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智美马拉松赛事口碑会那么差?

2017年过去了,各位跑者也跑了一年的比赛。这一年随着马拉松赛事的进一步增多,跑者对于赛事执行公司的评价也是愈发完善。智美,这个提到马拉松比赛就绕不开的赛事执行公司的名字,在2017年收到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智美赛事质量差”,这种说法也在跑友中流行开来。

小编今天就带着大家回顾一下,2017年智美体育举办马拉松赛事收到的评价。看看,智美这一年为什么收到跑友近乎一致的差评

首先,小编先盘点一下智美在2017年举办的赛事。根据微信公众号的总结,2017年,智美共举办19场赛事。时间跨度从4月到12月,贯穿全年。这些比赛有大有小。最小的比赛,比如遵义国际半程马拉松有5000人的规模。最大的杭州马拉松则有35000人参与比赛。智美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举办了12场比赛,其余比赛则是省内的地级市,总计覆盖了全国14个省和直辖市。这些赛事分别是:

举办时间 赛事名称

4月30日 上海崇明国际马拉松

5月21日 长春国际马拉松

5月28日 遵义国际半程马拉松

6月11日 荣成滨海国际马拉松

6月18日 延安国际半程马拉松

6月25日 吉林国际马拉松

9月10日 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

9月24日 沈阳马拉松

10月15日 池州国际马拉松

10月29日 襄阳马拉松

11月5日 杭州马拉松

11月5日 青岛马拉松

11月12日 南昌国际马拉松

11月18日 长沙国际马拉松

11月26日 亚锦赛-东莞马拉松

12月3日 南宁国际马拉松

12月3日 深圳宝安国际马拉松

12月10日 广州马拉松

12月17日 深圳国际马拉松

智美系比赛覆盖图

从数量和覆盖范围看,智美体育确实做到了“奔跑中国”的目标。遍布全国的赛事让他们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赛事运营公司。但是,如此多的办赛经验带来的不是跑友的交口称赞,而是层出不穷的批评。下面,通过收集各项智美比赛的赛事评价,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2017年智美赛事最爱犯的几个失误。

一、比赛期间指示牌指引功能不到位

小编发现有10场比赛的评价中出现了这类情况。具体来说,有的比赛是赛前存包检录处的指引不到位,选手根据指示牌不能独立完成存包、检录、等待比赛开始的一系列流程。

有的比赛是赛后发生这类问题。完赛选手通过终点后,找寻存包处,服务区时发现指示牌指示不清的问题。选手无法快速的寻找自己该去的地方,造成终点处的混乱。

还有的比赛就是赛道中间的指示不清。全马和半马的分道牌只有一个,有的比赛还出现了靠志愿者喊来告诉跑者该往哪里跑的情况。例如青岛马拉松,由于突发火灾,组委会采取了临时改道的措施,但是改道之后选手们的比赛里程普遍多了一公里。按照道理来说,这种乌龙会让选手的成绩不被承认。因此,这种预案很难说是一个完整而合格的预案。

犯了这种错误的比赛有昆明、杭州、青岛、长沙、南宁、广州、深圳、襄阳、东莞。这种错误很容易造成现场混乱的情况,给跑者留下不好的印象。赛前和赛后的人流组织流动能力是考验办赛者能力的关键。而且这些比赛,很多都是省会城市举办的大型赛事,跑友参与的积极性高,参与到比赛中的又都是跑过许多马拉松的老手,这些办赛中的失误很容易被拿来与其他比赛做比较。智美在这方面一下就失去了很多跑友的正面评价。

深圳马拉松赛后图,这种减分行为屡屡出现在智美赛事中

二、延迟起跑现象频发

这个失误可以说是啼笑皆非的一件事。长春、沈阳和青岛马拉松上都发生了这种失误。赛事章程上写的起跑时间到了之后,选手没有听到鸣枪,起跑流程才刚进行到领导讲话环节,比赛只能延后发枪。而长春马拉松的失误更大,造成了几百名选手抢跑的乌龙事件发生。

这种大型赛事的起跑仪式流程问题在2017年出现了三次。这种比赛到时不发枪的乌龙事件连出只能说是智美办赛流程方面出了问题,而且不吸取办赛经验教训。

长春马拉松第二次起跑

三、对于跑者的服务质量不高

服务质量这件事无法做出明确的量化标准,但跑者很在意这方面。这一方面的工作考察的是办赛者的用心。

2017智美赛事中,昆明马拉松赛前天气预报有雨,但参赛包和完赛包中没有雨衣和毛巾。沈阳马拉松官网报名时瘫痪了,选手无法顺利完成报名。而且赛事官网信息更新不及时,赛前一周左右时间才公布路线之类的信息,据跑友反应,该信息早就在沈阳当地报纸上公布了,报纸上都有的信息,官网上更新的却不及时。官网信息更新不及时这一问题也发生在了青岛马拉松上。并且青岛和南昌马拉松普遍反应了赛后领物时间偏长的问题。长沙马拉松也是在下雨天进行的,但赛后服务区没有更衣处、赛后摆渡车乘车点距离终点远,选手不知道在哪里乘车。广州马拉松道路提前解封,跑者和机动车一起跑,有的还只能绕路走,致使成绩按理说应当无效。昆明、沈阳、宝安和深圳马拉松还都出现了起点卫生间少这一问题。深圳宝安马拉松在6小时的时候就把计时钟给拆了,有的选手此时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比赛,结果这种小动作只给主办方起到减分的作用。

服务质量这种事情见仁见智。比赛就怕有对比,比如年初的厦门马拉松也是一场雨中的比赛。组委会赛前临时租场馆把选手的衣服放进室内,设立更衣间让选手方便换衣服,参赛包里给雨衣,这些措施让跑者感受到了组委会的用心。厦门也因此收到了一致好评。这样一比较,同样的报名费,跑者自然会称赞服务水平更高的赛事。

2018厦马以服务用心得到一致好评

四、小问题频发

小错不断进一步拉低赛事的评价。延安和襄阳马拉松出现了吐槽参赛T恤的问题,参赛T出现掉色的情况,也没有品牌,感觉像是三无产品。吉林马拉松赛事章程赛前写着半马关门时间为6小时,比赛时临时改为3小时,突然的转变让跑友被关门拿不到奖牌。而且吉马兔子的奖杯发生错字乌龙,奖杯将配速写成了速配,写成了“速配员”。

现在小城市办赛赞助难拉是肯定的。其实即便是大城市的比赛,这一问题也是存在的。但这种类似三无产品的衣服出现在比赛中,不让选手吐槽是不可能的。而印错字这种情况纯粹就是给年末乌龙盘点提供素材而已。

智美引以为傲的几百页办赛流程指南,应该没有错字篇

通过盘点智美2017马拉松赛事的吐槽信息。小编可以总结出智美总在一个错误上多次重复犯。比如指引问题、发枪问题、赛后服务问题,这些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事情。办赛不怕犯错,就怕总犯同样的错误。这种“一个坑里摔死的的办赛风格”,难怪跑友发出“再也不来智美办的比赛”的说法。

作为一个跑者,现在选择的赛事越来越多。比赛已经多到跑者选择赛事参赛的发展阶段了。如果这种不上心办赛理念再如此持续下去,跑者和政府会用脚投票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