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夢想的起源與強國夢想的征途上篇——河西走廊

扁都口,史稱大斗拔谷,這裡海拔三千五百多米,地勢險要。

如今227國道從扁都口峽谷穿過,在險隘峭壁裡千迴百折。

在2000多年前,漢家使者張騫手執象徵朝廷命令的符節,從這裡翻過了祁連山脈。

張騫從這裡走到了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古城,他身後的這片土地,後來被人們叫做河西走廊。

此後的歲月裡,霍去病掃平匈奴,法顯、玄奘西去天竺,中原文化避難西遷,隋煬帝巡視焉支山召開世博會,左宗棠彭抬棺出征誓死收復新疆,如今的一帶一路比翼齊飛……

河西走廊因在黃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是一段沿祁連山山腳分佈,長約1000多公里,寬十到百公里不等的堆積平原。

對比甘肅省的行政區劃圖,可以發現,河西走廊正是甘肅細長的腰部。

這個狹長的地理通道,位於中國大陸腹地,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

河西走廊的東部起點烏鞘嶺,恰好在中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上。

溫暖溼潤的海洋季風到此便停住了腳步,所以河西走廊的周邊是一個乾旱少雨、荒丘和沙漠密佈的區域。

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祁連山脈,以其高大的山體攔截並貯存來自太平洋暖溼氣流中的水汽,並用冰雪融水滋養著山下的土地。

身處一片荒原的包圍之中的河西走廊,不僅因此得以避免被幹旱吞噬,還發育出大片富饒的綠洲和草原,農牧皆宜的生態環境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這裡成為歷史上各民族勢力爭奪的焦點。

崗則吾結峰

海拔5808米的祁連山域內共有冰川3066條,儲水1320億立方米,超過三個三峽水庫的水資源寶庫,就是河西走廊的生態保障!

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也是西北地區除了新疆綠洲之外,最主要的商品糧和經濟作物產區。

在今天,沿著祁連山脈,依次分佈著六座城市,其中有四座是由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所親自設立命名,這便是著名的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設武威、酒泉兩郡

公元前111年,分置張掖郡、敦煌郡

現嘉峪關市為1965年設立,原屬酒泉郡

現金昌市為1982年設立,原屬武威郡

武威,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平原,羌、犬戎、烏孫、月氏、匈奴等中國最古老的遊牧部落雄踞此地。

公元前126年,一去十三年的使者張騫奇蹟般出現在長安城下,他帶回的關於河西走廊和廣袤西域的詳實信息,使漢武帝下定決心向西拓展,公元前121至119年,漢武帝先後發動河西戰役、漠北戰役。

位於武威天祝縣中部的烏鞘嶺是隴中高原與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線,烏鞘嶺下的漢長城,武帝時期所築,堪與秦長城於世並舉!

武威,曾經作為中國第三大城市,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涼州。

很長時間以來,它是西北地區的軍政、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眾多文人騷客嚮往的“國際化大都市”。

出土於武威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東漢)象徵著中原王朝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

張掖位於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中上游,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從武威往西北方向約240公里,猶如漢帝國的一隻手緩緩向遠處伸去,觸摸到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張掖。

在張掖東南方向120公里處的草原上,有世界上最大、歷史最久的馬場——山丹軍馬場,創始人正是霍去病,位於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焉支山下,山勢平緩,水草豐美,以出產良馬聞名。

在這裡馴養的良種駿馬,伴隨著漢家將士馳騁在黃河以西的廣闊土地上,保家衛國,開疆拓土。

公元前60年,漢帝國在今輪臺縣設立西域都護府,以河西走廊為橋樑,將今天新疆和中亞一帶廣大地區納入主權範圍。

至此,直達地中海的商路全線貫通,絲綢之路上的經濟文化交流開始繁榮興盛。

張掖古稱“甘州”,甘肅省“甘”字的出處

它是河西走廊上最為富庶的城市

人稱“金張掖,銀武威,玉酒泉”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從張掖出發,沿黑河順流而下,穿過一片荒蕪之地,河西走廊上的第三塊綠洲赫然顯現。

酒泉盆地毗鄰祁連山冰川資源最豐富的西部山區

大小十餘條河流穿城而過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自金塔鼎新鎮到額濟納旗湖西村的黑河河段

便是人們口中的弱水

酒泉,古稱“肅州”,甘肅省“肅”字的出處

酒泉鼓樓,始建於東晉永和年間

四門額題:北通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嶽、西達伊吾

與長城西端的嘉峪關遙相呼應。

別過酒泉,繼續往西,便來到河西走廊上最後一座節點城市——敦煌。

舉目四望,這裡已然看不到巍峨的祁連山。

走馬出關,只見黃沙蔽目,日月蒼涼,疾風勁草,恍若隔世。

鳴沙山,位於敦煌城南5公里處

它是世界上距離城市最近的移動沙丘

為據守河西走廊,漢武帝在敦煌以西的兩條要道上分設陽關和玉門關。

走出這兩座關卡便走進了廣闊的西域。

此後,或沿崑崙山北麓山腳,或取道天山南北兩側,一路西行,可直抵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

千百年來,這兩座雄關相對而立,如一雙眼睛見證著東西方文明的交融,也似一對利齒,守衛著絲路商旅的安危。

敦煌莫高窟與張騫出使西域壁畫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也是東西方文化在河西走廊交匯融通的歷史見證

夢想照耀現實:大漢子民的故事遠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