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的女主角为什么是周韵

在《让子弹飞》、《一步之遥》之后,姜文“北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邪不压正》,终于上映了。

电影剧情还是一样的跳跃,各种隐喻和恶搞的梗,比如梁启超的腰子、廖凡一边打电话一边啪啪啪、彭于晏各种露肉还在屋顶裸奔,可以说相当惊艳。

然而看完电影,印象最深刻的人,还是周韵演的关巧红

周韵饰演的关巧红是北平第一裁缝,但是她当裁缝是为了报仇。

她能拿剪刀,也能拿枪,能做衣服,也能杀人。

记得在制作特辑中,周韵主动向观众交代:“关巧红,是个内心非常复杂的女人。”

时而笑得像个少女,捧着茶杯在天台,无忧无虑;时而又束发玩枪,乔装埋伏飙车杀人,强悍冷酷。天真与神秘,温柔与强悍,本是相互矛盾的个性,却在巧红身上同时出现又相得益彰,让人摸不清她的来路,更参不透她的内心。

一双眼睛里都是故事,看不见底。周韵的确把她演活了。

早在《邪不压正》在上海电影节亮相的时候,站在姜文身边的周韵,就让人眼前一亮。

一身清冷而笃定的气质,跟“不老女神”许晴同框也丝毫不受影响脱颖而出,散发出不可忽视的高级感。

前一秒,以为她是冰山美人,下一秒,她笑起来,又分明娇憨得不行。

很多人被周韵的这组红毯照惊艳,身着Uma Wang礼服甚至比模特还好看。

更难得的是,她身上保有一份少女的娇羞

谁能想到,这个满满少女感的人,已经年近40,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呢?

一个40岁的女人,依然敢束起最考验五官精致度的露脸发髻,依然可以在江湖地位颇高的丈夫身边淡然撑场,没有一丝小女人的恐慌。

养尊处优的阔太太见过太多。但能活成周韵这般,将所有精力都已回归家庭,还为姜文生下两个儿子后,不但未着一丝岁月痕迹,反而愈发地耐看高级、温婉大气的,恐怕真的只有周韵了。

周韵是温州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比姜文小15岁,她一直非常欣赏和崇拜这位大师哥。

2004年10月,影片《太阳再次升起》在贵州开机。姜文出任导演兼男主角,女主角是周韵。

剧组驻扎在遵义山区,环境非常恶劣。周韵以女性的柔情默默呵护姜文:

贵州多雨,姜文的皮鞋沾满黄泥巴,她每隔两天就用毛巾和鞋油将皮鞋擦得干干净净;因档期紧,姜文经常赶夜戏,周韵买好宵夜给他送到片场;姜文口腔溃疡,宾馆里的一次性牙刷太硬,周韵买回一打软毛牙刷,悄悄摆放在他的洗漱间里……

一次拍夜雨戏,三台鼓风机同时对着周韵狂吹,洒水车喷出的大雨在她头顶倾盆而下。周韵冻得嘴唇青紫,浑身打颤。第二天,她高烧38度,姜文开车载她去当地医院打点滴。返回剧组,姜文还为周韵熬姜汤驱寒。

周韵哭着说:“以前你是我心目中高高的男神,我仰望你;现在你就真实地坐在身边,像个普通暖男,我从没想过会有这一天。”

姜文含蓄地回答:“也许这就是缘分。”

最初,人们都觉得,比姜文小15岁的她,该是一心想着靠姜文上位;但到了现在,只是往台上惊鸿一瞥,几乎所有人不再在乎她有什么作品,仅凭她那遗世而独立的淡然一站,便认定了,娶了周韵,那是姜文的福气。

《十月围城》里,30几岁时的周韵可以用纯净一笑,就把一个16岁的少女阿纯演到心坎里去。

陈可辛也曾说过:

我见过很多女孩子,都只有20岁左右,可过了几年就变化很大,这么多年来,周韵是这个圈子里少数几个没怎么变化的女演员。

《刺客聂隐娘》里即便不是女一号,只伏案低眉那一眼,也能演绝一个女人的桀骜倾城貌。

现在明星基本都有微博账号,但是周韵不是。她很少出现在荧屏上,也不玩社交网站,低调得一塌糊涂。

因为她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她不想做女强人。

有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她很明确地说:“我的任务,就是让我的先生没有后顾之忧。他要忙事业,我要把家庭打理好。”

周韵说:“有了孩子以后,就有新的角度看待与父母的关系,更懂了我的家人。以前我觉得孩子离不开我,但现在更多的是我离不开孩子,如果工作与事业发生冲突,我会选择家庭。“

这种选择,不带委屈。

因为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信任姜文必有一番作为!

姜文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每当周韵用一种清澈幽远的目光看着他,他总会心绪宁静。

这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匹配,让她永远看上去不慌不忙。

有一次采访中,谈及到与姜文的婚姻,周韵很平淡地说:

“谁跟谁都谈不上谁强大谁不强大,只有合适不合适。现在的婚姻自由选择,又不是包办的。他有权利选择我,我有权利选择他,他有权选择别人,我也是。这是一个很公平的事情。”

如果说姜文是强势的人,周韵则比他更强势。据说但凡姜文嫌她做的饭不好吃,她转头就送给小区周围的流浪者;送的礼物姜文不喜欢,隔天她就送给小区保安。这种“你不喜欢的,我不迁就,也不勉强”的刚烈态度,难怪能吃得住姜文。

也难怪她有底气说出:“我周韵,一直都有个性。不是今天我成为姜文的老婆,才变得有个性。你就是你,不会因为某个人而产生变化。”

怪不得,当有人好奇周韵这些年是如何拴住姜文心的时候,周韵可以淡定地回答:“干嘛要拴住?他还得拴住我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