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抑鬱症復發?

liu_5684659


讓我這個資深的抑鬱症患者來答這道題好啦~

我的抑鬱症一直都是處在時好時壞的狀態,初次病發好了以後,過了一年半就復發了。但是復發後的病症程度,遠遠沒有第一次病發那麼厲害。第一次病發,簡直要人命,成宿成宿的失眠,每時每刻都像走在刀尖兒上,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一言不合就想放棄自己。。。到了第二次復發,雖然也會出現心境極度低落的情況,但是不會走極端,失眠也沒有那麼嚴重了。

現在,雖然我的抑鬱症也沒有完全痊癒,但是正因為和疾病相處了好幾年,反而讓我掌握了一些自救的方法,這些方法能夠讓我和疾病和諧相處,並且大大改善了我的情緒。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自己一直在用的改善情緒,防止抑鬱復發的方法。

定期進行心理諮詢

既然說是復發,一定是已經確診過抑鬱症,並且病情得到過緩解了。不管你是通過藥物治療還是自救,或者是心理治療,在心理和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以後,我還是建議你保持長期的心理諮詢。因為抑鬱症復發的幾率非常高,而且這種病的特性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和不可控因素的影響。

換句話說,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可能我們注意飲食就能夠控制病情。但是抑鬱症這種病,很多時候是由外部因素導致的,而外部因素又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所以,在你重新走向社會,融入人際的這段時間,最好找一個資深的心理諮詢師定期進行情緒梳理,這樣,一旦你遇到一些刺激性因素的時候,心理諮詢師能夠及時幫你梳理情緒,糾正認知。在你鑽牛角尖,想不開的時候,把你拉回正軌。這樣也不容易復發。

看一些自救書籍

我看過的自救書籍裡,最有效果的要屬《伯恩斯新情緒治療法》了。

這本書裡面的認知思維表格,對梳理情緒特別管用。每次當我遇到一些刺激性事件,導致我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就使用書中的表格進行自我疏導。有好幾次,使用表格梳理情緒以後,立竿見影,本來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失眠到半夜,結果寫完表格,立馬感覺暢快多了,躺下之後很快就睡著了。

說來我也覺得很神奇,因為自己一向比較執拗清高,不太相信書中的方法,但是唯獨這本書裡的自助表格,我覺得非常實用,強烈推薦。

運動/冥想

關於運動,我還是比較喜歡跑步,一來比較方便,不用非得去健身房。二來跑步的時候還可以看看風景,呼吸呼吸印象空氣。

據說跑步還能調節人的情緒,長時間的慢跑,體內會產生令人快樂的內啡肽,所以人們會說跑步使人快樂。

冥想這件事,我覺得一定要堅持,而且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冥想方式和音樂。冥想可以減輕情緒壓力,排除情緒垃圾,並且還能改善睡眠質量。

在我試過的冥想音樂中,我推薦奧南朵的冥想語音指引,她會通過語言,教你放鬆心情,引領你探索自我,做完感覺非常輕鬆。


經常出去遊玩

別說你沒錢,不是非要你去旅遊!遊玩,遊玩也可以噠!不管你在城市還是農村,週末休息的時候,和好友或是伴侶一去附近玩玩,放鬆一下,離工作地點遠一些,讓自己暫時卸下壓力,舒緩心情。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防止復發是一件隨時隨地需要注意得事情,如果去醫院不太麻煩,還是建議定期去醫院複查一下。

以上是我自己一直在使用的防復發的小方法,有經驗的朋友如果還有其他方法,一定要留言告訴我哦!


泰迪抱枕


一些患有抑鬱症的人一生只有一次症狀,但大部分的人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復發。防止抑鬱症復發的關鍵,在於自我監控,注意自己的感受和情緒,這將幫助你及時察覺可能的復發跡象。然後快速尋求幫助,可以防止症狀的復發。不要自行中斷對你有效的治療,除非醫生讓你停止。

下面是復發的一些早期跡象:

1、超越界限

你能區分抑鬱和簡單的悲傷嗎?如果你是因為某個特定的事件,比如失業或分手而沮喪,這可能是正常的、短暫的悲傷。但如果你感到絕望、哭泣或每天都很“空洞”無聊,並且持續2周以上,這可能就是臨床抑鬱症了。


2、隔離和退縮

你不想離開房間?即使簡短的對話也感到費力?當家人試圖吸引你外出時,你是否總是撤退到你的房間?一個強大的社會網絡是重要的,失去快樂的活動可能指向抑鬱症。你需要尋找一個支持,它可以讓其他人瞭解你正在經歷的事情。

3、睡眠變化

睡眠習慣的改變,如失眠、入睡困難、嗜睡,可能是一個警告信號。睡眠缺乏會引起或加重抑鬱症的相關症狀,如疲勞。你是否晚上睡不著且頭腦清醒,或者是不想起床而睡得太多?與你的醫生討論一下,如果你的煩惱是抑鬱症復發的症狀,適當的藥物治療和談話療法可能會有幫助。

4、易怒

一件小事情就讓你煩躁嗎?你會跟朋友、家人爭吵嗎?抑鬱症可以表現為易怒和憤怒,這使得我們很難處理日常壓力。抑鬱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魯莽行事,甚至有時會發生暴力行為。

5、不能享受性、樂趣或朋友

這是一個大問題。你過去喜歡的活動現在可能會讓你覺得是個負擔,如果你過去一直壓抑,對你的配偶或孩子失去情感,對工作、愛好或其他你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並且持續2周以上,你可能面臨著復發的風險。如果這些症狀是在治療後的6個月內出現,那麼復發的風險就更大。

6、無價值感

自我憎恨和內疚的感覺會重新回來,或者,你無法控制內心對自己的批評,注意力總是放在失敗的內容上。心理治療有助於提升你的自卑感,增強你的能力。

7、慢性疼痛

即使沒有扭傷到背部,你卻感覺到了背部疼痛?或者是慢性頭痛和胃痛?不明原因的胸痛、胳膊或腿痛?抑鬱症也可以表現為身體症狀,如果你的疼痛沒有得到更好的治療,可能引起抑鬱發作。

8、體重突然增加或減輕

抑鬱會改變你的食慾,你可能會忘記吃,也可能強迫自己暴飲暴食。如果你有抑鬱症,一定要注意食慾和體重的強烈變化。

9、疲勞

你是否每一天都感覺非常疲憊?抑鬱會讓你覺得太累,你無力洗盤子、做家務,甚至穿衣服。不吃飯,或者吃不健康的食物,都會加重你的疲勞。良好的營養、鍛鍊和睡眠可以幫助你對抗疲勞。

10、思維遲緩

你大腦變得遲鈍嗎?是否很容易失去注意力,並且很難集中?記憶事情有困難嗎?在做決定時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小到早上穿什麼,大到工作中如何解決問題等。

11、自殺念頭

這是一個嚴重的跡象,這可能意味著你有嚴重的抑鬱症。有些人經常考慮自殺,還有人計劃如何傷害自己。如果你對曾經喜歡的東西失去興趣,感到絕望時,可能會出現這些情況。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有自殺念頭或談論自殺,請立即尋求精神科醫生或其他精神健康專家的幫助。

你能做什麼?

在平時的生活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營養、鍛鍊和良好的睡眠習慣;當無法避免壓力時,可以採取新的策略應對;努力發展一種平衡的生活,給工作、家庭和朋友、娛樂都留出足夠的時間。

每個人的抑鬱症狀和感覺都是不同的,如果你有任何的以上跡象或症狀,請立即尋求正規醫生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他們可能建議某些合適的治療,服用一定的藥物,防止症狀復發。每天做一些讓你感覺良好的事情,也可以減少你的壓力。如果已經經歷了三次或更多的發作,你可能需要長期的治療。


大話精神


抑鬱復發並不是很罕見的情況,相關還相當普遍。大約 60% 的抑鬱症患者在經歷了第一次抑鬱後,都出現一次甚至多次的復發;而對於那些已有一次復發經歷抑鬱症的病人來說,這其中有60%-90%的人還會有著再次或多次的復發;而在那些經歷了3次或3次以上覆發情況的抑鬱症病人,他們中有95%的人還將繼續面對抑鬱的狀況。


研究證明,進行正念冥想訓練能有效降低抑鬱復發的幾率。正念冥想的作用對於復發超過3次以上的抑鬱症病人尤其明顯。2000年,來自劍橋的心理學家 John Teasdale 跟蹤研究了一群抑鬱病人一整年的時間。他發現,與接受傳統的治療方法的病人相比,接受正念冥想認知療法的病人的複發率明顯降低了。這個研究結果在之後的同類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


那麼,為什麼復發次數超過3次以上的人用正念冥想治療效果會更好呢?心理學家解釋,對於那些經歷的1-2次抑鬱症的人,他們復發的原因通常會是生活中突發的某些重大的情感事件,如經歷天災人禍或是分手。但是對於那些反覆經歷了3次以上抑鬱症反覆的病人來說,生活中的消極事件早已令不他們抑鬱復發的原因了。復發更多的是他們消極的思維方式造成的。比方說,在這些人在生活中感受到一些小小的消極情緒時,他們就認為是自己的抑鬱症又捲土重來了,因此也就再次陷入了抑鬱症的沼澤中。練習正念冥想能在最初階段及時打破消極思維的循環,不讓這類人再次捲入情緒的暴風雨中。



酷炫腦科學


抑鬱症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心理疾病,隨著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加快,房價高企,學業緊張,越來越多的人罹患這種疾病。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成千上萬。

經過系統的治療後,大部分抑鬱症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有很高的複發率,我通過閱讀十幾篇醫學文獻後,總結了引起抑鬱症復發的危險因素。通過避免這些誘發抑鬱症復發的危險因素,我們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抑鬱症復發的風險。

(因為有些因素是無法避免的,比如遺傳、發病年齡,這些因素雖然會影響抑鬱症復發的風險,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也無能為力,因此不在下文中介紹)

1.服藥的依從性

服藥的依從性是抑鬱症能夠治癒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是否引起復發的重要影響因素。 如果能夠按照專科醫生的建議,按時按劑量按療程服藥,那麼患者治癒的可能性會更高,復發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2.重大生活事件

抑鬱症患者經治療從新回到生活中後,應該儘量保證其生活平穩,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比如離婚、親人離世、頻繁搬家(有研究顯示,一定時間內搬家三次以上會造成患者無歸屬感、漂泊感,從而誘發抑鬱症復發)等,都可以誘發抑鬱復發。因此,應該為抑鬱患者創造安定、平穩的生活環境。


3.家庭和朋友的支持

來自親友,尤其是父母,以及朋友的支持,有助於抑鬱症的治療和防止抑鬱症復發。來自家人消極的責備、缺乏有效的關心、互動,都是導致抑鬱症復發的危險因素。


歡迎大家關注我,專業醫生為你帶來靠譜的醫學知識!


人體探索者


如何預防抑鬱症復發?內因心理學家管奎令:做好以下四點,保你永不復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f6d0df978578f05888ee2e7b315ece3e\

內因心理學


抑鬱就像感冒,每個人都可能會得,如果你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正在經歷,瞭解以下十件事,也許能夠幫到你

第一,抑鬱的人,一般對人對己有極其負面的認知

抑鬱的人的核心想法和信念是:自己是無能的,不可愛的,也不值得被愛,感到非常無助、挫敗。

他們不僅對自己有這樣的想法,對於別人和未來也全都是負面的,他會認為周圍的人都很冷漠,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第二,人如果經常處於無助狀態,比較容易抑鬱

一般來講,一個人如果經常低估自己,貶低自己,覺得自己又醜又無聊,長期處於無望無助的狀態,比較容易抑鬱。而事實上,不管發生了什麼,沒有任何情況會永遠無助和無望,一切都可以改變。

第三,很多抑鬱的人,都追求完美

抑鬱的人總是想尋求一個更多更好更完美的生活。完美的生活是特別虛幻的看法,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正是因為這些不如意才使我們的生活能夠豐富多彩,才有不斷向前去追求自己夢想的動力。

第四,焦慮和抑鬱總是結伴而行

近50%被診斷存在抑鬱症的人同時存在焦慮症,反之亦然。但焦慮和抑鬱從本質上是不同的,焦慮往往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而抑鬱是源於絕望和無助。焦慮可以產生能量和動力,抑鬱像是陷入了拔不出腿的泥潭。

第五,抑鬱有時是生命成長的必要階段

有時抑鬱是生命成長的必要階段,抑鬱讓我們有機會停下來,向內探尋,究竟失去了什麼。而所有的失去,都是為了給未來更精彩的內容和更合適我們的人留出空間。靜地傾聽它的呼喚和需求,你會在靜謐中看到未來的方向。

第六,抑鬱症是一種普通的疾病,不要對它有任何偏見

抑鬱就像感冒一樣,不要對它有任何的偏見,11%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如果你懷疑自己有抑鬱症,建議你去專科醫院檢查確診。確診的目的不是為了給自己戴個有病的帽子,而是在專家的幫助下知道如何選用有效的方法使自己康復。

第七,抑鬱後不要死扛

太多的人會因為感冒發燒,頭疼胃痛在醫院排隊看病,掛鹽水,而對於自己心理的抑鬱焦慮卻深埋心中。若心理的抑鬱影響到你的飲食起居、學習工作和人際關係,你需要尋求專業幫助,尋求朋友的支持。

第八,療愈抑鬱,方法一定比問題多

抑鬱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可以療愈,有藥物治療,有心理治療。對一些嚴重的抑鬱症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加上心理治療會更有效。其中認知行為療法,通過幫助抑鬱症患者改變行為和思維的方法,被證實非常有效。

第九,抑鬱的療愈,必須跨越“接受”這一關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殘酷的事實,真的不容易。不管是誰,當我們深陷痛苦時,就會如井底之蛙,看到整個的天空佈滿黑雲,無望無助。而現實是,只要靜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尋求親朋好友和專業人員的支持,方法一定比問題多。

第十,幫助別人,是療愈抑鬱的有效方法

人生所有幸福的來源,其實是給予。多項研究表明,樂於助人的人,心理更健康。當你幫助別人時,腦部會產生大量多巴胺,而多巴胺正是人的“快樂使者”,負責傳遞開心和興奮的感覺。如幫助人買點食品,或者寫一個感謝的小紙條,儘自己的能力做力所能及助人的事情,是治療抑鬱的有效方法,這些行為看起來微不足道,不過對一個抑鬱的人來講說,生活中多一些積極的情緒意義非凡,就算多一分鐘也好。

每個人都有救助他人的可能。攘外需先安內,當我們知道人生的定義和方向的時候就不會輕易的迷失在外界的認可之中。當我們知道具體應對“抑鬱”方法之後踐行到生活中,就能夠更好的自助助人。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的困難超過了自己所有的資源。而事實上,這是一種幻覺、假象。不管是

誰,當我們深陷痛苦時,就會如井底之蛙,看到的整個天空烏雲密佈,無望無助。而現實是,只要靜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尋求朋友和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支持。

不管發生了什麼,沒有任何情況會永遠無助和絕望,一切都可以改變,而方法一定比問題多。


海藍博士


調查統計的數據表明,患抑鬱症後經過治療得到恢復再次復發的幾率可達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再次復發帶給患者的痛苦較於之前只多不少,這讓很多患者痛不欲生。對抑鬱症再次復發的預防也顯得尤為重要。


放鬆精神、調整生活

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以及情緒是一個人精神壓力的主要來源,所以適當的調節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讓精神得到放鬆,不要過度去緊張,例如習慣加班加點工作的人可以將工作量降低一些,讓自己的壓力減小,自己要給予自己一定的放鬆氛圍。

遵醫囑、不亂停藥

與一些普通的疾病不同,抑鬱症的自我恢復期穩定性非常差,不像是感冒等症狀要好的時候停止用藥也可以,它像一臺中了木馬的電腦,如果不殺毒,電腦有一天一定會崩潰,而抑鬱症患者如果不聽從醫生的囑咐而亂停藥,讓還在治療期的病症沒有得到根本的治療,很容易導致抑鬱症的再次發作。


讓生活節奏慢下來

身心疲勞是抑鬱症復發的一大因素,所以抑鬱症患者要儘量讓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不要讓自己過度的忙碌,現在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很多人都是馬不停蹄的做一些事情,身心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還沒有從上一波的疲憊中走出來又進入了另外一波忙碌,這個狀態無疑是抑鬱症復發的時候導火線,所以不要讓自己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將節奏降下來。

將生活充實起來

生活的重心不僅僅是隻有工作,所以適時的讓自己學會為自己的快樂而活,將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讓自己的愛好在生活中豐富起來,讓自己的內心放鬆起來。精神生活充實人的內心才不會被抑鬱佔據。


抑鬱症就像是一臺中了病毒的電腦,如果不使用殺毒,復發可能性雖然很大,但是我們可以做到提前預警,關注它的一些症狀,睡眠情況的變化,身體的感受、心情的好壞程度,來做到提前預防,自己幫助自己去進行調節,也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理奶爸


如何預防抑鬱症復發?

很多抑鬱症患者覺得很無奈,自己的病情總是忽輕忽重,經常發作,就是吃藥、做心理諮詢,很多時候也是暫時的緩解一下,或者好的狀態維持不長。這是抑鬱症的特點決定的,抑鬱症的特點是在自卑的前提下大腦裡有一個不受控制的自動化思維。這個自動化思維不解決,康復也是表面的,遇到點刺激就可能復發。

如果達到不復發,就是人們理解的徹底康復,要走到三點,一是幫助本人看清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並經常積極暗示;而是在大腦樹立一個正確的思維程序,並結合現實生活不斷體會練習,形成一個正確思維的自動化;三是不斷修復個性,真正看到自己的優點,內心強大起來。這三點做好了,就可以有效的預防復發。


用戶6503856202


復發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經常遇到的一種情況,特別是那些重度抑鬱患者。目前來說,防止抑鬱復發標準的做法就是堅持單獨服用某一種抗抑鬱藥。如果抑鬱患者能夠接受這種做法,那將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有很多抑鬱患者不能接受這種藥物預防復發的方案。於是有些專家嘗試使用非藥物的方法防止抑鬱症復發,這種方法叫做“正念認知療法”。據稱如果治療得當,這種方法的有效率不低於藥物治療的方法。


接受這種治療的前提,就是要識別抑鬱症患者復發的可能性,於是專家們需要運用“量表”預測患者復發的可能性,這個量表的內容包含了12個內容:1、感到難以完成任務;2、感到要趕快把事情做完;3、感到緊張或容易緊張;4、有別人沒有的想法或念頭;5、感到不如他人;6、感到精力下降,活動減慢;7、感到對別人神經過敏;8、頭痛;9、容易哭泣;10、感情容易受到傷害;11、過分擔憂;12、難以集中注意力。

如果12個症狀都不存在時,未來6個月的複發率為5.8%;如果存在1-5個症狀時,複發率為16.4%;如果存在6-9個症狀時,複發率為34.1%;如果存在10個以上症狀時,複發率為72.7%。

一旦測試出患者未來的複發率較高,最好說服患者服用藥物或者接受“正念認知療法”預防抑鬱症的再次發作。


藥說兒


抑鬱症的防止,一般除了輕病號“可能”做到,其他重的,無法防禦。

先看醫院吧。病號之間都互相認識不止一次了,都是老病號。大部分是復發引起的,因此,有些家人就把患者託養給醫院了,老是復發,親人都厭煩了。比如一個抑鬱症,其父母就強烈支持託養。他有自殺傾向,你說可怕不?

患者怎麼防止復發?抑鬱症有時不請自來,有時是外界刺激誘發,等等情況,患者本身對這種病是無能為力的。擋不住。如果是重症,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試想,他怎麼做到照顧好自己?

對於重者,親人還工作不,你能照顧周到患者不?你能理解患者不?時間久了,你認為他有病不?答案是你做不到a!

對於輕者,按時吃飯吃藥,養成生活規律,專心養病,多鍛鍊身體,培養愛好,積極投入到愛好當中去,轉移注意力等。最終目的就是增加肌體免疫力,不讓其復發。但是,即便這樣,神經依然非常脆弱,依舊還能復發!

還有,你若是工人階級,一個月2000元不到,一生病住院,單位就不發工資,你不焦慮?

所以,所有病號都認同一句話:“經不了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