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处方“审核”环节——专项练习题(无答案)

你会审核吗?

1.属于炮制类的术语是 。

A.远志去心

B.酒蒸大黄

C.川楝子

D.明天麻

E. 陈皮

2.医生对茵陈提出要求的药名是 。

D.绵茵陈

F. A.香白芷

B.九孔石决明

C.生地黄

D.绵茵陈

E. 姜积壳

3.属于产地类的术语是 。

A.远志去心

B.明天麻

C.东阿胶

D.子黄芩

E.金毛狗脊

4.属于品质类的术语是 。

A.鹅积实

B.乌梢蛇去头

C.田三七

D.江枳壳

E.怀山药

5.中药调剂流程中最后一个环节是

A.审方

B.计价

C.调配

D.复核

E.发药

[6~9]

A.反映中药的炮制要求

B.反映中药的产地要求

C.反映中药的色、味

D.反映中药的采时、新陈

E.反映中药的品质要求

6.处方中书写明天麻是

7.处方中书写怀山药是

8.处方中书写鲜芦根是

9.处方中书写紫丹参是

9.处方写延胡索应付 。

D.醋炙品

C.麸炒品

A.酒炒品

B.清炒品

E.盐炙品

10.处方书写补骨脂应付 。

D.清炒品

A.盐炙品

B.背炙品

C.麸炒品

E.酒炒品

11.处方书写僵蚕应付 。

D.清炒品

A.盐炙品

B.醋炙品

C.麸炒品

E.酒炒品

12.在处方中,我们要求应用的中药的规范化名称是指中药的 。

A.别名

B.常用名

C.正名

D.历史名称

E.植物名

13.处方中书写二乌应付

A.川乌、草乌

B.制川乌、草乌

C.川乌、制草乌

D.制川乌、制草乌

E.炒川乌、制草乌

14.处方中写将军应付 。

A.马钱子

B.大黄

C.番泻叶

D.海南子

E.川楝子

15.槟榔的别名是

A.马钱子

B.积实

C.川军

D.大腹子

E.茺蔚子

16.大腹子的正名是 。

A.马钱子

B.豆蔻

C.海金沙

D.砂仁

E.槟榔

17.草河车的正名是

A.七叶一枝花

B.紫河车

C.蚤休

E.重楼

D.三七花

18.口服大活络丸应用的药引是 。

A.姜片汤

B.淡盐水

C.芦根汤

E.黄酒

D.米汤

19.处方写番木鳖,应付 。

A.马钱子

B.山栀子

C.番泻叶

E.木鳖子

D.海南子

20.阴虚津亏者忌用的中药是

A.固表止汗药

B.活血化瘀药

C.苦寨清热药

D.淡滲利湿药

E.涩肠止泻药

21.处方写锦纹应付

A.槟榔

B.南沙参

王.肉苁特

C.大黄

D.杜仲

2.照川六味地黄九宜用药引

A.黄酒

B.姜片汤

E清茶

C.茨盐水

D.芦根汤

23.不能和人参同用的是 。

A.硫黄

B.水银

上.五灵胎

C.狼毒

D.丁香

24.属“十九提”的组药是BE

A.甘章与瓜萎

B.郁金与丁香

C.乌头与半夏

D.海菜与京大载

上人参与细辛

25.中药伙片处方书写要求中,调剂南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

A.右上方,并加括号

B.左上方,并加括号

C.右上方,不加括号

D.左下方,并加括号

E.右下方,并加括号

26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但最长不得超过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27.妊娠慎用的中药是。

A.大黄

B.麻黄

C马钱子粉

D.连翘

E.黄芩

28.中成药处方的书写要求中规定,必须单独开其处方的是 。

A.中药片剂

B.中药胶囊剂

C.中药注射剂

D.中药泡腾剂

E.中药合剂

29.处方应付时,常常有一些并开药名 ,若处方中书写焦三仙,应付。

A.焦谷芽焦白术、焦神曲

B.焦山楂、焦麦芽、焦谷芽

C.焦麦芽、焦白术焦山楂

D.焦苍术、焦谷芽、焦栀子

E.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

30.中成药处方的书导要求中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几种药品 。

木板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E.9种

31.处方书写鳖甲,应付 。

A.麸炒品

B.烫制品

C.煅制品

D.炭制品

E.清炒品

32处方中书写龙牡,应付 。

B.生龙骨煨牡蛎

A.煅龙骨、煅牡蛎

D.煨龙骨、煨牡蛎

C.炙龙骨、炙牡蛎

33.处方药品马兜铃,调配应当付的是 。

D.醋炙品

C.蜜炙品

A.生品

B.酒炙品

E.姜炙品

多选

34.处方根据药物的采摘时节提出要求的是 。

A.绵茵陈

B.陈香橼

C.嫩桂枝

D.霜桑叶

E广藿香

35.医生处方中对饮片产地提出要求的药名有

A.田三七

B.子黄芩

C.广藿香

D.杭白芍

E.江枳壳

36.医师处方中,属于对饮片品质提出要求的药名有

A.江积壳

B.紫丹参

C.广藿香

D.马蹄决!

E.九孔石决明

37..药材质量与采收季节密切相关的有

A.鲜茅根

B.子黄芩

C.鲜芦根

D.嫩桂枝

E.霜桑叶

39.以下药材中质量与气味和颜色密切相关的是

A.明天麻

品电物和

B.香白芷

C.左秦艽

D.金毛狗

E.紫丹参

40..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四查的内容为

A.在处方

B.查药品

C.查用药合理性

D.查配伍禁忌

E.查用法用量

I 26-28]

A.清炒品

B.酒炒品

C.炒焦品

D.炒炭品

E.麸炒品

26.处方名王不留行,调配时应付

27.处方名菜服子,调配时应付

28.处方名积壳,调配时应付

[ 29-30]

A.煅制品

B.蜜炙品

C.醋炙品

D.盐炙品

E.烫制品

29.处方名枇杷叶,调剂时应付

30.处方名延胡索,调剂时应付

[31~34]

A.王不留行

B.僵蚕

C.整甲

D.钟乳石

E.侧柏叶

31.应付清炒制品的是

32.应付煆制品的是

33.应付麸炒品的是

34.应付炭制品的是

[35~38]

A.大腹子

B.黑白丑

C.血见愁

D.冰台

E.麒麟血

35.艾叶的别名是

36.血竭的别名是

37.牵牛子的别名是 。

38.茜草的别名是

[39-41]

A.坤草子 B.续随子 C.大腹子 D.鼠粘子E.菜菔子

39.槟榔的别名是 。

40.牛蒡子的别名是 。

41.芜蔚子的别名是 。

[42-~45]

A.麦冬 B.大血藤 C.三七 D.大黄E.血余炭

42.发炭的正名是

:43.红藤的正名是

44. 川军的正名是

45.寸冬的正名是

[ 46~49]

A. 杜仲 B.千金子 C.山茱萸 D.辛夷E.天花粉

46.栝楼根的正名是

47.续随子的正名是

48.木棉的正名是

49.木笔花的正名是

[ 50-53]

A.橄榄 B.赤参 C.潼蒺藜 D.千张纸E.恶实

50.丹参的别名是

51.沙苑子的别名是

52.牛劳子的别名是

53.青果的别名是

[54~57]

A.益智 B.醒头草 C.国老 D.冰台 E.忍冬花

54.金银花的别名是

55.艾叶的别名是

56.龙眼肉的别名是

57.佩兰的别名是

[58~59]

A.夜交藤 B.雅连 C.蚤休 D.莎草根E.龙衣

58.香附的别名是

59.蛇蜕的别名是

60-62 ]

A.通脱木

B.仙灵脾

E.六汗

C.茺蔚

D.鲮鲤

60.续断的别名是

61.穿山甲的别名是

62.通草的别名是

[63-66]

A.栝楼

B.莎草根

E.淡大芸

C.蚤休

D.仙灵脾

63.淫羊藿的别名是

64.肉苁蓉的别名是

65.重楼的别名是

66.天花粉的别名是

[67-70]

A.抗疟药

B.驱虫和泻下药

C.滋补药

D.安眠药

E.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

67.宜睡前服用的药物是

68.宜空腹服用的药物是

69.宜饭前服用的药物是

70.宜饭后服用的药物是

[71-74]

A.鲜芦根汤

B.淡盐水

C.米汤

D.清茶

E.黄酒

71.大补阴丸的药引是

72.川芎茶调散的药引是

73.四神丸的药引是

74.银翘解毒丸的药引是

[75-78]

A.白酒

B.醋

C.香油

D.蛋清

E.茶水

75.七厘散外用调糊的药引是

76.黄水疮药外用调糊的药引是

77.武力拔寒散外用调糊的药引是

78.蟾酥锭外用调糊的药引是

[79-82]

A.狗皮膏药

B.生肌散

C.红棉散

D.如意金黄散

E.獾油

79.需要调敷患处的是

80.需要撒布患处的是

81.需要吹布患处的是 。

82.需要贴患处的是 。

[83--86]

D.赤石脂

A.三棱

B.密陀僧

C.牵牛子

E.犀角

83.狼毒畏

84.芒硝畏

85.川乌畏

86.巴豆畏

[87-88]

D.白茅根

A.桃仁

B.紫苏叶

C.麦仁

E.三楼

87.孕妇慎用的中药是

88.孕妇禁用的中药是

[89-92]

D.苦寒清热药

A.寒凉药

B.开窍药

C.发汗药

E.淡渗利湿药

89.阴虚津亏者总用

90.阴虚内热者忌用

91.体虚多汗者忌用

92.阳虚里寒者忌用

[93~96]

A.牵牛子

B.郁金

C.三棱

D.犀角

E.海藻

93.草乌畏

94.巴豆畏

95.丁香畏

96.芒硝畏

[97~98]

A.商陆

B.半枝莲

C.半边莲

D.白茅根

E.牛黄

97.孕妇禁用的中药是

98.孕妇慎用的中药是

[99~ 100]

A.桔梗

B.天仙子

C.柴胡

D.天花粉

E.狗脊

99.孕妇慎用的中药是

100.孕妇禁用的中药是

[101~104]

A.苦寒药

B.开窍药

C.发汗药

D.温热药

E.涩肠止泻药

101.体虚多汗者忌用

102.脾胃虚寒者忌用

103.阴虚火旺者忌用

104.湿热泻痢者忌用

[ 105~ 106]

A.白及

B.白芍

E.京大载

C.五灵脂

D.人参

105.乌头反

106.甘草反

[ 107-110]

A.甘草

B.麻黄

E.麦芽

C.黄药子

D.马兜铃

107.授乳期妇女忌用

108.湿盛水肿者忌用

109.肝功能不全者忌用

110.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11~112]

A.淫羊藿

B.天冬

C.附子

D.滑石

E.洋金花

111.孕妇慎用的药

112.孕妇禁用的药

[113~116]

A.开窍药

B.苦寒药

C.熄风药

D.涩肠药

E.淡渗利湿药

113.脱证神昏者,忌用

114.脾虚便溏者,总用

115.阴虚津亏者,忌用

116.湿热泻痢者,忌用

[117~118]

A.瓜萎

B.白芍

C.丹参

D.甘草

E.乌头

根据中药“十八反”

117.与芫花相反的中药是

118.与白及相反的中药是

[119~121]

A.成人量相差不大

B.1/2成人量

D.1/4成人量

C.1/3成人量

E.1/5成人量

119.3岁以内儿童服用中成药的量为

120.3~5岁儿童服用中成药的量为

121.10岁以上儿童服用中成药的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