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羅
日軍如是堅決執行石原莞爾的北上方針,蘇聯遠東部隊肯定扛不住的。莫斯科會戰,蘇軍反擊的主力就是抽調來的遠東精銳。如當時德日合擊,蘇軍顧此失彼,哪一頭都守不住。很多人說日軍是經諾門坎一戰後,不敢進攻蘇聯。其實觀點不正確。38年和39年兩次進攻蘇聯都是關東軍擅自行動。當時日軍大本營還在糾結到底是南下還是北上,驕橫過度的關東軍僅派 一個三單位制的乙級師團就敢進攻蘇聯。失敗後再組建的第六軍其實也是一個師團多一點。兩次失敗後,關東軍才打算拼命了。調來直屬的三個甲種師團,並從關內調來幾個師團,包括本地的常駐部隊。 如不是日軍大本營強行摁下,遠東蘇軍39年就要被打沒了。再說日軍如真要放棄南下,全力進攻蘇聯。那就不僅僅是關東軍了。在二戰期間,蘇聯一直是向日本示好。直到太平洋戰爭開始。
逸禪文化
二戰中如果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蘇聯會滅亡嗎?答案是不會的,如果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最大的可能是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會迅速崩潰,中國東北會更快得到解放。
日本的北進嘗試
其實日本是很認真地考慮過與德國聯手夾擊蘇聯的,而且也進行過認真的試探。1938年和1939年,日軍在中蘇邊境的張鼓峰和中蒙邊境的諾門罕主動對蘇軍進行過兩次試探,但結果日軍都敗的很慘。雖然近年來有些統計數字顯示現場戰役日軍的傷亡人數都少於蘇軍,有人以此想證明日軍和蘇軍的差距並不大。但其實這種角度也是非常片面的。
(蘇軍在諾門罕戰役中在BT-7坦克的掩護下發起進攻)
因為在二戰以及二戰之前的各場戰爭中,日軍的傷亡統計水分極大在世界上是出名的。比如中日甲午戰爭裡,日本公佈的陣亡人數只有1000人出頭,但同時在同一期間戰鬥部隊病死的人數卻高達1萬多人,至於這兩個數字哪個更能代表日本的實際傷亡恐怕有正常思維的人都會判斷。另外一個例子是同樣發生在二戰之中的臺兒莊戰役,中國方面認為在那場戰役中打死了2.4萬日軍,而日本的統計則是整個戰役總傷亡只有1.1萬人,注意這是傷亡數字,不是陣亡數字,而真正陣亡的數字在日軍那裡的統計中只有3000多人。但從臺兒莊戰役的規模和對後續戰事的影響看,這完全是不可能的。
(日軍在諾門罕戰役中手劃充氣艇渡河)
所以儘管在蘇聯解體之後一些人根據所謂的蘇聯解密材料說張鼓峰和諾門罕兩次戰役日蘇傷亡情況相當,甚至蘇軍稍高一些,但日本公佈的材料和蘇聯的機密材料人數相當,其實本身就說明日本的傷亡要比蘇軍傷亡高出數倍。而經過這兩次試探,日本人也知道了自己的陸軍和蘇聯陸軍是沒法正面對抗的,所以在二戰德蘇打的最激烈的時候也沒敢輕舉妄動。
日軍與蘇軍差距在哪裡?
二戰期間日本陸軍與蘇軍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日本當時的軍力發展重點是海軍,因為日本是個島國,所以海軍是其立國之本,要保證日本的本土安全,海軍的重要性始終都是高於陸軍的。
其次是日本雖然參加了一戰,但主要是在亞洲地區和德國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殖民地爭奪戰,因此對發生在一戰期間的火力革命沒有直觀感受,其陸軍的變革相對來說要遲緩的多。因此到1940年前後時,日本陸軍的裝備被普遍認為還停留在一戰期間歐洲陸軍的水平,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日本陸軍的重裝備嚴重不足。
(蘇軍T-25坦克)
比如當時雖然蘇聯也還沒裝備T-34那樣在二戰後期大顯身手的坦克,但也已經普遍裝備了T-26和BT-7型坦克,而其裝甲厚度和坦克炮的口徑也都顯著強於日本的95式和97式坦克,而且日軍坦克數量極少,直到二戰結束,日軍在所有戰場裝備的坦克累計總數都沒有超過5000輛,而蘇軍1943年7月12日一天在庫爾斯克戰役的子戰役普羅科霍羅夫卡戰役出動的坦克就達到850輛。
(日軍97式坦克)
而坦克還是蘇軍相對的短板,在蘇軍強項火炮方面日蘇兩軍的差距就更大,基本上沒有可比性,比如直到二戰結束時,日本都陸軍都還基本沒有裝備反坦克炮。
有些人說單兵作戰能力日本要強於蘇聯,但對於二戰這樣的大軍團作戰來說,單兵作戰能力無異屠龍之術,其實在有了代差的兩軍面前對實戰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在1938年和1939年兩次試探之後,日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絕對沒有在陸上挑戰蘇聯的實力,因此在蘇德戰場最激烈的時刻,日本也沒有對蘇聯採取任何行動,因為他們很清楚,如果與蘇聯開戰,即使德國最後有可能獲勝,自己也會在蘇聯真正跨掉之前被蘇聯反手打跨,會使自己在中國東北40多年的苦心經營毀於一旦。與其如此,還不如專心在東北肅清抗聯的力量,穩固統治,同時用自己相對較強的海軍發動太平洋戰爭,通過東南亞油田緩解自己在戰時的能源匱乏。
桃花石雜談
如果日德夾擊蘇聯,結果還是輸,因為日本打不贏遠東的俄羅斯紅軍,且在遠東地區蘇聯一直駐紮著超過130萬的部隊,雖然斯大林調了30萬支援莫斯科,但還有百萬之眾的紅軍,可是讓日本關東軍發怵的。
諾門坎戰役蘇聯繳獲日本武器。
日本深刻知道蘇聯不好惹,早在1939年日本在滿洲里和蒙古邊界,諾門坎與蘇聯交戰,但是各自沒有宣戰,日本以偽滿洲的名義,蘇聯以蒙古的名義。那時候蘇聯的工業水平遠高於日本,日本的坦克在蘇聯面前像紙糊的一樣,不堪一擊。結果日本傷亡6.1萬人,損失飛機646架,日本第一戰車團幾乎覆滅,被迫和蘇聯簽訂了《蘇日停戰協議》,諾門坎戰役以日本慘敗告終。
圖為蘇聯紅軍和中國軍人在松花江畔。
在歐洲戰場打得如火如荼時,在蘇聯的遠東地區,還駐紮著超過130萬的蘇聯紅軍,他們裝備精良,善於冬季作戰,這是為了預防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的,1941年德國集團軍群進攻莫斯科時,斯大林下令30萬遠東紅軍日夜兼程支援莫斯科,而剩下的100萬紅軍依然可以阻擋日本關東軍的進攻。
圖為俄羅斯軍人穿二戰蘇聯制服遊行,紀念當年蘇聯紅軍奔赴前線。
再補充一句,希特勒把蘇聯的兵力預估嚴重不足,本以為打敗蘇聯140個師即可贏得戰爭,誰知蘇聯常備軍就有360個師,在後期的日本已經分身乏術,無法和希特勒配合。如果必須配合,日本只能放棄在中國內地的部隊全力支援東北,那這樣更好,中國肯定會集中兵力北上,配合蘇聯滅了日本,所以日本敢和德國夾擊蘇聯,中國就會和蘇聯夾擊日本!
圖文繪歷史
不會的!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我這邊德日瘋狂地讓蘇聯掉血,而那邊美英瘋狂地給蘇聯輸血,而且輸血的速度還賊快,加上蘇聯不斷造血,最後不但沒有把蘇聯打垮,反而把自己拖垮了,這就非常不划算了。
而事實上,德日對美英等國的援助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1941年3月1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訂《租借法案》,此舉標誌著美國開始免費或有償為法國,英國,民國,以及蘇聯和其他同盟國提供糧食,軍事物資以及武器裝備。美國開始參與到二戰的大潮中。
1941年6月22日,德國即僕從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軍隊共550萬人突破蘇德邊境,開始閃擊蘇聯。由於大清洗帶來的軍官斷層,蘇軍上下不能迅速反應,加上斯大林對局勢的樂觀估計,導致開戰初期,蘇聯軍隊一片混亂。
不到4個月,蘇聯損失軍隊高達300萬,其中超過70萬人被俘,飛機損失了96%,火炮坦克等損失不計其數。到莫斯科會戰前夕,蘇聯損失國土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里,人口損失超過蘇聯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1941年10月,莫斯科會戰開始,此時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這裡。戰役的結果是蘇聯守住了莫斯科,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蘇聯用這次勝利贏得了西方國家的尊重,莫斯科會戰前蘇聯接受的援助主要以英國援助為主,莫斯科會戰後逐漸轉為美國援助。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援助的主要物資包括:
炸藥:132237噸,
鋼材:2589766噸,
鋁:26110噸,
石油:2622357噸,
化學品:631017噸,等等。
另外還有:
魚雷艇:200艘,
小型獵潛艇:60艘,
AM掃雷艦和UMS掃雷艇美:77艘,
登陸艦:43艘,
“塔科馬”級護衛艦:28艘,
雷達:1196部,
聲吶:329部,
卡車和吉普車:420000輛,
拖拉機:8700多輛,
機車:1981輛,
機床:350000臺,
防空火炮8218門,
反坦克炮5800門,
槍彈:4.7億多發等等。
而美國援助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個:
1、北大西洋-摩爾曼斯克路線
北大西洋航線是美國援助蘇聯最近但是最危險的航線。二戰期間,德軍建造了大量的U型潛艇,出沒於整個地中海、英吉利海峽以及北大西洋地區,對同盟國的船隻造成巨大的威脅。
在二戰開始的第一年時間,德國的U型潛艇在大西洋上就擊沉了超過400萬噸的船隻。
這條航線從美國東海岸出發,除了支援英國之外,剩下的船隻順著北大西洋暖流向東北方向行進,繞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蘇聯的摩爾曼斯克港口。
雖然在北極圈內,但是由於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導致這裡常年不凍,在這裡卸下裝備後,這些裝備可以通過蘇聯在東歐地區發達的鐵路網運到列寧格勒、莫斯科等地。
2、印度洋-伊朗高原路線
這條航線在三條援蘇路線中距離最遠的航線,也是最艱難的路線,但是卻是最安全的路線。
從美國東海岸啟航的船隻,繞過好望角,穿過印度洋到達伊朗海岸。
由於此時的德日都沒有侵佔中東地區,因此從這裡卸貨最為安全。從伊朗卸貨後,物資會沿著陸路北上,從黑海高加索等地進入蘇聯境內。
由於伊朗高原地形崎嶇,且海上航線最遠,所以這條路線的運量也相對較小。
3、太平洋-西伯利亞路線
這條線相對於前兩條航線而言距離適中,運量也很可觀。但是在太平洋地區受到日本海軍的威脅,此條線路在戰爭前期也是無法高效使用。
在美國取得太平洋地區的優勢後,這條線路成為最安全的路線。
從美國西海岸以及阿拉斯加啟航的物資到蘇聯遠東的港口卸貨,然後經過西伯利亞大鐵路最終運到東歐前線。
我們可以看出,即使日本進攻蘇聯,只能導致美國援助蘇聯的遠東路線被切斷,對於伊朗高原的路線,無論德國還是日本都沒有辦法將其徹底封鎖。所以美國援助蘇聯是一定的,是德日無法阻擋的。
所以,即使德日同時夾擊蘇聯,最後先倒下的也會是德日。
另外,決定德日合擊蘇聯必敗的因素還有以下兩個:
一、首先,日本陸軍能力不足
1939年諾門坎戰役戰役中被朱可夫打得滿地找牙後,產生了強烈的恐蘇情緒。
不過,諾門坎戰役以及先前的張鼓峰之戰,本質上都是關東軍和蘇聯的試探性交鋒,並不是雙方的決戰,而且雙方分別使用偽滿洲國和蒙古國的旗號,和蘇德戰場上的大兵團廝殺差了好幾個層次。
在日本軍隊中,存在著嚴重的“下克上”的傳統,也就是說挑起事端並非日本高層的意思,而是關東軍內部的下級軍官,而日本高層採取是默許和縱容的態度,一旦取勝了他們就繼續支持這樣的軍事冒險,如果失敗也怪罪不到天皇身上,鬼子奸詐可見一斑。
雖然蘇聯的裝備落後,但是依靠巨大的數量優勢對日軍形成了碾壓之勢,使日本徹底失去了北進的勇氣。
諾門坎戰役中,暴露出日軍兩個問題,一是兵力不足,二是裝備簡陋。
此時的日軍正在中國境內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且進入相持階段,因此日軍不可能從華北地區調兵北上,而關東軍鎮守東北都捉襟見肘,更不可能增兵北上西伯利亞。
在裝備上,日本將大量的鋼材等用於海軍建設上,航母和戰列艦一個比一個精良,而陸軍的裝備可憐到普遍裝備三八式步槍,大量製造薄皮坦克。這樣的裝備對抗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來說可能還佔優勢的,但是面對基本完成工業化的蘇聯而言就是巨大的代差了。
這樣的軍隊數量和裝備,是不足以北上西伯利亞的,即使打贏了諾門坎戰役,也不可能打垮蘇聯。
最可怕的是,雖然斯大林調兵數十萬遠東軍區的西伯利亞師增援莫斯科,但是蘇聯仍然在遠東招募了很多二流軍隊,繼續威脅日本,這讓日本十分消停。
二、其次,德日同盟貌合神離
德國和日本,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一個陸軍很強,一個海軍見長。
這種不同決定了雙方雖然結盟,但是隻能求同存異,不可能做出協調一致的步伐,比如夾擊蘇聯。
話說1941年12月9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曾經讓希特勒暴跳如雷,大罵日本人蠢。而在希特勒大罵日本人之前,日本人也對希特勒非常不爽。
1939年5月11日,諾門坎戰役爆發,此時的德國,早已經在1936年和日本結盟。作為盟友,希特勒應該知道日本和蘇聯開戰的目的。
此時,即使希特勒不能及時進攻蘇聯,給日本提供實質幫助,在西方拖住蘇聯,保持壓力也是應該的。
然而,1939年8月23日,為方便進攻西英法,消除後顧之憂,蘇德在莫斯科簽訂《蘇德互不侵犯協定》。
得知消息的日本人心中真的是一萬隻草泥馬來回奔騰。
從這裡以及以後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德日的結盟,與其說是結盟,倒不如說是德日相互妥協的結果,因為對雙方而言,不相互拆臺火併,就已經是老天保佑!
所以,在陸軍不給力、德國不給力的情況下,日本海軍開始發揮作用。1941年12月9日,珍珠港事件爆發,標誌著日本開始執行南下戰略。隨後,美國參戰,二戰進程加快!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蘇聯必亡!
很多人都說日本關東軍打不過蘇聯,所以日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這是錯誤的。
日本有兩大軍種,一是打不過蘇聯的陸軍,二是蘇聯沒有的海軍。可笑的是這兩個軍種不像是一個國家的,(相互之間誰也不買賬)。海軍有超過二十艘航空母艦,八艘重型航空母艦。可以說航空母艦在沒和美國開戰時那是世界第一。英國雖然最先發明航空母艦,但不重視。
如果日本決定全面進攻蘇聯,又怎麼會傻不拉幾的從西伯利亞去進攻。完全可以穿過海參威,通過阿拉斯加,繞過北冰洋(當年的沙俄艦隊也是這樣來到中國大連的)。運輸日本精銳二十個師團,切斷英美的沿海運輸線,甚至可以來個日式的‘諾曼底登陸’,這時的蘇聯就根本沒有什麼大縱深可言。
只是這樣會消耗日本海軍多年儲存的戰略物資,特別是石油(德國也缺少),而前期勝利在望的希特勒根本不想日本分享勝利果實,沒好處的日本海軍才堅持南下與美國開戰。總之,如果日本和德國合圍蘇聯的話,這是全世界的災難,蘇聯也必亡。
幸運21
日本不具備夾擊蘇聯的實力!日本是否加入戰局打蘇聯不具備成為改變戰局走向的關鍵條件。日軍當時駐紮在東北,距離蘇聯首都莫斯科距離非常遙遠,假如要夾擊蘇聯還得穿過無人區的西伯利亞地區。這一點從物資條件上就達不到,就算日軍能夠深入蘇聯腹地他們也沒有足夠作戰物資。蘇聯完全可以選擇戰略放棄,集中兵力去對付完德國再回師來收拾日本,利用時間差來避免兩線作戰。
其次,日軍不管從規模還是裝備水平都跟蘇德兩國差距比較明顯,比如,機械化程度,火炮裝備與覆蓋密度蘇軍是同期日軍的五十倍,戰機數量也比蘇軍弱得多,日軍向西進攻需要跨越西伯利亞平原,整支部隊全部都在平原上面,日軍在裝備上弱於蘇聯,一旦雙方交火,日軍會很吃虧。因此,日軍在當時是不具備進攻蘇聯的軍事實力的。
再者,由於美軍給日本下最後通牒,讓日軍停止在東亞的侵略,日軍肯定不會答應,雙方大戰在所難免。當時駐紮在東北的日軍關東軍雖然有七十萬人,但是大量的精銳部隊已經被抽調到太平洋戰場上去佈防了,當時留下的這支部隊人數雖然不少,但是大多是中原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弱病殘,已經沒有之前那種強悍戰鬥力了。自衛尚且難保,談何進攻。
優己
蘇聯有一種厲害的武器叫極寒天氣誰都打不贏,不管是如日沖天的拿破崙還是不可一世的希特勒都折在這上面了,
日本早在1939年就有這個想法了,但是諾門坎戰役後,日本就不和蘇聯打了,日本當時攻打農業國家還行,可蘇聯屬於歐洲,工業化程度比日本還高,武器不比日本差,諾門坎一戰,打得相當慘烈,就算當時日本勉強打贏了,進入蘇聯面對的不僅是百萬兵力啊,還有呵氣成冰的西伯利亞大地,日本人到那了,槍都能給你凍上。日本的機動部隊,尤其是汽車坦克都是不防凍的,到了西伯利亞是根本就發動不了。
德國的坦克才到了莫斯科就凍得發動不了。何況是西伯利亞那地方都零下四十度了,日本的坦克質量沒有德國的好,只能用步兵跑,後勤補充不上,就算沒有中國拖住,給日本全力進攻蘇聯,估計也難。 為什麼那誰選擇重慶,就是看重那裡地理環境,果然日本久攻不下被迫轉南下太平洋,而日本要和德國匯合莫斯科,戰線比到重慶長得多多了,環境惡劣程度不知高几倍。只要把遠東鐵路一破壞,根本就沒有路走,當地人大部分是遊獵,坐狗撬的,還有用馴鹿拉。
就算是把遠東百萬兵力調走,留下幾萬游擊隊,採用的柴堆戰術對付日本大軍都綽綽有餘,當年蘇聯攻打別國的時候也吃盡這種戰術的虧!還有假設日本和德國打下蘇聯,然後莫斯哥以西這邊歸德國,給你日本莫斯哥以東西伯利亞大片地方。這結局是日本願意嗎?分贓不均兩國在蘇聯打起來,說不定反被蘇聯紅軍殺個回馬槍趁機全殲。
自由奔跑
在諾門罕戰役前日本有過北進(打蘇聯)的計劃,但諾門罕戰役後日軍認為很難戰勝蘇軍,應該把更多的軍力投入中國戰場,於是與蘇聯人簽訂了《蘇日中立協議》。自此蘇聯能夠騰出手來,把大量遠東集團軍調往歐洲戰場;同樣的日本得以抽出關東軍的精銳入侵中國。日本1939年諾門罕被蘇聯打怕了,進攻蘇聯無非是奪取戰略資源石油 ,偏遠的遠東和西伯利亞的極度寒冷,並且當時還沒開採出石油,對日本意義不大。
日本之所以選擇南進,首先日本有強大的海軍,其次進攻東南亞好處很多,第一個原因東南亞是英法的殖民地,美國英國無暇顧及,東南亞有豐富石油資源和橡膠,這是日本最缺乏的,日本本土沒有石油資源,中國的東北和朝鮮當時也沒有發現大的油田,主要石油資源靠進口,但是美國的封鎖限制了日本的石油供應,石油是戰爭血液,並且美國當時已經很傾向於加入盟國,不如先下手為強,要想取得東南亞,首先要控制西太平洋,那麼日本和美國的戰爭不可避免。何況中國戰場已經牽制了大量日本陸軍。所以日本選擇挑戰美國而非進攻蘇聯。
在東方戰場,交戰國關係非常複雜。日本和德國是盟國,可蔣介石治下的中國也和德國保持著不錯的關係,蔣介石軍隊中很多嫡系部隊開始裝備的都是德械,希特勒還幾次想調停中日戰爭。蘇聯和德國在西線打的昏天黑地,但在東線卻和日本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直到納粹投降,也沒見到德日夾擊蘇聯的場面。不僅如此,由於日本未能發動北侵蘇聯的戰役,蘇聯在二戰期間共東方戰線先後抽掉了5000多門火炮、3800多輛坦克和54萬大軍回防西方,為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做出了不巧的貢獻。
就算日本進攻了蘇聯,勝算很小。例如諾門坎和張鼓峰兩次試探後,日本一直對進攻蘇聯信心不足。日本陸軍的整體裝備水平,尤其是裝甲和大口徑火炮方面與蘇聯差距依然巨大,難以彌補。二戰中日軍所謂的中型坦克,在蘇德等國的標準中就是典型的輕型坦克,而日軍所謂的輕型坦克在蘇德等國軍人眼中,僅是汽車上蒙了一層鐵皮而已,稱其坦克已是勉為其難,此類裝備實在無法參與高烈度的戰爭。雖然在對付中國軍隊時日軍這些坦克可以所向披靡,但在和蘇聯僅有的兩次較量中都是一敗塗地。特別是在諾門坎戰役中,日軍關東軍將炮兵、裝甲兵和空軍等主力悉數調往前線,但戰績依然令人沮喪:近5萬名士兵死亡,積攢的裝甲力量被打的所剩無幾,司令官甚至剖腹自殺,而蘇軍僅傷亡數千人。蘇聯軍隊的強大炮火和難以抵禦的裝甲鐵流讓日本人印象深刻。所以日本就算當時進攻蘇聯,勝算真的很小。
左手槍炮右手玫瑰
謝邀,從地裡位置來看德國從陸地上就能進攻蘇聯,雖然隔著很多國家德國也做到了。在歐洲,英國奉行的外交政策是誰強就打壓誰,以此來保證自己在歐洲的主導做用。歷史上就是英國支持了法國的革命才推翻了法國的皇權。所以,英國是絕對不會看著德國人做大的!英國不論出兵不出兵都會支援蘇聯的,而二戰中英國也是這麼做的。再說日本,日本要進攻蘇聯必須要跨海作戰。就算日本從海上攻入了蘇聯本土,誰又能保證日本只在蘇聯本土作戰,不會把戰火燒到我國?如果我國也參戰了,那麼…
並且,美國在太平洋上虎視眈眈,日本會放心的進攻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就是這種心裡。美國也不會坐視不理的。其實,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高層是心知肚明的,美國人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前把航母都開出去了,日本沒有擊沉美國一艘航母。戰後的追查也表明是美國人自己延誤了情報,才讓日本人偷襲成功。美國想參戰只是少了一藉口。一個藉口而已,如果日本進攻蘇聯,誰知道美國會不會進攻日本?我總是認為德日聯手是打不下來蘇聯的。
個人臆想,有不同觀點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永l喜歡兵器和攝影
歷史不容假設,但研究歷史有時卻需要假設,而且在國際學術界,這種假設獲得一些著名史學家的重視。例如,英國著名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就寫過一本書,題目是《未曾發生的歷史》,其中就提出了諸如“如果德國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二戰進程將會有什麼改變”?“如果德國海獅計劃取得成功,攻佔了英國,二戰結局可能會發生什麼改變”?等等。
如果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蘇聯會滅亡嗎?在世界軍事史上,因“兩線作戰”而陷入危險境地,最後失敗的戰例,比比皆是。但是,“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這種情況沒有發生,也不會發生。以下陳述我的理由:
是否要和德國一起去夾擊蘇聯,在日本“北進”還是“南進”戰略沒有確定之前,有這種可能。日本陸軍支持推進“北進”戰略,積極主張和德國、意大利簽署三國同盟條約的目的,就是希望拉著德國一起對付蘇聯。日本海軍反對締結三國同盟。因為,這種“站隊”就是意味和英美等國為敵。但是,1938年張鼓峰戰役和1939年諾門罕戰役,日軍被蘇軍打得滿地找牙後,日本自忖不是蘇聯對手,於是放棄了北進戰略,轉而南進,並因此偷襲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
就德國而言,首先考慮的不是進攻蘇聯,而是如何使蘇聯不進攻德國,以避免陷入兩線作戰。1939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就是明確顯示。也就是說,德國沒有考慮和日本一起去“夾擊蘇聯”。
就日本而樣,1940年9月27日,日本和德國、意大利簽署了三國同盟條約,建立了“軸心國”。但是,日本隨後於1941年4月13日,和蘇聯簽署了《日蘇中立條約》,即也沒有考慮德國一起去“夾擊蘇聯”。正因為此,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後,理論上因為這一條約的存在,日本沒有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