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熱浪來襲 預防中暑

東方IC 供圖

近日,西安連續出現40℃左右的高溫天氣,是中暑的高發時期,全市已出現多起中暑死傷事件。21日,西安市疾控中心發出預警提醒市民:做好自我防護,儘量避免和減少在高溫時段外出,預防中暑發生;我省指定4家職業病診斷機構可申請職業中暑的診斷。

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者易中暑

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和汗腺功能衰竭產生的急性疾病。當氣溫超過35℃時,由於外界溫度與人體溫度接近,甚至超過人體正常溫度,會造成人體體溫調節障礙。主要影響人體對流和輻射散熱,使得體熱積聚,體溫升高,容易發生中暑。如果在高溫環境中和在炎夏烈日暴曬下從事一定時間的勞動,且無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尤其在溼度大於60%、通風不良的情況下就更容易中暑。

中暑輕者可出現頭昏、頭痛、噁心、口渴、大汗、全身疲乏、心慌、胸悶、面色潮紅,體溫升高到38℃以上,或出現面色蒼白、四肢溼冷、血壓下降、脈搏加快的虛脫表現;重者表現高熱,體溫超過41℃、無汗、意識障礙如嗜睡、言語不清、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甚至出現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等。

老年人、嬰幼兒、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是中暑的易發群體。需要強調的是,很多上班族雖然在空調房裡辦公,但中暑概率也很大。原因是從外面很熱的環境進入室溫調得很低的空調房時,室內外溫差過大。去外地出差或旅遊,開車或坐飛機時間較長,沒有及時補充水分,通風降溫條件又不好,易導致中暑。去健身房鍛鍊時,由於大量出汗,沒有很好地補充水分,且從有空調的房間出去時,也易中暑。

4家機構可進行職業中暑診斷

在西安面臨多日高溫的情況下,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存在高溫作業的用人單位注意職業性中暑的預防和控制,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開展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職業衛生知識培訓,併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足夠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勞動者在高溫作業場所勞動一定時間後,出現頭昏、頭痛、口渴、 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等症狀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到通風陰涼處休息,供給防暑降溫飲料,採取必要的對症處理措施並予以密切觀察;病情嚴重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將勞動者送醫療衛生機構治療,同時到陝西省衛計委批准的4家職業病診斷機構(核工業四一七醫院、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西安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所、西安市中心醫院)申請職業中暑的診斷。

鏈接

防中暑 教你幾招

1.儘量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活動。外出時最好穿淺色、寬鬆的衣服,戴寬邊帽或打遮陽傘。可以佩戴寬帽簷的遮陽帽,太陽鏡,並塗抹防曬霜。

2.運動要適當。夏季要減少運動量,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時間以半小時為宜。當運動鍛煉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而當氣溫達到35℃以上,要停止運動,以靜制動,並保持充足的飲水。同時,應隨身攜帶一些人丹、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的防暑藥物。

3.及時補充水分。夏季高溫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可在飲食上加以調節,飲食宜清淡,多食青菜水果,少吃肥膩煎炒食品。經常食用冬瓜薏米粥、綠豆海帶湯、綠豆粥,適量吃些瓜果,如西瓜、冬瓜、涼瓜等解暑食物,可有效避免發生中暑。每天還要經常補充水分,最簡單的是多飲開水或淡鹽水,喝鹽水時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也可飲水果汁、酸牛奶、茶水等。

4.室內保持通風,可藉助空調來降溫,應注意合理設置空調溫度。室內溫度在26℃運行一段時間後,設置為27℃為最佳,千萬不要把空調溫度調得太低,空調溫度應控制在與室外溫差5℃至10℃之間,否則室內外溫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冒。進入空調屋要記得給自己加件衣服。在空調環境中工作一段時間後應抽時間到室外活動,進行耐熱鍛鍊。提高身體的適應能力。離開空調房後,不妨做一些暖身操,動動手腳扭扭腰,讓僵硬的關節充分地伸展一下。

5.合理睡眠。中暑的發生還與睡眠有關,人們最好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才能精神飽滿,增強身體抵抗力。

6.關心高危人群。老年人、嬰幼兒、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及戶外工作強度較大的人,更易受到高溫的影響,需密切關注他們的健康狀況。此外,無論何時都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記者張黎娜 見習記者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