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滅的番號》的點讚細節:鬼子手雷扔出去前爲啥要磕一下?

說起來,前幾年播出的《永不磨滅的番號》算得上一部中規中矩的抗日片(當然,打不完的機槍子彈,手榴彈炸飛機的橋段還是有的)。而劇中的道具在還原上也是儘量考究當時交戰雙方的原貌,特別是“手榴彈必須磕一下才能爆炸”這一細節。

▲用手榴彈將飛機炸下來明顯是藝術宣傳罷了。

▲在該劇第9集裡,李大本事和孫成海,陳鋒三人混入當時河北衡水城,試圖搗毀日軍用於針對華北戰場的細菌武器。在將幾名日軍士兵撂倒後,沒文化的孫成海向撲來的一群日軍士兵背後投擲了枚手榴彈,但卻並沒有爆炸。

那麼,為什麼這枚投到日軍背後的手榴彈並沒有爆炸呢?答案就像劇中黃海波主演的“李大本事”所說的那樣,鬼子的手榴彈要磕一下才能響。

劇中這枚被投擲出去的手雷乃是日本的97式手榴彈,在輕便程度上相比當時中國軍隊所用的木柄手榴彈要更好一些。但這款手榴彈的保險係數卻一直是一個問題。沒辦法控制爆炸時間。

▲日本陸軍自1921年起開始使用手榴彈。和別的國家不同的是,日本人所使用的是敲擊引信管。其最重要的引信部分主要由發火組建和延期藥管構成。而引信的組成包括擊針,保險銷和火帽。非戰鬥情況下,擊針和延期信管由保險銷所隔離。在使用時必須將彈體在硬物上撞擊一下,使得擊針擊發火帽點燃延期信管後才能投出。由於無法判斷時間,97式手榴彈的安全性並不高,很容易出現早炸的情況。

實戰的結果表明,97式手榴彈如果不在硬物上磕一下再投擲出去的話,只是個啞彈。而美國的M1手榴彈則擁有自動點燃機制的引信,因此在拉開保險後就需要立即投出。松山戰役期間,兩名日軍士兵摸到了遠征軍的一箱美式M1手榴彈,愚蠢的將手榴彈保險拔出後握在手裡沒有投出,引發一連串爆炸當場死亡。

當然,在抗日戰場上能夠繳獲到這樣一款手榴彈的八路軍自然也是幸運的。要知道抗戰時期的條件導致很多軍需物資的質量都非常的低下,為中國人所大量採用的木柄手榴彈甚至會出現丟到敵軍面前炸成兩半的局面!正也是因此,“檸檬手雷”在抗日武裝力量中也十分受歡迎。

▲97式手榴彈的更多細節圖。而這款威力較小的手榴彈也因為其獨特的造型被繳獲它的八路軍稱之為“檸檬手雷”

▲日軍不僅將97式手榴彈用於投擲,甚至專門開發了能夠曲射的擲彈筒(89/10年式)用於強化其步兵班組火力。一名優秀的日本士兵能將97式手榴彈投到40-45米甚至更遠的目標距離上。

▲97式破片手榴彈還經常被日軍士兵作為“困獸猶鬥”的自殺武器,當心懷人道主義之情的美軍士兵靠近那些負傷的日軍傷病時,這些瘋狂的武士道分子會將懷揣在身後的97式手榴彈朝地上磕一下,然後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