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戰略轟炸機——中國的一種也在其中


圖-22M,北約代號:Backfire,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一款超音速可變後掠翼長程戰略轟炸機。於1972年開始量產,目前俄羅斯仍有162架圖-22M3正在服役中。


B-36 和平衛士是一款由康維爾為美國空軍制造的超長程戰略轟炸機。B-36轟炸機創造了多項記錄:它是歷史上投入批量生產的最大型的活塞引擎飛機,也是翼展最大的軍用飛機。它亦是第一款無需改裝就可以掛載那時美國核武庫內所有原子彈的轟炸機。以其9700千米的航程和33噸的最大載彈量,B-36成為了第一款能夠執行洲際轟炸任務的轟炸機。
B-1B“槍騎兵”(Lancer)是由洛克威爾公司研製一種轟炸機,目前由波音公司進行發展開發。在70年代末,美國空軍曾試驗過B-1A原型機,B-1A的主要作戰方式為超音速高空突防,但由於美空軍戰略的改變和高空突防方式不足以應付強大的蘇聯防空火力網,因此A型很快下馬。B-1B能夠憑藉超音速和隱身兩大法寶突破敵方防線。當前B-1B沒有擔負核戰略威懾任務,但毫無疑問其具有強大的核戰略打擊能力。

 幻影IV戰略轟炸機,可能是現代世界上最小巧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該機由達索公司研製,主要用於攜帶核彈或核巡航導彈高速突破防守,攻擊敵戰略目標。1956年,法國為建立獨立的核威懾力量,在優先發展導彈的同時,由空軍負責組織研製一種能攜帶原子彈執行核攻擊的轟炸機。南方飛機公司和達索飛機公司展開了競爭,前者推出了輕型轟炸機“禿鷹”II的改型“超禿鷹”-4060,後者研製“幻影”III的發展型“幻影”IV。
 B-52“同溫層堡壘”是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研製的八引擎遠程戰略轟炸機,用於替換B-36轟炸機執行戰略轟炸任務。B-52H是其最後的生產型變種,它和G型非常相似,只是改用了8臺普-惠TF33渦輪風扇發動機、以及在尾部炮塔上安裝了20毫米田徑的加農炮而不是4挺0.5英寸機槍。
圖-95,北約代號:Bear,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研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仍服役中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之長程戰略轟炸機、空射導彈發射平臺、海上偵察機,以及軍用客機。圖-95在冷戰期間大量服役於蘇聯空軍和蘇聯海軍航空隊,蘇聯海軍航空隊使用的機型改稱圖-142。

轟-6轟炸機是中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仿製蘇聯圖-16中型轟炸機而研製生產的一種中型噴氣式轟炸機,該機主要擔任戰術戰略轟炸、偵察、反艦、巡邏監視等多種任務。目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現役唯一一型戰略轟炸機;也是世界各國現役體型最小的戰略轟炸機;亦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服役時間最長的機種之一。
勝利者”是英國的一種四發動機噴氣式亞音速中程戰略轟略機,1947年由漢德利·佩季公司根據英國皇家空軍的要求進行研製,1957年11月生產型交付使用,歷時十年。隨後又研製了攜載空對地導彈的改型,於1962年交付使用。曾以速度快、飛得高、航程遠獨樹一幟,現逐漸改裝為空中加油機。最初項目名稱為H.P.80。
 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由美國諾斯洛普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1979年,美國空軍根據戰略上的考慮,要求研製一種高空突防隱形戰略轟炸機來對付蘇聯90年代可能部署的防空系統。1981年開始製造原型機,1989年原型機試飛。後來對計劃作了修改,使B-2轟炸機兼有高低空突防能力,能執行核及常規轟炸的雙重任務。

圖-160戰略轟炸機,又稱圖波列夫圖-160是俄羅斯的變後掠翼重型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北約對其的代號為“海盜旗”。俄羅斯空軍稱其為“白天鵝”。1981年12月18日首次試飛。前蘇聯實際生產35架,現約有16架在俄羅斯空軍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