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的呼吸(气息)运用状态

歌唱中两个基本的状态:发声器官状态和呼吸(气息)状态,这两个状态决定着音质、音域,影响着音色,只有“两个状态”相互融合运用,缺一不可,才会有完美的声音。上一次我已经简单的谈了发声器官状态,现在谈谈歌唱中正确并实用的呼吸(气息)运用状态。声乐届比较公认的腹式呼吸法,即以扩张膨胀中下腹及腰部进行呼吸作为歌唱的气息动力,这从理论上讲、从总体原理上讲是基本正确的,也是基本科学的,但是不能单纯、死板地理解和运用,特别是不能只当作一种纯理论来讲,很多人喜欢讲“气在丹田”,这个意思并不错,但容易误解,其实应该是“力在丹田,气在声音共鸣的地方”,所以更要注重其运用操作的适合,现在谈谈具体做法:歌唱吸气是用鼻腔(深深地闻花香的方式),既然是深深地闻花香,必然要用力量,这个力量就是腹部和腰部的扩张力量,吸气后保持气息不要“泄掉”,但是要切记,一定要清楚这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憋气”!这种保持气息仍然需要腹部和腰部扩张的力量,这就是“力在丹田”,那么气在哪里泥?其实气是在肺里,我要说的关键和目标是“我想要气在哪里就在哪里”,因为气在哪里声音就在哪里,比如我想要气息在咽壁,又比如我想气息在额窦,那谁来做呢?谁来调剂呢?调剂行动者还是腹部、腰部,所以腹部腰部有点辛苦,但必须灵活。通俗地说:腹部就是吸气机,有动力;肺部就是大气囊,咽部、鼻腔、额窦等等作为小气囊,用腹部、腰部扩张膨胀作为动力吸气、鼻腔作为进气口、使得肺、胸腔、咽、鼻腔、额窦都不同程度地充满气息并保持气息(用腹部扩张力量拉住气息,慢慢用,不要让它一下子“跑”了),然后歌唱,重复(腹部扩张动力、鼻腔吸气),歌唱,重复(腹部扩张动力、鼻腔吸气)。切记!以上“不同程度”与保持一定是腰腹部扩张作为为动力的。这就是歌唱的呼吸(气息)状态,将这个状态与我前面讲的发声器官状态融合起来进行练习、歌唱。两者缺一不可。祝学习声乐的朋友们进步!(以后有时间我给大家讲讲具体练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