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ic到视觉中国 “勒索式营销”几时休?

我们还是先来看近期几则新闻:

①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方高举大棒,胁迫讹诈,蛮横无理,反复无常,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是导致事态发展升级的直接和根本原因。美方应该清醒认识到,这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21世纪,这次它面对的是中国。美方某些人不应再沉迷于做17世纪的堂吉诃德。

②7月3日,经纬中国的高管张颖在微博上怒怼视觉中国,称视觉中国利用系统收集图片使用方,使用者一个疏忽就被索要几十万人民币巨额赔偿,以此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回应称,评论极不客观公正,诉讼维权不是他们的商业模式。

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东方IC状告百度的系列图片版权侵权案件作出一审判决,19起侵权案件共涉及10位东方IC摄影师被侵权作品76张,百度赔偿东方IC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214423元,单张被侵权图片获赔金额在2000-5000元之间不等。一审判决结果后,百度公司发表公开声明表示不服,拒绝“勒索式”维权,并将对“东方IC”案提起上诉。

看到这几条新闻,或许你已经知道,咱们今天要探讨一个,在行业存在很多年,但很少有人想聊的话题:勒索式营销!

用白话解读:什么是勒索式营销

勒索式营销,也称敲诈式维权或者钓鱼式维权。怎么来理解这个概念?一个通俗的比喻是:你走在大街上,被一个打扮花枝招展的女郎吸引,你们从开房到上床全过程顺其自然,但正当你完事提裤子走人时,几个大汉从天而降把你压倒在地“赔偿50万,否则报警处理”。

勒索式营销虽然只是一种坊间说法,没有明确的法律术语,但这几年因为新媒体的爆发增长和相关知识产权法规的完善,愈发的引发各界关注,每年都会出来大量引发各界争执不休的案例。近期张颖和视觉中国以及百度公司和东方IC连日来的公开撕逼,只是冰山一角。

很多手握大量版权素材(以图片和视频为主)的企业,就像那位女郎一样,你用她的时候,她默不作声同时偷偷打开摄像头收集证据,等到掌握足够证据就拿起“法律武器”雷霆一击。

当然对于“勒索式营销”的态度,业界也明显的两极分化,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有之。支持者认为,企业在依据现有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对版权产品进行维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反对者认为,法理说的通,情理不道德,是一种典型的钓鱼维权。

勒索式营销的两面:一面应用法律武器,一面违背法律精神

勒索式营销虽然以法律为武器,进行维权。但让人病垢的有两个方面,当然这两方面也是版权方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①只吃大鱼,放过小虾米。这类型公司发现有多家公司侵权时,一般会选择性的进行维权,针对大公司穷追猛打,小公司和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②前期放线,鱼肥收网。当发现不法侵权时,一般不制止且纵容默许,等到一定程度鱼养肥(比如侵权图片达到成千上万张)以后,才祭出司法利器,如此达到利益最大化。

很显然,敲诈勒索式营销虽然最擅长应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权益,但和法律精神倡导的“把违法扼杀在摇篮”或者“预防违法犯罪”是完全相违背的。

从企业到国家层面 勒索式营销渗透中美贸易大战

我们都知道,进入2018年以来,贸易大战成为中美往来的中心词汇。上周,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明确指出,美方高举大棒,胁迫讹诈,蛮横无理,反复无常,出尔反尔,言而无信。知名自媒体占豪在评价华春莹这番论述时,也表达了对美国政府勒索式贸易大战的愤怒“特朗普讹诈的目的还是交易,是想通过交易获利”。

在我看来,勒索式营销正是美国掀起贸易大战的前锋军。因为大量的中国企业,使用了美国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产品,所以美国肆无忌惮,不断主动挑起争端。2018年以来,作为中美贸易大战受伤最重的中兴公司,被以“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为借口,遭到禁售令。相比前文提到的视角中国和东方IC,很显然这是更高级的国家层面的“勒索式维权”,这种勒索式维权营销,对企业的影响很多时候是致命的。

最终美国杀人不见血,站在法律和道德制高点,利用国际规则,成功“维权”:美国商务部近期表示,美国已经与中国中兴公司签署协议,取消近三个月来禁止美国供应商与中兴进行商业往来的禁令,中兴公司将能够恢复运营,禁令将在中兴向美国支付4亿保证金之后解除。

说白了,在高端科技领域,专利和版权以及核心技术不在咱们手里,咱们就是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徐明也表示,中兴用血的代价,与其说告诫普天下企业合美国之规重要,不如说彻底敲醒了国家产业与科技界掌握最核心技术之心。中美贸易之争下,企业活下来己然是硬道理了。

写在最后: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正版格列宁能够大发横财,其实靠的也是“你不吃我的药就得死”的勒索式营销。当然,鸡蛋不叮无缝的蛋,勒索式营销的盛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中国尊重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不是么?

附录:近几年国内“勒索式营销”的几起典型案例

①买假维权的王海。王海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意买假货然后维权”的打假斗士,近20年来争议不断。后来成立公司,将打假维权规模化,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王海打假18年资产过千万元。

②淘宝网的职业差评师。淘宝网成立后,出现了成千上万个“王海们”,他们通过打差评为要挟对店主进行敲诈勒索,也已经蔚然成风。

③方正和暴雪。2007年,方正起诉暴雪字体侵权并索赔1亿元,2009年随着暴雪《魔兽世界》游戏大热,索赔金额被追加至4.08亿元。当时有媒体援引方正的消息称,这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来中国企业向外国公司提出索赔金额最大的知识产权案件之一。业界人士称,方正提出的索赔数额有一定宣传目的。

④网约车钓鱼执法。 这几年网约车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传统出租车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利益。所以我们的执法部门想到了钓鱼执法,也就是执法人员,假扮普通乘客乘坐网约车,服务开始后表明身份,开出巨额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