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區縣·兩江新區|遺落人間的潘多拉?這棟「奇葩」房子刷爆朋友圈

近年來

重慶不少超出人們常識的建築

在網絡上走紅

穿樓而過的李子壩輕軌

層層疊疊的立交匝道

川流不息的屋頂馬路

個個都透露出網紅氣質

……

最近,兩江新區

一棟“奇葩”房子刷爆朋友圈

層層疊疊的豎向步道

綠植包裹的吊腳樓設計

大大小小的庭院露臺

猶如潘多拉星球上的神秘建築

遺落在人間

......

在園博園輕軌站

靠山一側望去

半山坡的一棟建築尤其亮眼

鬱鬱蔥蔥的天然綠

鮮豔奪目的玫瑰紅

將這棟建築包裹其中

這棟名叫“重慶房子”的“奇葩”建築

坐落在兩江新區翠渝路

緊鄰園博園輕軌站

水泥森林如何穿上“綠色外衣”

屋內風景是否別有洞天

我們帶你走進這棟

穿著“花衣裳”的水泥高樓

“重慶房子”

“重慶房子”建於2014年,用地面積4000㎡,總建築面積約20000㎡,其中地上約10200㎡,地下月9800㎡,建築高度49.7m,地面以上為9層,吊1層,地下3層,三側臨城市道路,其西側坡為地公園,緊鄰園博園輕軌站,東側隔美麗山公園。曾獲重慶市巴渝杯優質工程獎、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優秀建築工程設計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建成後,已經入駐20餘家文創企業。

(“重慶房子”具體位置)

復原吊腳樓的不僅有洪崖洞

這個吊腳樓還穿上了花衣裳

(元禾大千 攝)

之所以叫“重慶房子”

是因為這棟建築在設計之初

便融入了很多“重慶”特色

可以說是非常“重慶”了

(“重慶房子”的山城步道)

重慶的本土的吊腳樓

上上下下層層疊疊的豎向空間步道

豎向院落、梯坎、坡道

共同構成了“重慶房子”的個性

把我們帶回了老重慶

“山城步道”的回憶中

(“重慶房子”鳥瞰圖)

遠遠看去

“重慶房子”如土裡生長的樹

與土地盤根錯節在一起

整棟建築也被賦予了生命

陽光下

可以看見層層疊疊的植物環繞

從園博園輕軌站通過坡地公園的步道

可直接到達這裡

走近了才發現

這座獨立的建築其實是依在一個斜坡上

主立面面對園博園大片斜坡

可以看得很遠

(元禾大千 攝)

(元禾大千 攝)

房子的“外衣”是什麼呢

重慶發佈打探到

所謂的“外衣”其實是從1樓開始

每一樓都有一個庭院園林式的露天花園

(層層疊疊的三角梅,坐在花叢中,頭頂是茂密的空中花園,一陣風吹來,如漫天花瓣雨,人在其中,如夢似幻~)

整棟樓有金竹、廣玉蘭

滿天星、金邊吊蘭、常春藤等

20多種喬木和灌木植物

為保證成活,確保土壤厚度外

還採用滴灌技術提供養分

這裡可是各位小仙女的打卡聖地哦

“重慶房子”內

風景別有洞天

“重慶房子”

地面以上為9層,吊1層,地下3層

房子裡面除了辦公之外

也是一個創意產業綜合體

為各種人群提供一個舒適的休閒環境

行走在建築中

也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中

人性化的垂直綠化設計

從地面一直延伸到屋頂

整個建築與植物相互交融在一起

除此之外,通過屋頂的設計

將屋頂部分分散成各個平臺

每個平臺上均形成綠化院子

形成不同標高的綠色臺地空間

(每一層都有一個庭院式的露臺,圖右)

這還是一棟會呼吸的大樓

大樓採用L形中庭導風設計

利用主樓和副樓間的對開空間

讓自然風從架空式的底層流入中庭

順著樓層引進到每一層

形成良好的室內空氣循環

大樓裝飾色一律是建材本色

外牆紋路由工人純手工敲鑿而成

沒有一塊紋路是相同的

連中庭走道上鋪就的石板

都是專門收集的重慶老石板哦

(“重慶房子”內“普TEA”茶房)

在這裡

不僅可以感受建築的靈氣

還能來茶房拾起愜意的時光

藝術品

也是“重慶房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石板路、玻璃棧道

流光溢彩的燈光設計

……

這些都讓建築與藝術親密結合

除此之外

這裡還會定期舉辦各類展覽

市民朋友們可以免費前去參觀

前不久

第三屆全國建築師詩書畫巡展

便在這裡開啟

這樣的“重慶房子”

你喜歡嗎

趁著週末,一起去打卡吧

溫馨提示

輕軌3號線園博園站(2號口出)步行約890米 > 重慶房子

公交美利山-公交站:644路 684路 878路 > 步行210米 > 重慶房子

園博園東門-公交站:559路 575路 623路 633路 676路 831路 877路 883路 965路 博覽中心專線 > 步行約800米 > 重慶房子

駕車導入“重慶兩江新區翠渝路46號-重慶房子”

大家都在看

廣大幹部怎麼成為抓經濟工作的行家裡手?陳敏爾這樣要求

2018重慶退休養老金這樣上調!7月底前到位,看看你漲了多少

重慶人去哪裡過夏天?他們的選擇,意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