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

手機用戶64303017153


這個提問說的可是老人啊!可老人又有城市、農村區別。作為城市老人每個月養老金一發下來,就到銀行排隊等候,不外乎是一種取錢的習慣,有點事業的成就感;閒也是閒著,好歹還能見到曾經的同事、領導、鄰居;也許有人還等著用它理財呢,凡此種種。



農村老人來說,就不一樣,養老金可是從以前的55元才漲到今年的85元的,這畢竟是養老的錢,不在意不行啊!他們也趕趟取錢,大概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吧!

自備養老。農村老人養老的主要方式還是家庭養老,可家庭境況不同,老人們又是天生的犟勁,除非行動不便,才說“老不中用”了。在有生之年,總說靠自己,所以急著領養老金也是不得已。雖然錢不多,可自己領來墊補著花。

落個踏實。對於農村老人沒有開通短信提醒服務,每月養老金到賬了,也不知道。本來國家的養老政策他們就喜出望外了,有的人還怕有“變故”,只要把錢裝在自己腰包才放心。


補貼家用。農村不乏留守老人,兒女們都外出打工了,老人看家又要帶孩子。有時候,兒女的錢“不到位”,可家裡的零用錢,孫輩們買個零食,也指望著這每月的養老金哩!

急著用錢。這一定是大多數農村老人的心態。子女上學、修房建屋、婚喪嫁娶,已經是家裡揹負著沉重的債務,老人的養老是個大問題,還別說就等著這養老金養老呢!

養老金是老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是生活的一種希望。不管啥時候取,都要讓他們坐穩,不要久等,“特事特辦”,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


提神只為自己


為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所為取錢的那些老人都是企業退休的人員,他們的退休養老金比較低,每月出了生活費人情網費,在有的點小毛病吃個藥打點針所剩無幾,要是在企業雙職工退休的還好點,要是單職工一人有退休金的生活就很困難了,到月領退休金的都是企業退休人員,我是東北的北方特別冷看電視有一部分退休的老人,到海南三亞過冬人們管他們叫侯鳥,秋天去春天回那部分人退休金高,人家有那個條件我不說大家都明白,那些人有錢一年國外國內旅遊好幾次,有錢誰不會亨受可希企業退休人員沒那份錢,到月領取養老退休金的生活,所以說到月就領退休金的原因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麻中發


老人每個月把退休金取走是生活常識性問題,因為我們沒有站在老人角度考慮問題,所以才不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自己去聽老人們講才知道為什麼。


有一次我去銀行開卡,正好趕上老人排隊取養老金,我聽大爺大媽們講每個月發退休金的日子銀行大廳排隊的特別多,我就問他們,為什麼要取出來那?用錢的話再取不一樣嗎?

聽了大媽大爺們的說法以後才恍然大悟,接下來我們聽聽大媽大爺們是怎麼說的。

大媽說“辛苦一輩子40年的工齡現在每個月能開2500元左右,你們年輕人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在城市生活日子過的也很拮据,每個月生活開銷水電煤氣等等就要1500元,如果兒女回來又要買水果買海鮮和肉,如果有孫子孫女的更要買些好吃的。如果有個頭疼腦熱的話還需要看病買藥。基本上每個月的養老金沒有剩餘,如果哪家孩子結婚什麼的還要隨禮”


聽到這我就明白了,為什麼老人要把退休金取出來。因為每個月基本上養老金去掉花銷不剩下多少,所以一次性取出來反而更方便。因為老人不懂得網上購物或者用手機付款,他們只能現金消費,這就出現領取養老金的日子老人取養老金的現象。

反過來講,我們年輕人可能一個月不花現金,因為有手機支付和網絡購物,每個月的工資可能都沒取出來就在網上花掉了。


綜合以上因素的考慮,老人每個月把養老金領走是一件生活常識性問題。

相信退休的朋友更懂其中的原因,希望退休的朋友們在下面說出你們真實的想法,讓好奇的年輕人更懂你們。


舉一反三


“草根影像”對這種現象有幾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個原因是老年人更習慣於用現金。現在年輕人更習慣於移動支付方式,錢到銀行之後,隨時可以通過網銀將錢轉入微信或支付寶,然後用來快捷支付,省去了找零的麻煩,而且不擔心被盜。而老年人因為年齡原因,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簡單,網購、電商之類的概念他們基本上不願意去嘗試了,他們大多不會使用移動手付,甚至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所以他們一般將現金取出來,裝進內衣兜內,在購物時選擇現金結算方式。

第二個原因老人習慣於定期存款。與年輕人的理財方式不同,很多老年人更習慣於定期存款。養老金賬戶雖然也有一定的利息,但是利率相比定期存款方式偏低,而且不利於老年人掌握資產情況。所以老年人選擇每月把養老金取出來,然後將多餘的錢定期或不定期存入某個賬戶,一是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息,二是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資產情況。

第三個原因就是生活原因,不取出來他們吃什麼啊。既然叫養老金,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養老的,而且他們也沒有其他收入,所以每月都要取出來,用於購買生活用品。老年人身體條件越來越差,有時候還要經常吃藥,為數不多的養老金也可能捉襟見肘。

第四個原因是經常給孫子輩零花錢。俗話說“隔輩親,親又親”,很多老年人對自己的孫輩格外的親,祖孫間的天倫之樂,是任何物質享受都無法代替的。很多人老人都喜歡準備一定的現金,給孫子們買零食,還時不時地給孫子們一些小額現金,讓他們自主支配。

“草根影像”的分析有道理嗎,歡迎關注交流。


草根影像


1、老人們平時生活習慣使用現金

其實,這就跟別人轉賬給我們一樣,即便收到短信,也要上網或者去櫃員機查詢一下才放心,更何況老人們往往都不會開通銀行賬戶短信提醒功能。既然老人們都到銀行了,沒理由不把錢都取出來,留意一下身邊的老人們,就可以發現他們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使用現金,很少使用支付寶和微信。

而且,有部分老人特別是農村老人,他們的養老金一般都是發放到信用社的存摺裡,實在不方便平時取出,農村裡的信用社也比較遠,跑來跑去也很麻煩,乾脆一次性取走。就算髮到銀行卡上,櫃員機也不多。

2、老人們每月開銷所剩無幾

此外,大多數老人的養老金都不太高,農村的自然不必說,城市職工的養老金只能拿到退休前工資的百分之幾十,大部分用於生活開支,包括食品支出和水電煤氣等等;年老了,會有些健康問題,醫療開銷也大。

有時候,子女和孫子孫女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們還要買些好吃好喝的,開銷相應就增加。子女給老人們錢,老人們一般會說“不用啦,夠花”,更多的是老人們諒解子女們在外生活的壓力,不希望增加子女的負擔,因此老人們最後剩的都不會太多。

3、相比放在銀行卡,老人們更喜歡保管現金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老人有保存現金的習慣,他們大腦沒有儲蓄的概念,也不知道怎麼去保值增值,亦或是投資。相反,他們認為,銀行也未必靠譜,放在手上心裡才能安心,想用的時候就能用,總有需要應急的時候,例如兒子需要娶媳婦、家人重大疾病等等。

還有一種是養老金較高、每個月都剩很多的老人,他們可能和我們年輕人一樣,會有很多張銀行卡。發放養老金的賬戶對他們而言,只是“工資卡”,應該把錢都取出來,放到自己的儲蓄卡。他們還覺得,“養老金的賬戶”是國家給我的,不是屬於“我自己”。

所以基本每個月到了月初,如果你看到銀行里人滿為患,而且一大半都是上了歲數的老年人,不必感到驚訝,抽空跟老人們聊聊你就明白,今天只是到了發養老金的日子。

號稱“金飯碗”銀行業為何不斷湧現離職潮?2018年全國企業退休工資究竟能上調幾何?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看來全國的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時,都喜歡馬上從銀行取出來!通過了解8O%以上的退老年人喜歡馬上從銀行取出來,20%的60多歲退休人員是用時才現取。


為什麼老年人退休金每月都取光,經問才知道,老年人說:放到銀行幹嘛,讓銀行吃利息嗎?老年人道理很簡單啊!還有就是銀行折和銀聯卡,退休第一次發到手的是銀行活期存摺,再轉換成銀聯卡。老年人基本上都不會換,說在ATM機上不會用,害怕取不出來。而在窗口人多取號排隊,很累的!

這些都是退休人員特別是70~8O歲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是這個心態。剛辦理退休人員會及時轉換成銀聯卡。


西岸39059526


為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一個答案。問這種問題的人都是小年輕人吧?

確實一般每月十幾號,特別是養老保險發放的日子。公交車上就會多出好多自帶小板凳的老年人,然後前往定點的銀行。

為什麼我說定點的銀行,因為社保以前發放待遇的銀行是指定的,不是說所有銀行都可以領取。而且最早的時候是存摺,我記得青島開發區原先就是工商銀行。

經常還遇到,去排了半天隊,一取錢沒有到賬。有的聰明的老年人,會晚那麼一兩天。聽到其他人領取了待遇,再去銀行。我在公交車上經常會聽到,誰誰說已經發了,他已經取了,我們趕快去吧。然後一群老人組團坐公交車,殺奔銀行網點。

呵呵,老年人對於一個金錢的渴求,比我們年輕人要執著的多。

其實老年人經歷過太多,現在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他們經歷過很多經濟不發達的年代,現在國家能給他們發放養老待遇。自然是一秒鐘都不能多等,畢竟在他們看來,在以前那種沒有電腦的時代,存入銀行裡的都不如拿到手實在。

我們經常會看到老年人把錢藏這藏那,然後潮溼發黴了、老鼠啃了,這一些不幸的報道。我們在莞爾一笑的同時,真的應該思索一下,我們應該怎樣善待老人。

我們現今的生活都是他們在,一窮二白的時代,慢慢的,給我們鑄就的輝煌基礎。如果叫現代的年輕人去過以前的生活,大概都會瘋吧。

所以,尊老愛老敬老,付諸到行動上來吧。


暖心人社


答,我也是一個退休的老人,說句實在話,每天都在盼望著發退休金的日子,為什麼?每月退休金只有2000多元,儘管縮衣節食,錢還是不夠花,食品伝格的上漲,蔬菜伝格浮動,人情應酬費增加,水,電,房租費開支等真是無法精打細算,有時愁了上月等下月,這種艱難不好向孩子們訴說,怕引起誤會,說你叫窮,又不好向左右鄰居傾訴,怕人家誤會,得祜不知祜,早點排隊到銀行領錢,其名曰,忙,家內家務事多,還要領孫子到幼兒園去等等,好光彩,生話充滿著陽光,只有晚上就寂後,當老婆面前將工資2000多元如何安排,先急後緩。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湊著過吧,您不提出這樣的問題,真不好意思講出來,見笑了。


河山59286680


前幾天我們公司的財務剛好說到這個問題。

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立馬去取走,年輕人不瞭解的原因主要是覺得老年人可能不放心放在銀行裡。這只是一部分老人的想法,畢竟現在銀行社會上接受度很高了,很多老年人並不是不放心銀行。甚至很大一部分老人其實是取出來放到另外的個人賬戶。那麼這個問題本質是老人為什麼不會把錢留在養老賬戶上。

關於這個問題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這錢的確是要補貼家用,或者給兒孫買點東西。

其二,老人每月就盼著這點養老金,害怕發少了發錯了,不去看看不安心,拿在手裡才是自己的。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們覺得不去取出來國家會覺得他們有錢用就會少發。至於為什麼會這麼覺得,那是因為低保賬戶是有長期不取出來就會取消的規定

“保障對象連續三個月不按時領取低保金或無特殊理由請他人替領低保金的可以取消。”正是這樣的原因給了老人錯覺,覺得不去領取了,國家就不會發放。


方知FZ


每到發放養老金的日子,就會有很多老人到銀行排隊取錢。

屆時銀行大廳內會座無缺席,熱鬧非凡。

有的老人甚至會從大清早一直排到下午。

他們還會自帶板凳、報紙等工具,一邊排隊,一邊聊家常,簡直是風雨無阻呀。

但據瞭解,現在老人的養老金,普遍才六七十塊,100快也沒有。

為什麼每個月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急著去取走呢?

首先,對於錢,特別是養老金,老人一般都是比較在意的。

每當養老金下來後,因為老人沒有開通短信提醒服務等,所以他們需要去銀行取出,並確定金額。

再加上許多老人不願意給子女添麻煩,他們每天開銷也不大。

70塊錢基本上可以用個把星期了,又不會用支付寶和微信,所以只能去銀行將養老金取出來用。

另外,現在還有許多老人,認為把錢拽到手裡,存在家裡才是最安全的。

他們普遍都不怎麼信任銀行,總覺得放在銀行是虛的,拿在手裡的才是實的。

並且養老金的存在,會讓一部分老人產生成就感。

認為自己也能有收入,為子女減輕負擔。

他們也喜歡用自己的錢,為寶貝孫子買東西吃,孫子開心了,他們就開心了。

所以不管老人用什麼方法支配他們的養老金,只要他們開心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