎炎夏日怎麼hold得住呢?

寶寶幾個月可以抱出去

寶寶幾個月可以抱出去呢?寶寶有“三浴”都是很重要的,除了水浴、日光浴,還有就是空氣浴。寶寶滿月後就可以進行空氣浴,所以風沒有什麼好怕的,只要室外溫度不低於10℃,就可以抱孩子出去走走,空氣浴主要就是利用氣溫與人體體表的溫差刺激,鍛鍊身體,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另外,寶寶從滿月開始就要補鈣,同時補充AD(魚肝油)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多曬太陽也會幫助鈣的吸收,一定要到戶外,不能隔著玻璃,因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穿得太厚也不行的。如果實在不想到戶外,也要把玻璃窗打開,讓陽光照射到身上。夏天陽光非常強烈時,可以在樹陰下或打一把傘,也是能吸收到紫外線的。

但要注意最好少去人多嘈雜的公共場所,如商場、超市等。

——關注“美福寶婦兒”頭條號,更多健康知識輕鬆獲取


黃師傅說婦兒


眾所周知,剛剛出生的寶寶是很幼小的,身體會很柔軟,這對於從未抱過幼小嬰兒而且是第一次做父母的成年人來講,在喜悅的同時也許還會產生一定的畏懼。面對如此幼小的生命,往往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去照顧寶寶,也不知道怎麼去抱寶寶,往往因為抱寶寶的姿勢不當,而使寶寶受到驚嚇或者引起寶寶不舒服而吐奶。如此便會擔心自己傷到寶寶而產生畏懼心理,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抱寶寶也是一門新課程。

我們都知道,由於寶寶身體過於柔軟,一般都是先橫著抱,但對於寶寶幾個月可以豎著抱的概念還是很模糊。這時候就需要了解一下寶寶的發育過程,寶寶生長髮育的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肌肉力量較弱。因此,1個月的寶寶只能稍稍抬頭片刻,3個月時頭才能初步直立,由於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完善,1~3個月的寶寶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在三個月前的寶寶是不能豎著抱的,這個一定要清楚,否則會給寶寶的頸椎造成傷害。


同時,抱1~3個月的寶寶的姿勢是很講究的,關鍵是要托住寶寶的頭部。1~2個月的寶寶,主要是平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平抱時讓寶寶平躺在成人的懷裡,斜抱時則是讓寶寶斜躺在成人的懷裡。不論是平抱或斜抱,成人的一隻前臂均要托住嬰兒的頭部,另一隻手臂則托住嬰兒的臀部和腰部,對於易吐奶的寶寶則應採取斜抱,這樣可防止吐奶或減輕吐奶的程度。一般而言,3個月的寶寶主要採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而超過3個月的寶寶通常就可以豎著抱的,在抱寶寶過程中既要注意保護好寶寶,還要抱得舒服,同時使寶寶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動作要慢要輕。


簡而言之,一般是寶寶3個月以後就可以豎著抱了,但也要好好呵護。寶寶是父母的未來,也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對於初為父母的夫妻來說,可多向有經驗的父母學習如何照顧孩子,這也是培養親子感情的過程。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很多媽媽說小寶寶從小就只喜歡豎著抱,有的媽媽更表示還在坐月子的時候就開始豎抱了。其實寶寶頭部所佔比例大,豎抱寶寶時,頭的重量會全部壓在勁椎上,不利於寶寶脊椎的發育,所以寶寶不宜豎著抱。那到底幾個月可以豎著抱呢?我想大家都很想知道吧!

第一、寶寶3個月可以豎著抱

3個月以內的寶寶頸椎尚未發育完善,頸部肌肉也還不是很有力,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頭部。因此寶寶三個月才能豎著抱。

一個月的寶寶只能稍稍抬頭片刻;1~2個月的嬰兒,主要是平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3個月時頭才能初步直立,豎著抱。

不論是平抱或斜抱,成人的一隻前臂均要托住嬰兒的頭部。另一隻手臂則托住嬰兒的臀部和腰部。對於易吐奶的小兒則應採取斜抱,這樣可防止吐奶或減輕吐奶的程度。

第二、寶寶三種豎抱的姿勢

1、孩子背部靠著大人腹部,大人一隻手摟住孩子腹部,另一隻手託著臀部,孩子頭靠在大人的胸部;

2、孩子胸部靠著大人肩膀,大人一隻手摟著孩子臀部,另一隻手託著孩子的頭部,孩子可以從大人的肩膀上面看周圍;

3、孩子和大人面對面,大人兩隻手抱著孩子,方便孩子和大家交流。

寶寶豎抱的注意事項:時間不要太長,以免千萬脊柱畸形。

第三、0-3個月寶寶要適當進行豎抱練習

1、俯臥練習抬頭

寶寶通常都會因為本能而能把頭抬起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他累了自然就會趴著休息,不必過分擔心,寶寶雖小,但是還是具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抬頭練習可以有效地鍛鍊寶寶的大脖肌,讓他的脖子從軟慢慢變硬。這樣可以為豎抱建立基礎。

2、豎抱練習

一個月的趴臥抬頭練習以後,到了第二個月,我們就可以豎抱,讓他繼續鍛鍊大脖肌。媽媽可以用兩隻手分別托住寶寶的背部和臀部,把寶寶豎抱起來,帶孩子到室內或室外看看周圍,爸爸也跟在身邊,用手指引寶寶觀察身邊各種各樣的事物,並配以溫柔的兒語,引起寶寶對各種事物的關注和興趣。這個練習主要是幫助寶寶鍛鍊孩子頸部的支撐力,除此以外,這種活動還可以幫助寶寶認識自己周圍的環境,開拓寶寶的視野。

四、抱嬰兒的注意事項

1、潔淨雙手

在抱寶寶之前,媽媽應洗淨雙手,摘掉手上的戒指,以免劃傷寶寶嬌嫩的肌膚,並待雙手溫暖後,再抱寶寶。

2、動作輕柔

抱寶寶時,動作要輕柔,媽媽應當始終微笑地注視著寶寶的眼睛,動作不要太快太猛,即使在寶寶哭鬧時,也不要慌亂。多數寶寶喜歡媽媽用平穩的方式抱著自己,這使他們感到安全

3、托住寶寶頭部

滿3個月前,寶寶頸部力量很弱,還無法支撐自己的頭,所以媽媽在抱起和放下寶寶的過程中,應始終注意支撐著他的頭。

4、放下寶寶時

將寶寶放下時,最安全的姿勢是讓他背部向下仰躺在床上。

5、多與寶寶交流

在抱著寶寶時,要同他說話,並進行溫柔的目光交流。這種感情交流,可以使寶寶的視野更開闊,受周圍環境的刺激更多,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精神發育以及身體生長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6、寶寶緊貼左胸

因為胎兒在母體內聽慣了母親的心跳,出生後讓他再聽到這樣熟悉的聲音會產生一種親切感,也更容易適應這種情境,從而使情緒平復下來。所以抱寶寶時,要將他的頭部放在左側貼近心臟的位置,讓他能聽到大人心跳的節律,這樣會讓他有安全感。

小寶寶是比較難伺候的,比如總是要豎著抱,但是為了寶寶,媽媽一定要注意豎抱的時間,不要過早豎著抱寶寶,免得對寶寶以後的生活造成影響。


下雨的晴天


很多人都認為寶寶3個月以後才能豎抱,怕對脊椎不好。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見到一位寶媽橫著抱著寶寶,他們家寶寶4個月了,還沒有豎著抱過。看到這個場景,我嘿嘿一笑,因為這種做法太普遍了。事實上,有必要嗎?



其實,並沒有權威機構認為3個月的寶寶不能豎著抱,而且,為了預防寶寶吐奶,還建議寶寶餵奶之後豎著抱一會兒拍拍嗝。既然拍嗝可以豎著抱,那麼不拍嗝就不能豎著抱了嗎?其實,完全可以。只是注意把握好豎抱的時間,注意拖住寶寶的頸部和頭,當寶寶的頭部能夠很好的控制時,豎著抱寶寶更沒有問題了。


適當的豎著抱寶寶,並沒有研究認為會損傷到寶寶,對於3個月以內的寶寶,睡眠時間比較長,清醒時間不多,在寶寶清醒時,除了豎著抱,還應該多讓寶寶趴著,練習寶寶的抬頭,等寶寶不想趴了,可以躺一會,多變換姿勢。



作為一名奶爸,我積極參與到育兒,我家寶寶從出生不久,我就豎抱著她,有時候拍嗝,有時候出去轉轉,也會讓她躺著。剛開始豎著抱她持續的時間不長,隨著月齡增加,1個多月她的頭部支撐已經很好,豎抱的時間也會長一點。到了2個半月左右,有時候還會讓她坐會兒腰凳。



作者介紹:劉長偉,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中國註冊營養師,科普作家。科普代表作《輔食每週吃什麼》、《不挑食長得高》、《寶寶分齡餵養指導》。更多科普知識,請大家持續關注我的頭條號“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抱寶寶的正確的姿勢

  1-2個月寶寶該如何抱:橫抱

  錯誤姿勢:沒托住頭,沒托住腰。

  正確示範:

  1)手託法: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這一方法比較多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右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這一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姿勢。這時候媽媽的臂彎就是一個小枕頭,護住背部的脊椎,雙手交握時正好在小屁股上形成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3-4個月寶寶該如何抱:斜抱

  錯誤姿勢:橫著抱愛哭就豎著抱。

  正確示範:

  3個月大的嬰兒主要採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但建議不要過早豎抱寶寶,防止影響脊椎發育。餵奶時斜抱為45度角,給寶寶拍飽嗝也應採取斜抱。

  5-6個月寶寶該如何抱:豎抱

  錯誤姿勢:面對面抱。

  正確示範:

  小兒採取直立抱時,有兩種姿勢可供選擇:一種是嬰兒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隻前臂上,成人的另一隻手攔住嬰兒的胸部,讓嬰兒的頭和背貼靠在成人的前胸;另一種是讓嬰兒面朝成人坐在成人一隻前臂上,另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部,讓嬰兒的胸部緊貼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最後一種方法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抱寶寶的要點

  1、不要搖晃寶寶

  寶寶哭鬧、睡覺或醒來的時候,媽媽都會習慣性地抱著寶寶搖搖,以為這樣是寶寶最想要的。但是,你很難掌握搖晃的力度,如果力度過大,很可能給寶寶頭部、眼球等部位帶來傷害,而且你也會感到手臂特別的痠疼。

  2、時常觀察寶寶

  抱寶寶時,要經常留意他的手、腳以及背部姿勢是否自然、舒適,避免寶寶的手、腳被折到、壓到、背部脊椎向後翻倒等,給寶寶造成傷害。

  3、端正抱寶寶的態度

  媽媽在抱寶寶時,最好能建立起“經常抱,抱不長”的態度。也就是說,經常抱抱寶寶,每次抱3~5分鐘即可,讓寶寶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使他有安全感。千萬不要一抱就抱很久,甚至睡著了還抱在身上,這樣會養成寶寶不抱就哭的不良習慣,也會給你在今後的養育過程中增添不少困擾。

  4、注意距離

  抱寶寶時,媽媽不要與寶寶靠得太緊密,因為你的臉上、頭髮中及口腔內的病菌很容易給寶寶嬌嫩的皮膚構成威脅。

  5、不要久抱

  人們對孩子的愛達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親不夠,愛不夠,孩子出生幾天就開始抱來抱去。殊不知,這種做法違背了嬰兒生長髮育的自然規律,對孩子是有害無利的。

  以下3點需要特別注意:

  1)新生的嬰兒,每天需要20小時的睡眠時間;6個月左右的嬰兒需要16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所以,除了餵奶、換尿布等特殊情況外,不要過多抱嬰兒。

  2)由於生理上的特點,嬰兒的胃、賁門肌肉較鬆弛,但幽門肌肉卻很緊,在這種情況下,哺乳或餵食後如果將嬰兒抱在懷中逗玩,則食物容易從賁門溢出,造成嘔吐。

  3)嬰兒的骨骼生長較快,如果長期抱在懷中,對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長極為不利。平常抱出去曬曬太陽,增強抵抗力是必要的,但時間也不宜過久。


誠鄰糧食


剛出生的寶寶很小,初為人父、人母的感動,都很想立刻抱起來等待十月以來的喜悅,但是對於沒抱過小孩的新手爸媽們,抱姿也是他們困擾之一,怕一不小心傷到寶寶,以下文章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一、正確抱姿讓孩子更舒服

1、托住嬰兒頭部

針對1~3個月大的嬰兒,抱姿更需講究。 1個月大嬰兒只能稍微抬頭片刻,直到3個月大時,頭部才能初部直立,一大重要關鍵即是要托住嬰兒頭部。

2、要建立安全感

多抱孩子可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同時也能刺激嬰幼兒的平衡覺和本體覺,倘若抱姿不對,可能影響嬰幼兒生理發育,或是導致他產生不愉悅的經驗。

3、抱姿相當重要

正確抱姿對於新生兒而言相當重要,因初生嬰兒的特點是頭大且重、骨骼膠質多,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夠完善,尚未具備支撐力量,故需仰賴照顧者給予支撐。

二、抱嬰兒的幾種方法

1、臉頰側靠前臂

將嬰兒面向下抱著讓寶寶的小臉頰一側靠在你的前臂,雙手托住他的軀體,讓他趴在你的雙臂上,這個姿勢還可以來回搖擺嬰兒,往往會使他非常高興,而喜歡這樣的抱姿。

2、背靠著你胸部

寶寶稍大一些,可以較好控制自己的頭部時,讓寶寶背靠著你的胸部,用一隻手托住他的臀部,另一隻手圍住他的胸部。這樣讓寶寶面向前抱著,使他能很好地看看面前的世界。

3、騎坐你的跨部

讓嬰兒騎坐在你的跨部寶寶和你面對面,讓他雙腿分開,騎坐在你的跨上,你一手托住他的臀部,一手圍住他的背部。這時寶寶若覺得還不夠安全,他小手會緊緊抓住你的臂膀。

4、橫抱在臂彎中

一般來講,1-2個月的嬰兒儘量橫抱在臂彎中,3個月後就可以豎著抱了。不管何種抱姿,抱起、放下動作要輕柔,都要注意保護好嬰兒,既要讓寶寶感覺舒服,還要讓寶寶有安全感。

5、腰部臀部位置

寶寶仰臥時,你用左手輕輕插到他的腰部和臀部,用右手輕輕放到他的頭頸下方,慢慢地抱起他,然後將寶寶頭部的右手慢慢移向左臂彎,將他的頭小心轉放到左手的臂彎中,這樣將嬰兒橫抱在你的臂彎裡,會使他感到很舒服。

三、抱嬰兒的注意事項

1、注意嬰兒頭部

出生不久的新生兒,頭大身子小,頸部肌肉發育還不成熟,也沒有力量支撐起整個頭部的重量。所以抱新生兒時,一定要託著他的頭,以免傷到勁部。

2、動作輕柔緩慢

不僅要抱得舒服,還要讓寶寶有安全感,要用你溫暖的笑容和眼光去和你的寶寶交流,這也是一種親子互動。你只要過了這一關,寶寶就會和你越來越親。

3、寶寶緊貼左胸

因為胎兒在母體內聽慣了母親的心跳,出生後讓他再聽到這樣熟悉的聲音會產生一種親切感,也更容易適應這種情境,從而使情緒平復下來。這樣會讓他有安全感。

4、不要豎著抱起

豎抱新生兒時,寶寶頭的重量就會全部壓要頸椎上。而新生兒的頭佔全身長的1/4,頸椎還不足以支撐整個頭部,這樣就會傷到寶寶的脊椎。這些損傷在當時不容易發現,卻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髮育。


歐標食品


寶寶滿月去打預防針,由於從家到醫院也就十分鐘路程,李女士便抱著寶寶走路去醫院了,路上李女士發現很多人看她,剛開始李女士以為大家羨慕她有個可愛的寶寶,心裡美滋滋的。可是後來她聽到了一些異樣的聲音,

有人竊竊私語說“一看就是新手媽媽,連孩子都不會抱”“這是後媽嗎?這樣抱孩子”,聽到這樣的聲音,李女士非常不爽就加快了腳步,早早地來到了醫院,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剛見到醫生後連話都沒有說就被教育了一頓,而醫生也是在教訓她不會抱寶寶,原來李女士將寶寶豎著抱過來的。醫生告訴李女士寶寶出生後的生長髮育的特點就是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豎著抱寶寶,寶寶頭的重量全部都壓在頸椎上,尤其是1~2月的寶寶,頸椎肌肉發育不完善,頸椎無力,不恰當的懷抱姿勢很容易傷害寶寶的脊椎,影響寶寶以後的生長髮育。
醫生建議李女士在抱3個月以內的寶寶時,儘量不要豎抱,最好採取平躺的姿勢。


當然如果因為寶寶吃奶後需要拍嗝,這種必須要豎抱的情況,媽媽在抱的時候要注意一隻手託著寶寶的頭部,讓寶寶的胸部緊貼在大人的前胸,給寶寶頭部一個有力的支撐減少對寶寶頸椎的傷害。聽完醫生的話,回去的路上李女士就馬上改成橫著抱了,結果路上就沒人再看她們了,後來李女士才想到原來是自己的無知讓路人見笑了。

其實寶寶出生後除了不宜豎抱,這兩點媽媽們也應該注意一下。

不要搖晃寶寶

為了讓寶寶睡的安穩,不少媽媽都會抱著寶寶搖搖,其實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其一是因為搖晃的力度很難掌控,力度過大會對寶寶頭部、眼球帶來傷害,其二長時間的搖晃你的胳膊也會很痠疼,容易落下病根。

不要過多的抱寶寶

寶寶出生後,人們對新生寶寶總是親不夠、愛不夠的,抱來抱去的,其實這對寶寶是非常不利的,新生兒每天需要2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而6個月內的寶寶每天也需要至少16小時的睡眠時間,因此每天除了餵奶、換尿布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去過多地抱寶寶。


育兒知識心得


嬰兒生長髮育的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肌肉力量較弱。因此,1個月的嬰兒只能稍稍抬頭片刻,3個月時頭才能初步直立。由於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完善,1~3個月的嬰兒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抱1~3個月的嬰兒的姿勢是很講究的,關鍵是要托住嬰兒的頭部。     1~2個月的嬰兒,主要是平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平抱時讓嬰兒平躺在成人的懷裡、斜抱時讓小兒斜躺在成人的懷裡。不論是平抱或斜抱,成人的一隻前臂均要托住嬰兒的頭部。另一隻手臂則托住嬰兒的臀部和腰部。對於易吐奶的小兒則應採取斜抱,這樣可防止吐奶或減輕吐奶的程度。  一般當孩子能主動穩住自己的腦袋,大人就可以試著豎抱他們了。3個月以內的寶寶頸椎尚未發育完善,頸部肌肉也還不是很有力,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頭部。建議媽媽在抱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時,最好採取平躺的姿勢,儘量不要豎抱。如果因為吃奶後拍嗝等情況,必須豎抱時,一定要注意用手托住寶寶的頭部,給寶寶頭部一個有力的支撐。這樣就不會因為豎抱而給寶寶的頸椎造成傷害了。 當寶寶三個月時媽媽就可以採取豎抱的方式抱寶寶了。三種豎抱的姿勢:  1、孩子背部靠著大人腹部,大人一隻手摟住孩子腹部,另一隻手託著臀部,孩子頭靠在大人的胸部;  2、孩子胸部靠著大人肩膀,大人一隻手摟著孩子臀部,另一隻手託著孩子的頭部,孩子可以從大人的肩膀上面看周圍;  3、孩子和大人面對面,大人兩隻手抱著孩子,方便孩子和大家交流。 寶寶豎抱的注意事項:時間不要太長,以免千萬脊柱畸形。  0-3個月寶寶要適當進行豎抱練習  初生嬰兒有運動的潛力,但是必須通過鍛鍊才能激發他們天生具有的潛能。如果缺乏鍛鍊或者鍛鍊滯後,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孩子發育遲緩、行動遲鈍。家長可以遵循科學,在寶寶0-3個月時對寶寶進行漸進的豎抱練習,既可以讓鍛鍊變得溫柔,也能確保練習的效果。1、俯臥練習抬頭。有的醫院在寶寶出生第二天就讓他趴著練習抬頭,寶寶們通常都會因為本能而能把頭抬起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他累了自然就會趴著休息,不必過分擔心,寶寶雖小,但是還是具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抬頭練習可以有效地鍛鍊寶寶的大脖肌,讓他的脖子從軟慢慢變硬。這樣可以為豎抱建立基礎。2、豎抱練習:一個月的趴臥抬頭練習以後,到了第二個月,我們就可以豎抱,讓他繼續鍛鍊大脖肌。媽媽可以用兩隻手分別托住寶寶的背部和臀部,把寶寶豎抱起來,帶孩子到室內或室外看看周圍,爸爸也跟在身邊,用手指引寶寶觀察身邊各種各樣的事物,並配以溫柔的兒語,引起寶寶對各種事物的關注和興趣。這個練習主要是幫助寶寶鍛鍊孩子頸部的支撐力,除此以外,這種活動還可以幫助寶寶認識自己周圍的環境,開拓寶寶的視野。  由於0-3寶寶的骨骼發育還比較差,不管是趴臥的抬頭練習,還是豎抱練習,不能長時間的堅持,每次只能練習1-2分鐘,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況來決定每天鍛鍊多少次。每次鍛鍊後讓寶寶在床上仰臥休息片刻,然後要用手輕輕撫摸寶寶背部,放鬆背部肌肉,同時讓寶寶感覺到家長的愛撫。


天天之我愛公益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現,新生嬰兒的頭顱對比全身各部位來說會比較重,而且嬰兒的脖子還特別軟,這個時候採取豎抱是非常不妥當的,因為會對寶寶的脖子和脊椎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新生的嬰兒不適合採取豎抱的方式、只能橫抱,或者採取小角度的斜抱。

橫抱要讓嬰兒躺在成人的懷裡,支撐著他的頭顱脊椎等身體部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斜抱要注意角度,角度不能過大不能過於傾斜,保護好孩子的頭顱和脊樑。但是最關鍵是要拖住嬰兒的頭部。要注意的是1-2個月的嬰兒不要讓沒有經驗的人或者小孩去抱,因為這個時期對嬰兒以後的成長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在3個月左右可以去鍛鍊寶寶的豎頭能力,但是注意這個時候寶寶的頸椎還沒有發育完善,頸肩肌肉也還不是很有力,所以在鍛鍊寶寶豎頭是也應該注意保護寶寶的安全。在滿3個月後,寶寶才基本具備了豎頭的能力。所以建議在孩子滿三個月後再採取較大角度的豎抱方式。

希望以上的建議能夠對想要了解寶寶什麼時候可以採取豎抱方式的父母有所幫助,讓孩子能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健康茁壯的成長,如果還是不懂怎麼抱孩子,可以到醫院諮詢醫生或者一些育兒專家。此外,可以多看相關的書籍,補充這方面的知識,在育兒的道路上,變得越來越專業。

三甲醫院工作近10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尤其新生兒常見疾病及危重症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