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高含金量”政策扶持!这把“火”正在肇庆熊熊燃起

历史名城、雄才故里、中华砚都……

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肇庆元素。

虽然集各种历史文化名片于一身,

但肇庆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坚定不移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

越来越多科技创新的火炬在此熊熊燃起。

如今的肇庆,已经成为

“插根木枝都能生根发芽”的圆梦之地、

“撒下麦子就能收获面包”的创新之城……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积极谋划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带,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我市为2017年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颁发奖金支票。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1133”工程带动全市创新发展

泽华书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新发展理念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创新发展实践,以实际行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作出的决策部署和重大改革。

今年6月24日,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泽华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2017年9月25日,我市在总结过去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1133工程”

“1”:建设10所本科院校,成为广东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为肇庆的产业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有6所本科院校。

“1”:在“十三五”期间,引进培育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肇庆产业发展一个重要的核心力量。

“3”:建设30家新型研究机构

“3”:

3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在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指引下,

全市科技工作者闻鸡起舞、日夜兼程,

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

交出了一份让全市人民满意的答卷。

肇庆高新技术企业展翅高飞

我市先后出台实施《肇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肇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3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等政策文件,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省高新技术入库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引进、培育、孵化三管齐下,壮大高企基数,提升高企实力。

大华农董事长陈瑞爱:

我们处于一个时刻在变的行业,大华农始终将创新作为立企之本。

目前大华农已组建起一支由院士、教授、博士、硕士组成的近百人科研团队,年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8%以上。实现年均25%销售收入增长,并成为农业部指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蓝耳病疫苗定点生产企业,世界首个草鱼出血病活疫苗生产企业。

高等院校集聚创新要素

近年来,肇庆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引育和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打造广东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四会校区效果图

今年3月,肇庆医专新校区、广东华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四会校区3个项目同时动工建设,分别将于今年年底和明年9月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的高等院校共6所,其中本科高等院校4所;建有本科院校重点学科8个。本科高校的“省市共建工程”、专科院校的“专升本工程”均取得了实质性进步,肇庆学院被列入省市共建高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广东华商学院项目动工现场

广东华商学院项目鸟瞰图

肇庆还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以及合作区进行研究方面的合作,目前我市高校先后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国家高新区、端州区、德庆县等签订校企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化创新环境

目前,我市已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的孵化育成体系。科技企业孵化器分享、碰撞、创新的新型创业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创业者的目光,成为全市创业集聚地,越来越多藏于深闺的科技成果能在肇庆“落地成金”。

肇庆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服中心

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肇庆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我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智肇创客汇和梦Buffet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今年上半年,新增备案孵化器2家,全市已建成孵化器总数达到22家

打造英才集聚地加速创新驱动

“肇庆正处于追赶型发展的重要发力期,

我们比任何时候

都需要人才、渴望人才!”

2016年,肇庆出台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最系统、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西江人才计划”1+10+N系列政策(以下简称系列政策),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激励保障。自系列政策实施至今,一批高、精、尖、缺人才选择扎根落户我市。

早在16年的“肇庆金秋”经贸洽谈会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上海国龙集团董事长钟诚就已经对肇庆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钟诚初次到肇庆考察后,当年11月就在肇庆市鼎湖区注册了广东高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起步之初,他的创业团队便获得了500万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去年1月,怀集县成为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支持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全国试点县,是第二批试点县中广东省唯一入选县

怀集针对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痛点”,创新实施“金燕归巢计划”——怀集本土人才回乡创业促进活动,强化支持,大力引导展翅高飞的“金燕”人才回归“燕都”怀集,筑“巢”创新创业。

详情回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紧抓创新驱动不放松,

肇庆,我们继续加油!

往期文章推荐

部分资料来源 西江日报

制图 孔立根

校对 叶咏欣

来源于“肇庆发布(zhaoqingfa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