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年俗“开财门”

开财门是郴州的年俗。在安仁一带,尤其注重。

每到大年除夕夜,安仁家家”关财门”之后,一家老小不再开门外出,就着瓜子、落花生、毛栗之类的年货一边吃看,一边围着火塘或煤炉煮酒,海阔天空,久久不睡,名曰”守岁”。”守岁”之俗,多见不怪,无非是躲避传说中的年兽,依恋过住的岁月,守住平安日子罢了。”守岁”之后,还有一项重要活动要开展,这就是”开财门”了。

等到”喔一喔一”的公鸡半夜引啼,守岁的人家深知新年的头月头日来了,就准备亘古不变的”开财门”。这时候,女人或小孩如果呵欠连连,也可去睡觉,但作为一家之长的主人可万万不能掉以轻心了——即使睡意绵绵,支撑不住绵绵的睡意,顶多只能打打”洋眼”(浅睡一下),然后抢先把”财门”开了。这可是新年里头一件神圣的大事。说是如果这一年的”财门”开晚了,那将会连累一年,倒霉得吃不完兜着走的。

门,自然还是各家各户平日里那扇自由出入的门。但新年头月头日开的门可不是那普通的门,而是多了一个”财”字,”财”的左侧有个”贝”旁,开启的是”财源茂盛”之门,其右有个”才”字,开启的又是”人才辈出”之门。祖祖辈辈的安仁人是这样相传的,也是这样做的。据传,这一年俗源于远古时期的炎帝神农氏。那时,安仁人比较”懒”,每天要日上三竿方起床。炎帝为根除这一陋习,教化安仁人勤于耕作,他就天天把当天获得的野兽趁着夜晚捆放于安仁人的门前,让早起的人发”洋财”。见早起有得,安仁人从此一改陋习”懒”,个个早起,勤于耕读了。”开财门”就此演变而来。如今,安仁还流行这句俗语:天上掉下来的,也要起得早才能得到呀。

时候到了,各家各户的主人开始换上新衣服,洗涮一番(当然,这时的”财门”没开,所有洗洗涮涮的水是不能倒外面的,而要用容器盛好置于屋里,不可倾倒门外,否则”财”就外流了),然后备好香、烛、炮以及鸡、羊、猪三牲之类的敬祭用品,便开始”开财门”。先码出三牲供品置于祖宗神龛下,点燃香、烛,焚化纸钱,面对祖亲神位深深作揖,敬祭祖亲福佐家族丁才秀发。这可是”开财门”第一道槛。接下来,码上这些敬祭用品步入出入的正门,如法炮制,燃香、焚烛、化纸、作揖之后,便启动门栓。新年的”财门”就这样隆重的开启了。这时候,如果天气确好,天空还会挂着亮闪闪的星星。开启门栓,力求利索。否则,说是财源就会来得有些磕磕绊绊的了。

”财门”开启后,便把三牲供品及其祭祀用品搬到门前禾坪上,开始敬祭”六方”。一方敬”天”,析求”天神”赐国秦民安;二方敬”地”,祈求土地神赐五谷丰登;其后四方便是敬祭”东、西、南、北”诸神,祈求四季发财,四方得利,四时平安。每敬一方都要手持清香,化纸钱,作揖。在敬祭时要心静如水,心无杂念,禁百口,意恐说出不吉利的话。如若小孩把鞭炮弄断了说”断”字,家长就得马上补正”那不是”断”,而是‘发了发了’”。否则,说将有不利。做好这一切,然后点燃一封”大地红”千响炮,”开财门”的程式也就水到渠成。这时,安仁的城镇及村庄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嘣嘣叭叭”的炮声和成一片,啊彻云霄,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