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能否在"心理諮詢"上有作爲?

宋曉培


我能想到的,

人工智能心理諮詢師的優勢:

收費低廉(甚至免費)、更容易建立諮訪關係、諮詢師價值觀絕對中立、不存在諮詢倫理的問題、諮詢診斷方便快捷、數據資料完整利於轉介等等。

❶來談談諮詢費用

心理諮詢,對於國人來說,還尚屬“陌生”。接受過諮詢的人口比例並不高。

一方面是由於心理專業人才輸出的數量不多、質量也不過硬,導致心理行業發展緩慢。另一方面,國人通常將心理問題與精神疾病緊密聯繫,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尋求幫助。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諮詢收費過高。

由於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成本很高(他們接受正規的專業教育之後,還需要大量的專業訓練和實踐);而選擇心理諮詢的客源又不足,導致個體諮詢的收費偏高。

據我所知,面談諮詢的收費標準是每小時500-1000元人民幣。在目前看來,即便是來訪者有諮詢需要,也會因為支付不起費用或者心疼費用,而選擇放棄。

但是,人工智能的參與,則會讓心理諮詢的收費降到最低。並且諮詢質量不會有太大差異,至少在初級諮詢階段,與人類諮詢師不會存在明顯區別。

初級心理諮詢師,基本是在模仿中學習,所採用的諮詢技術也很單一,而且一整套下來,也有流程可循。比如,初次接診,一般會收集來訪者個人資料、明確來訪者的諮詢目標、然後建立可以信任的諮訪關係。

這些處理並不複雜,人工智能機器人,一點也不會感到困難。

❷諮訪關係、價值觀中立、倫理道德等問題

良好的諮訪關係是使得心理諮詢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

建立相互信任的諮訪關係,對於人類新手諮詢師顯得有些難度。

而人工智能機器人,在學習了大量的心理大師們的諮詢技巧之後,絕對可以提供最恰當的反饋。使得來訪者感覺到被接納、被理解、被關注。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是面對機器人,人們的防禦心理會下降,更容易對諮詢師坦誠相告。而面對人類諮詢師時,來訪者會擔心諮詢師的個人看法,也會對諮詢師的保密能力存疑,不能完全對諮詢師說出實情,從而影響諮詢效果。

而且在諮詢過程中,人工智能諮詢師,可以保持價值觀中立。

因為它們不會受到人類情感、文化、不同生活背景的影響,不將自己的個人體驗,強加到來訪者的身上。這在人類諮詢師裡,保持價值中立,是很難做到的,需要經過非常嚴格的專業訓練。

人類心理諮詢師,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經常會因為與來訪者過於深度的交流,導致“移情”,來訪者會“移情”諮詢師,諮詢師也會“依戀”來訪者,甚至有時候還會發生更進一步的肉體關係。

比如美劇《情婦》當中,韓裔心理諮詢師就愛上了他的來訪者,並且還與來訪者的兒子糾纏不清,導致來訪者妻子瘋狂報復。這就觸犯了諮詢倫理,諮詢師本人也被吊銷了諮詢執照。

而人工智能諮詢師則不會發生此類問題。

❸關於諮詢診斷和轉介

人工智能諮詢師,完全可以自帶各種成熟的心理測評工具:從氣質量表到人格到智商、情商測驗一應俱全。來訪者可以在完成測驗的幾秒鐘之內就得到反饋,是否需要接受進一步的心理治療。

就像一個心理掃描儀,在初次諮詢之前,掌握了非常全面的來訪者信息,縮減諮詢時間,讓心理諮詢更加方便快捷。比如,如果診斷來訪者只是有一些抑鬱傾向

智能諮詢師可能就會開啟初級心理諮詢模式,如果被診斷為抑鬱症狀則會開啟治療模式,然後還會將來訪者的個人病例轉接給相關的心理治療醫院。

且數據資料完整,來訪者轉介後,接手的治療師也能一目瞭然。

綜上所述,人工智能諮詢師簡直是物美價廉,性價比極高。在未來20年,或許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私人智能心理諮詢師。

PS:當然現在,如有需要您還只能找到人類諮詢師。


農村小夥玉航


應用心理層面,大數據可以有效統計正常或異常的行為表現,但與醫學診斷相比,通過行為表現所帶來的心理判斷會更為不確定。但是可以用大數據分析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不同收入或其他不同社會劃分人群的不同心理表達,還有不同心理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佈情況,會對心理學的發展和心理疾病的治療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創視視頻


當然可以,數據能代表一種共性,心理問題也是,很多時候 人並一定知道自己的心理問題,通過大量行為 測試問題的數據分析,的確能給人做一些心理諮詢。


白雲黑土地


理論上可以,這確實是個很好的項目。如果類似微軟小冰的這一類機器人真能幫你出謀劃策,調整心情,又絕對忠誠,市場那是相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