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否有可能再次爆發金融危機?

AForyou189270075


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股市走出了10的大牛市,美國經濟復甦強勢,特朗普稱:美國經濟未來5年將繼續保持3%的增長速度,如果果真如此,那將是非常驚人的表現了,不過,我們回頭看看美股的走勢,理性地想想,又讓人不寒而慄,原因如下:

一、美股就像一顆雷,隨時會爆,並波及到全球資本市場:

美股自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來走出了10年長牛市,獲利盤已經非常大了,風險也在不斷聚集,隨時有爆的可能,而股市的下跌總是伴隨著對應的利空消息,雖然現在還不確定會有什麼樣的利空出現,但是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也許,這樣的利空消息只有在股市大跌之後才會被披露!

而如果美國股市大跌,勢必會波及到全球其他資本市場,並引發新一輪經濟危機也不是不可能!

二、美國不斷攀升的債務是第二個雷:

美國的債務不斷攀升,並屢次刷新債務上限,一度讓美國政府“關門”,雖然美國政府一而再的提高債務上限,但是這種做法顯然是治標不治本,這樣只會讓風險不斷聚集,按照國際慣例:國家債務與GDP佔比達到60%就是警戒線了,而目前美國的國家債務已經將近21萬億美元,佔GDP的107%,遠遠超出了警戒線的水平,並且美國債務還在不斷攀升中,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2023年,美國的債務與GDP的佔比將達到116.9%!

三、貿易戰旋起的貿易保護主義讓全球經濟復甦蒙上陰影:

貿易戰本質上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特朗普旋起的全球貿易戰讓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使全球資本、資源無法更高效的合理利用,也是與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向背馳的,不利於全球經濟的復甦,如果貿易戰不斷升級和加碼,局面一旦失去控制,或許將演變成更嚴重的危機!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性建議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有可能!

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任何國家,都有可能再度爆發金融危機,因為這是經濟週期所決定的,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那麼,摒除掉經濟週期,美國是否有可能再次發生金融危機呢?

答案依舊是有可能。

近代以來隨著虛擬資本市場的不斷髮展,其對國家經濟走向的影響越來越大,導致幾乎每次金融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都在於虛擬經濟引發的信用非理性擴張,從而導致資產泡沫破裂引發金融危機。

從近兩年美國公佈的非農數據以及美聯儲越來越快的加息舉動來看,美國經濟處於高速超預期復甦已成為無需爭議的事實,而這種超預期增長的背後是物價的上漲導致的通貨膨脹超預期增長速度、美股長達十年的大牛市積累的大量虛擬資本以及美國屢創新高的房價積累起來的房產泡沫。

就通貨膨脹來說,雖說美聯儲試圖通過加息將通脹的增長速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但特朗普的一系列減稅、貿易戰等經濟政策似乎正在使得美聯儲加息的貨幣政策大打折扣。以貿易戰為例,特朗普全球點火,直接導致的就是美國進口商品的減少,以及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國本土產品競爭力的增強,但因為產品供給的降低,按照供需關係來看,美國物價上漲是大概率的事件。物價的普遍上漲會導致通脹的增大,進而導致國民實際購買力的下降,直接影響國內的消費水平,作用到經濟上就是增速放緩。

就美股長達十年的大牛市來說,說得好聽點就是長牛是依賴於美國經濟的超預期復甦,投資者對其經濟增長的預期不斷升溫。但同樣的道理,在資本市場上就沒有隻漲不跌的,特別是在國際貿易局勢十分不穩定的今天,美股作為全球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市場,這種不穩定更是增加了美股走勢的不確定性。還有一點不可忽略的是,股市長期牛市導致市場積累了大量的獲利資金,同時助長了資產泡沫的放大。對於這些資金而言,一旦美股出現大跌,出於謹慎性獲利原則,很容易出現踩踏現象,真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意味著美股長牛徹底結束了,會不斷出現資產泡沫炸裂的聲音,跑的慢的估計再來十年都不一定能解套。

就美國國內房價來說,俗話說的話“十危九房”,也就是說十次危機裡面九次都是房地產引爆的,從近期的房地產數據來看,美國房價不斷創新高已經超過了前一次經濟危機的高點,雖然有強勁的美國經濟支撐著,但是按此漲下去,依舊不排除房地產泡沫再度破裂引發信用危機從而導致整個金融鏈條崩裂的可能。

所以說,我認為美國有可能再度發生金融危機。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君銀投顧


首先簡答:不是可能,是一定!

只要稍微回顧一下,自從資本主義誕生以來,金融危機要麼正在發生,要麼正在發生路上,一直就籠罩在整個世界的上空,從1637年的鬱金香危機,到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每隔幾年到十幾年就要捲土重來一次。其中,能影響到全世界的大危機有:

1637年鬱金香泡沫破裂;

1719年法國密西西比泡沫破裂;

1722年英國南海公司股票泡沫破裂;

1837年美國貴金屬危機導致的經濟大蕭條;

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1929年開始的美國經濟大蕭條;

1987年美國股市崩潰;

1990年日本房價崩盤;

1994年拉美危機;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互聯網金融泡沫破滅;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

目前,美國股市經過了9、10年的大牛市,無論從市場的週期性和季節性來分析,還是從股票的市盈率估值來看,從整體來說,顯然是偏貴了,到了應該調整的時候。如果美股一旦激烈過度調整的話,就會引發金融危機。
正好剛回答了《如果美國發生嚴重的債務危機,美國與世界將會怎樣?》(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78759214695448846/),也談到了類似的情況,請參閱。

而最令人擔憂的,是本世紀最大債務泡沫或即將爆發。因為,放眼望去,上次全球金融風暴之後,雖然各國為抵禦經濟衰退的貨幣寬鬆週期已然即將結束,可卻普遍放寬了財政政策。如,儘管美國經濟增長加快,但美國今年的公共債務仍然可能達到GDP的108%;日本的情況則更加可怕,該國債務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250%,見附圖:

一般而言,在全球經濟持續增長、股市向上時,特別容易使得投資者忽視市場中的風險,但不得不再次提醒,不能再對債務威脅熟視無睹了。

總之,美國一定會再次爆發金融危機!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下一次暴發還會迭加上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時間上短則三年五載,長則十年左右。


說短,是特朗普執政期內把這場針對世界的貿易戰打到底,軍費開資繼續他的承諾。說長,是特朗普發現事態嚴重,弄不好要賭掉美國國運,半路收兵癟茄子,這樣做僅管丟點面子,但裡子受損不大,各千衝危機還可再往後推上幾年,但美國的政治生態混亂複雜,有時特朗普也未必能夠左右得了。

基於美國的經濟及產業現狀,基於世界商品市場格局的巨大變化(中國已經開始成為世界最大市場國家,末來五年中國消費者將有8萬億美元進口商品的需求,而且越來越會增加),如果特朗普繼續堅持把貿易戰打倒底,美國將被自己在世界經貿活動中邊緣化,美元的霸權地位將徹底消失,其政府信用等級將降至垃圾級,那麼美國這些基於美元的霸權地位超生產率的貨幣將變成廢紙,整體國家資不抵債,整體破產是可預期的後果,屆時僅僅一個金觸危機是無法概據的了。



如果特朗普選擇做縮頭烏龜,美國的情況會好些,起碼它還可以維持一段較長時間的美元地位,(僅管已經強勢不在,但至少不會成廢紙)還是國際流通貨幣,但十年之後,一方面是其金融危機週期的臨近,另一方面償債週期也接踵而至,兩項迭加效應放大,政府信用籌級仍會與金融危機、績務危機相互作用,最終仍有危險降至垃圾級似可能,終究6萬億美元外債誰都不想砸在手裡,美元的地位仍然令人堪憂,這無疑又會加重對美元地位的打擊,同時也加重了美國金融危機機的強度,肯定會超過2008年的金融風暴的強度。

哈哈,美國人該當內褲了。


鐵嶺鋒


從圖中可以看出,二戰以後,美國共發生11次經濟衰退,最長週期也不過10年左右。如果按照歷史大週期看,2018年正好10年一輪迴,美國離危機似乎不太遠了。

但是,筆者認為,短期發生金融危機可能性不大。中長期的確有風險。具體闡述如下:

第一,特朗普經濟政策正在延長週期邊界。

目前,特朗普2017年成功實現的稅改政策已經開始顯現積極效果。未來10年,平均每年因稅改拉動經濟增長0.3%,相當不錯;

同時,美國能源獨立搞的如火如荼,產能釋放、出口增長、就業拉動,能源有望成為美國又一經濟增長點;

目前,基建計劃也在積極推動,預計中期選舉之後還有進一步的大動作。

上述這些有利因素,都是從“供給端”提升美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換言之,現在美國股市等資本市場的繁榮背後,是有實體經濟向好,在支撐的。短期泡沫風險還是有限且可控的。

第二,金融監管可有效控制風險。

金融危機後美國痛定思痛,2010年出臺世界最嚴的《多德--弗蘭克金融監管法》,嚴格控制混業經營,對包括中小銀行在內的銀行業,進行嚴格的壓力測試。這些嚴苛的審查標準,最大程度保障潛在金融風險出於可控之中。

第三,貨幣政策有能力熨平經濟波動。

金融危機後,美聯儲創造了前瞻性指引、量化寬鬆等新型貨幣政策工具。目前,美國資產負債表已經處於逐步退出階段,為下一輪危機儲備政策空間。鑑於美聯儲強大的反週期能力,熨平一般經濟波動不在話下。

中長期的主要風險在於:

第一,債務風險。

目前,美國聯邦債務佔GDP的比例超過120%,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超過80%。CBO預計,未來10年美國債務形勢進一步惡化,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達100%,外國投資者(包括政府)持有美國債務的比重達到45%。債務危機風險正在逐步累積。

第二,政策風險。

如果美國金融市場持續高漲、泡沫不斷累積,一旦美聯儲加息步伐加快,有可能刺破泡沫風險。但筆者認為,短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第三,長期金融隱患。

目前,特朗普政府有加快進行去除金融監管趨勢,社區銀行、地區銀行等中小銀行不再需要遵守“沃克爾規則”,束縛和捆綁在不斷減輕。但同時,潛在金融風險也在累積。中長期不排除金融風險演變成金融危機可能。


經韜


美國這個國家的誕生,就是一個怪胎,一個性格扭曲,集中了人類優缺點共存的大雜燴國家。美國從建國開始,金融危機爆發就如家常便飯。平均不到十年就爆發一次。習以為常,不必大驚小怪。這也是制度決定了的不可改變。有生就有死,優勝劣汰。這一套符合人類的生存法則。



美國的憲法和制度決定了民主、自由的權力,總統管不了州長,市長管不了縣長,一律平等,互不隸屬,各司其職,榮譽和罪責各人承擔。工廠企業的發展也不受管制,一切由市場自我調節,行政部門無權干預。政府無權制定計劃經濟政策,只能有政府預算,只有收稅和撥款而已。這樣做的好處是讓企業自由發揮,讓同行競爭,哪怕發展到惡性競爭,也與政府毫不相干,自生自滅,優勝劣汰符合自然法則。


美國的自由競爭機制誕生了許多經濟巨無霸,這些經濟巨無霸利用美國憲法、利用制度權力的相互制衡因素,美聯儲、洛克菲勒、摩根、幾家重要媒體、兩院的代言人、大企業等財閥們,利用強大的經濟能量深深滲入到政壇的每一個角落,隨時操控著美國的所有政策(因為他們是最大的納稅人,最大的政治獻金者)按照利益集團的策略行事。純粹的政治精英們無能為力。


這些資本大鱷魚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商業、金融,資本市場經常掀起妖風,對許多中小企業,中小投資者展開定期的洗劫,這些鱷魚胃口極好,不管你是國內國外,大小通吃。沒有行政調節機制的市場經濟產生的就是惡性競爭,美國的企業就會出現優勝劣汰。特別是地產和金融行業的資本聚集,產生了巨量的泡沫,經常累積在金融危機的邊緣,形成了週期性的爆發。水滿則盈,岩漿聚集到臨界就成了火山爆發。而美國政府臨時發聲說要政府幹預,結果一事無成,望洋興嘆。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讓市場的自我修復功能來處理,資本主義是不能有國家計劃經濟的政策。

優勝劣汰是民主國家市場經濟的成功法寶。美國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國家,近幾十年來許多不賺錢的民用工業大都淘汰,能生產的都是附加值高,賺暴利的行業。從美國的產業結構看,農業只佔0.9%,製造業只佔19%。第三產業卻佔到80%。金融,地產,服務業是主業了。美國的資本主要集中在高暴利,高風險的領域。這些領域也是國家的戰略重鎮,一旦發生危機,美國人就要重新洗牌,所以國外投資人一旦賭注下大了,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比如“房地美,房利美”。美國人自殺三千也要毀你八百!

美國的兩百多年就出現20多次金融危機。其中表現在大力提倡信貸,民眾的信貸消費是支撐美國經濟的重要保證,有人戲說,民眾的信貸消費為美國經濟的貢獻了一半。學貸、房貸,車貸佔比很重。一旦一節資金鍊條斷裂,美國的經濟危機馬上爆發。一地雞毛,市場又開始自我修復!政府除了印錢,讓貨幣貶值,或者發現那個“邪惡國家”,發動對外戰爭,緩解國內壓力。什麼糾偏機制,都是忽悠兒童的。美國的政府赤字上限屢屢突破,無法遏制了,要讓人們勒緊腰帶不可能。一個國家的民眾很少有儲蓄概念,是非常危險的。甚至大勢透支消費,“把兒子孫子的錢也用了”!都是“負翁”,表面浮華。一旦有事,,

再次,國家每年用於維護戰略的軍費開支就是一筆天文數字,還有預算外的軍費撥款更是難以統計,也是美國自己已經看到了金融危機隨時要出現,特朗普這個奸商總統的經濟手段也無法挽美國經濟於既倒。減稅政策並不會立竿見影,只會加重政府赤字,只惠於大企業。增加就業也挽不回國家經濟乏力,貿易戰更填不滿財政的無底窟窿。病急亂投醫,特朗普那隻佔便宜的思維將會讓世人唾棄。看吧,資本市場的龐大虛擬經濟已經缺少了接盤俠,道瓊斯已經從26000點開始向下滑落,資本市場的堰塞湖隨時會向下奔騰,經濟危機就在特朗普的這個任期內,這是經濟週期的大限。美國人準備洗牌了。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謝謝。


老遊59


金融危機不會,政治危機倒是處處在現。

美國現正在進行認老大的遊戲,認老大的就要交保護費,不管是國與國之間,還是國與企業之間。國家之間用貿易遊戲規則,國家與企業之間用降稅、新美國觀等形式。

問題是,現在的美國人民比之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人們,更容易接受獨善其身、關門發展,享盡美國利益,還是更支持自由貿易,政治民主呢?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享受著幾乎沒有歷史負擔的全新國家的發展路徑嘗試。如果能隔絕於其他地域,把目前的紊亂無序阻擋在美國境外,那當然是令人嚮往的。猶如一次二次世界大戰。現實是,美國已不可能獨自發展,不管是國民構成,還是如今秩序所帶的美國基因。

更有可能的是,美國成為衝突的源頭,成為了禍亂之因。由它挑頭來四處為敵。可怖可怖。

目前看,美國中期選舉臨近,特朗普系列戰略到底為多數選民所認可還是拋棄。目前撕裂狀態是美國之前政治所鮮有見,特朗普再執政一任,是要多經歷戰爭恐嚇或是真正的戰爭,讓美國民眾團結起來?為我們所擔憂。

讓美國人民來一次徹底的表態,是任性的自以為是,讓他人朝貢,還是繼續充當價值觀輸出者,用道義、民主、資本、技術來引領世界。下一任的美國總統尤其關鍵,若如有人預言,特朗普可能成為第一個被判刑的總統,那政治危機更見一斑。

從近3年看,我認為美國的政治危機比經濟危機要更明顯。經濟卻可能由系列政策,美國會完成最後一次收割,迎來表面上的空前繁榮。

猶如一個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逐漸減弱的老大,吆喝一聲,大家別各自玩耍了,拿錢過來。不然的話:我打你,我收走你家的農具,我踩你家的後花園,我帶小弟在你門前吵鬧。

總之,美國老大地位是明確的,眾小弟驚恐,上供錢財一定會更多,迴流美國不管是資本還是實在的企業,都會更多,一時間勢頭蓬勃,財富增長,就業率下降。

但,按中國文化的說法,它的人心卻沒了。老大原來是貪婪的,只顧自己的老大,這一本性已露,小弟們自力更生的意識從此生根發芽。

美國不是世界人民的美國,美國是美國人的美國,其悲也壯,其聲也哀。

榮華富貴終有時,各自回家認宗祖;全球徵稅多黨羽,苦切官員工作多;

世人皆說美國好,浮根飄蕩選邊戰;科技為王事事變,最難且過政治關。


財經作家邱恆明


美國當然有可能再次爆發金融危機,而且現在就已經很危險。

為什麼這麼說呢?美國現在的股市已經處於歷史高位,非常嚇人。累積了很多風險,如果有個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大跌,這不,中美貿易戰爆發了幾個回合之後,都發生了多次暴跌。

如果股市失守,那麼跟隨著其他資產也會爆發大型的價格縮水,這是有連帶效應,對於美國金融體系乃至經濟來說很是不利。

其實上一次金融危機也就是08年的時候,美國就是通過量化寬鬆,也就是大量發錢來度過了危機,現在美國需要加息刺破泡沫,然而其實美國的經濟並不是很好,如此時刺破泡沫只會導致經濟迅速,崩潰,資產價值縮水,這也是為什麼前段時間美國加息小步走,慢慢來,不著急的原因。

但是早晚要加息,如果美國經濟扛不住,還真可能出現危機。


海匯觀潮


美國是否有可能再次暴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暴發金融風暴至今剛剛走出陰影,當時由於美國兩大房地產公司房打地美和房地雷破產,房地美和房地雷欠銀行大量貸款無法償還,導致美國幾十家銀行同時倒閉,從而引發美國金融海嘯,從2008年至今已經10年了美國經濟剛剛復甦,2017年美國GDP才1.7%增長,這十年來美國沒有進行經濟調整,自身的造血能力下降。美國總統特朗普想坐享其成,對凡於美國有經貿關係的國家加徵25%高關稅,一夜之間美國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得幾千億資金,這叫空手套白狼。世上沒有無緣無故愛,也沒有無緣無故恨。這些國家等於白白拿出幾千億美元給美元,於是各國紛紛提出同樣的反制手段對進口美國產品加徵25%關稅,目前這場由美國引起的貿易戰持續升級,特朗普不但沒有撈到好處,反而搬起石砸了自己腳,非洲14國放棄美元,至今又有19國放棄美元儲備。以俄羅斯等國掀起拋售美債風。再加上美國現在債臺高築發售美債高達30萬億,不發美債政府機關無法運轉只能關門,近幾天美國各地暴發大規橫遊行,強烈要求特朗普下臺。所以說多行不義必自斃,由於美國經濟低迷再雪上加霜,很可能因貿易戰引發的金融危機。因此,特朗普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張書明8023


首先,金融危機總是不可避免、週而復始地發生。觀察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經濟週期必然伴隨著不同程度與範圍的金融危機。2007年次貸危機與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蕭條都發生於重大技術革命之後,承接了技術長週期推動的經濟繁榮之後的必然收縮,體現了生產要素週期性變革的深層影響。政府交替與政策更迭帶有周期性特徵,公共政策很難超脫當時的經濟情景和輿論民意,通常傾向於短期化,金融監管政策也經常在強化和放鬆之間週期性搖擺。如果更深刻地考察,金融危機根植於人類的本能缺陷。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婪、恐懼、健忘、僥倖與群體性盲目,使經濟金融活動無論漲跌永遠都會過頭,所謂的理性運行總是遙不可及。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總結說,金融危機無法避免,在一段持續的繁榮期後,人類本性總是會重蹈過度投機的覆轍。因此,美國未來再次發生經濟危機是難以避免的。

但與此同時,目前全球各國的經濟均存在種種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現在不是“誰比誰好”的時候,而是“誰比誰爛”的時候。因此,美國在陷入下一場金融危機前,非常有可能通過轉移危機,引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危機等方式,使得全球資金流入美國,為美國經濟建設添力,減緩美國未來金融危機的衝擊和推遲下一場金融危機爆發的時機。

從2018年以來,美國通過加息縮表、稅收優惠等方式,大力引導美國企業海外資本回流,使得全球範圍的“美元荒”持續加劇。近幾個月以來, “美元荒”愈演愈烈,美元Libor-OIS利差持續擴大,創下2008年11月以來的新高,也創下了2005年11月以來的最長上漲週期,隨著美聯儲進一步削減QE規模和加息,美元流動性將會進一步收緊,利好美元指數,利空新興市場國家和風險資產;

受此影響,新興市場國家動盪持續加劇,俄羅斯盧布、南非蘭特、阿根廷比索和土耳其里拉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紛紛大幅下降, 資本大幅外流,阿根廷等國家的經濟已經全面陷入困境,急需國際援助。

如果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全球其它主要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那將會導致這些國家資本大幅外流,重新流回美元及美債的懷中去避險,為美國的國家建設及繁榮提供資金,推遲美國下一場金融危機爆發的時機,為美國的發展爭取有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