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想入非非” 第2期—如果不会说这两个字,再多知识也没用

昨天下午,在一次青少年足球活动的最后结束环节,我和其他两名领导和同仁,给100多名小学生颁发纪念奖品。将近110名4年级的小学生,在依次上台领奖的过程中,最多有10名学生在领奖之后很有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其他孩子,都是默默的走开,甚至没有抬头看一眼给他们发奖的人。

当然,普遍性格内向,可能是一个原因。但在活动前和活动中,孩子们已经认识了我们这三位,无论是领导还是讲师,至少像平时在学校里说一句“谢谢老师”还是有可能的。而更大的可能,则是在学校里也未必会说。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事,小到不能再小,甚至有些人会说我吹毛求疵,没事较什么真啊。

其实,不是和孩子较真,而是和现在的教育较真。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的一个画面,日本的一位小学生在过马路时,向给自己让路的司机鞠躬,如下图。

其实,我们现在也能逐渐看到国内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注意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了,比如下面这几个情景。

但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别说向给自己让路的司机鞠躬了,就连过马路可能都未必会遵守交通规则,因为他们的父母和这个社会风气就是这样——随随便便闯红灯,因为很多人的心里没有规则意识。

而且我们的很多孩子,之所以没有礼貌,一是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不够,但更加直接和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严重缺失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模仿结果,孩子完全是家长行为举止的一面镜子。

现在的孩子多数还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受宠于全家两代人的疼爱,多数情况下都是只有享受的尊贵,没有奉献的机会,更不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所得。

老外带小孩,都是孩子越哭就越不会抱起来,只有表现乖乖的了,才会抱起来当做奖励。而中国的家长,只要孩子一哭就马上抱起来,最后孩子得到的心理暗示就是,想要什么,只要一哭一闹,就全都有了,然后就变得越发的自我。

于是,不懂得付出,不懂得感恩,成了很多孩子心中最大的问题。认为别人都是应该的,自己的获得则是理所应当。

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在心里给孩子带来的教育内容和方向的选择也都不尽相同。

有的人会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拼命的让孩子多学点知识,能补课就补课,生怕孩子的大脑是空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就像当年很流行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有的人会觉得孩子的社会生存本领才是真本事,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所以,早接触社会、多接触各种局面,不拘泥于教室和书本,才是将来的生存之道。

这两者都没错,但望子成龙的家长差不多都不是龙。如果把这两种观念融合一下的话,或许更好。这也是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初衷。

而且,足球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比如团结协作、责任心、抵抗挫折失败的能力、勇敢,当然还有今天的主题——学会感恩!

我们这样的社会,教育出来的人,太多的是有知识但没有文化的人,有教育但没有教养的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心里便没有爱,或者有的只是专注于自我的爱。那样的话,有再多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顶多仅仅是知识的复制工具,而不是有灵魂有血有肉的人。

欢迎分享。

想关注 读“董”足球 和 “想入非非” 两大版块的更多内容,欢迎搜索 wuzhipingq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