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步青:論一個「青銅」如何練級成爲「王者」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在蘇步青出生的年代,孩童如果到上學的年齡,一般都會把他們送到村裡的私塾“發矇”。蘇步青也同樣如此,從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到私下看一本殘缺的《三國演義》, 就這樣開始了他的學習生涯。後來他被送到離家100裡地的平陽縣高小,這是當時平陽縣最高學府。

不幸的是在這兒學習給蘇步青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屈辱和痛苦,他成了人人恥笑的“立壁角”——被老師處罰站在教室的一個角落裡。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由於蘇步青家境貧困,他穿的衣裳大不如同學,被同學們當眾惡意嘲弄;到了晚上,同學們覺得他的蚊帳上有十幾個補丁實在不堪入目,因此不讓他在宿舍與大家一起睡,把他逼到二樓樓梯口睡。有一次半夜裡睡著了,一翻身滾到樓下。小小的蘇步青第一次嚐到屈辱和孤苦無助的滋味。為了躲避同學和老師的侮辱和責罵,他開始逃學,天天到街上瞎玩。結果他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常受到老師的訓斥和“立壁角”。後來罰多了,他居然臉不紅、心不慌,泰然自若。這樣的學習當然好不了,每學期成績下來,他總是“揹榜”,即班上最後一名。

授課中的蘇步青(來源網絡)

有一次因為作文的緣故,讓他對學習徹底絕望。蘇步青從小喜歡看閒書,因此寫作文對他來說不算難事,他的作文寫得幽默風趣,生動活潑。有一次,語文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指著他的作文本大聲說,你這篇作文是抄襲別人的文章。蘇步青不服,與老師爭執起來。老師狠狠責罵蘇步青:“抄來的文章再好也是別人的,想騙我?你還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哼!”

蘇步青覺得自己太委屈了,所以每次上語文課,他都偷偷的溜出去。但是,對於陳玉峰老師教的地理課,蘇步青從來不逃。這是因為陳老師的課教得生動活潑,蘇步青非常喜歡聽,學得很好。陳老師喜歡這個學生,也很關心蘇步青。有一次問他為什麼逃語文課。蘇步青說:“語文老師瞧不起我!”

陳老師嚴厲地說:“瞧不起?瞧不起你你就不讀書?你這樣下去到什麼時候才會被人看得起呢?你的父親從家裡挑米來交學費,你年年揹榜,怎麼對得起省吃儉用的父母?”

話音剛落,蘇步青鼻子一酸,眼淚就撲簌簌落下來了。

陳老師繼續說:“別人看不起你,就因為你是揹榜生。假如你不是揹榜生呢?假如你考第一呢?誰會小看你?”

陳老師還耐心地給他講了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也長在農村,到城裡讀書,成績不好,同學們都喜歡欺侮他。牛頓沒有後退,他想只要有骨氣,學習優秀,自然就沒有人敢欺侮他。不久成績就躍居全班第一,不僅沒有人敢欺侮他,反而都欽佩他。

蘇步青的生活照(來源網絡)

蘇步青聽完陳老師講的故事,明白了一個道理:作文是我寫的,老師怎麼看是老師的事,和老師鬧彆扭反而影響自己的學習,實在不划算。我要像牛頓一樣,成為班上第一名。有了學習的榜樣——牛頓,他作業本上“優”越來越多,還連續幾年都考了“頭榜”,從此再沒人看不起他了。

蘇步青後來在《神秘的符號》一書裡深情地寫道:“陳老師的一席話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1931年,我在日本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後回鄉探親。小山溝裡出了大博士,來探望的人絡繹不絕。我一眼認出站在遠處頭髮花白的陳玉峰老師。我叫著恩師的名字,說恭恭敬敬地把他請到上座。陳老師對周圍的人說:‘有這樣的學生,也算不枉度此生。’我連忙說:‘沒有恩師當年教誨,學生不敢奢望有今日。’臨走時,我特地僱了一乘轎子,請陳老師上轎,自己跟在後面步行30裡地,把老師送回家去。”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