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 位 思 考

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有可能遭到局外人的不理解,教师、医生、记者……人们常常抱怨社会有问题,制度有问题,别人有问题,但是唯独很少低下头审视自己,给自己“照镜子、正衣冠”。

打车路上,出租司机就最近发生的孕妇跳楼事件,辱骂医务工作者:“都是干什么吃的,都进产房了你们怎么不看着?你们护士都干嘛去了?人是在医院里跳楼的,一尸两命,就得医院赔偿。”诚然,像这位司机一样有如此看法的人,还有很多。

事实上,为救治患者,医生会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站在手术台上,手术完成后只喝点葡萄糖补充体力,更有甚者直接累倒睡着在手术地上;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夜班护士一晚上根本不能休息,跑进病房无数次。然而,很多人未体会到这样的付出和辛苦,直接选择无视,固执己见。尤其在网络上,有部分人都不去看事情的本质,人云亦云。

工作中,我的角色是一名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可有一天,我转换了角色,成了患者的家属。前不久,外婆住院于普外科,我也体会到了做家属的心情,很焦急很无助,术前签不完的手术知情同意单,自己心里明白怎么回事,但还是很揪心,脑子里全是“万一意外怎么办”……

住院期间,我的家人对几名医护人员连声赞赏,我注意到,这些医护人员每天脸上都洋溢着浅浅的笑,他们经过每位患者床旁都会过问一两句,话语很简短却很暖心,像冬日的太阳隔着玻璃照进来的感觉,很亮堂很暖和。

我问妈妈,怎样才能做个好医生、好护士?妈妈告诉我说:“普外科的王大夫很尽心,天天都来看望我们,李护士人心细,说话温和,技术也好,像他们这样的就很不错。”之后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对待患者及家属要诚恳不失礼,要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住进你们ICU里的都是重危病人,家属一焦急、无助时就会情绪不稳,你们首先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为家属多着想,换位思考,要用你们的耐心换取家属的理解,他们就不会蛮横无理了。至于那些有意挑事的,更应该用耐心和诚意解释。如果你是病人或家属,你的期望值是什么呢?你需要什么呢?这样换位想的话,你就知道该怎么对待你的病人或家属了,一个好医生、好护士都能站在病人或家属立场着想。”

确实,我们应该换位思考,尽力将自己当做患者和患者家属,把工作重心从“病”转移到“人”,医患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我们应时刻铭记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只有经常帮助、安慰病人,才会让我们获得比“治病救人”更持久更强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样即使面对一个重症病人,我们也可以帮他减轻痛苦,帮助他提高生活质量,帮助他战胜对“死亡”的恐惧,甚至可以满足他临终前的小小愿望。做好自己心里所期待的那样,学会换位思考,再多点耐心和关心,医患关系就会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