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1980年代的文艺2B女青年,致以崇高的敬意

对顾长卫作品《立春》中这么一位,坚持文艺路线不动摇,在2B道路上渐行渐远的女青年,我有着发自内心的好感。

蒋雯丽饰演的女主王彩玲,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高音喇叭中传出高亢华丽的意大利歌剧,正是这位师范学院音乐王老师所唱。

这美妙的歌声,当然并非每个路人都能欣赏得了,但至少打动了2位文艺男青年:爱好诗歌朗诵的周瑜、有着伟大画家梦想的黄四宝。

两人慕名提着菠萝来学校找到王彩玲,没想到被王老师的丑吓了一跳。

王彩玲虽然形容粗鄙,但歌唱方面着实才华横溢,她恃才傲物,深信终于有一天,自己能唱到北京,唱到巴黎歌剧院,唱响世界。

蜗居小单间中的王老师,吃着泡面,跟着录音机学意大利语,自己缝制舞台演出服,在旁人看来她言行举止高冷,俨然一副非池中之物的傲慢。

可她这样的文艺才能,在那封闭落后的小城只能成为笑柄,她一开腔,那群热烈围观扇子舞的大叔大妈大爷全部走光,留下孤独的女青年,在场地中独自高歌。

无疑,通往梦想的第一步,必须在北京落实户口,王彩玲也非常努力的实践着。

为托人办户口,1980年代,一个普通声乐老师能拿出3万元,其背后的节衣缩食可以想见。

她一次次挤着绿皮火车进京寻找机会,学校、歌舞团踏破铁鞋,无论遭遇何种冷嘲热讽,都无法熄灭其胸中的熊熊烈焰。

她对身边每个人都坚持,自己从北京进修回来,马上就要调到北京去了,明眼人者即便觉得可笑,但对其执着却无法鄙薄。

情感上,王彩玲遵循内心指引,绝不肯让自己屈就。

虽知道容颜不佳,但她从未自贬身价,不会以世俗眼光和外部强加的条件束缚自己的选择。

对惺惺相惜的黄四宝,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感,为他作人体模特,一起坐火车进京寻找机会,对彼此美好的未来满怀憧憬……哪怕黄四宝表示对她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想法,她还是深信两人之间精神吸引力之强大。

当低劣猥琐的周瑜认为自己与王彩玲条件更匹配,应该凑合着过时,她冷冷的抛出一句:“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

对同性恋舞者胡金泉,虽有同病相怜之谊,但王彩玲断然拒绝了他假结婚的恳求,她知道自己不是神,也绝不肯当炮灰,她深信只要愿意,自己仍然能够脱离文艺青年,回归普通青年的正常生活。

王彩玲的文艺梦,逐渐被残酷的现实蒙尘,幻灭。

且不说她所托非人,答应帮她办理北京户口的大叔根本就是个拿钱不办事的骗子,将她一棍子打醒的,是那个叫高贝贝的女孩。

为了出名,女孩假扮癌症患者找到王老师,想利用她的北关系在北京登台演出。面冷心热的王彩玲,在北京根本没有关系,咬牙拿出办理户口剩下的1万2,放弃自己进京的最后希望,帮高贝贝实现了梦想。

因此,当她得知高贝贝令人不齿的行径时,内心遭受到的打击是多么沉重啊!

秋来春去,年岁渐长,做过很多2b傻事的王彩玲,终于想着脱下文艺青年的外衣,回归普通之列。

她到婚介所登记,尝试在脸上涂抹各种东西去掉斑斑点点,重要的是,言辞上开始有所松动。

然而,在没有展开的故事背后,想必王彩玲依旧无法屈就自己与任何相亲对象凑合,她最终走近了福利院,独自收养了一个兔唇女孩,用最困难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妥协。

王彩玲身上,闪耀着普通人所没有的光彩,虽然大部分人将她当做笑话看,但那种坚持理想的执着,让靠近她的人窥见她的不平凡——

周瑜觊觎她专科老师的身份地位;黄四宝从她那能产生对艺术的理解和共鸣;天涯沦落人胡金泉可与她相互取暖;高贝贝窥见并利用了她的善良和真诚;隔壁小张老师,能够在两相比较中获取优越感;就连酒吧服务生,听她唱过一嗓子,都追喊着“带我去北京吧”。

天安门广场上,带着女儿席地而坐的中年王彩玲,和蔼可亲,棱角全无。

只不过内心深处,她依然能够穿越世俗时空,看到自己在金色音乐厅,光满万丈的演出。

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今天,王彩玲,以及片中另几位文艺青年,是否可以有另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