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级财务转身民宿:风花雪月之外,民宿业的微妙「尺度」

大部分人,都是转行,进入民宿。

从一个擅长、熟悉的领域,到陌生的「服务业」,

凭借的,只有热爱。

町隐民宿学院第五期培训第二天,远方的家&百草园主人虹姐带来课程分享。曾经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27年,这位骨灰级财务在2013年为了诗和远方裸辞。来到大理,转身做民宿,她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角色转换」过程。

4年过去,虹姐说:民宿,是牺牲自己的诗和远方,成就别人的风花雪月。话虽如此,这四年,她乐在其中。她心里,仍有一个理想民宿的向往。

19岁到46岁,虹姐是职场白领。工作时,她曾在大理待过一年时间,骨子里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她毫无意外爱上了这里。那是17年前的事,她很想留在大理,但家庭和工作,让她难以做出这样的选择。

46岁以后,她开始追梦。虹姐说:孩子长大独立了,我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全卸了下来,想去追求内心深处的东西。

于是,从世界500强企业「裸辞」,来到17年前就爱上的大理,开一家客栈,虹姐说,我要去过向往的生活。

远方的家开业了。虹姐却懵了:怎么是这样?

财务出身的虹姐,初来大理,连发一条朋友圈,都像写公文。但文字的表达形式只是「身份转换」里的细枝末节。

开业不久,有一群客人来的很晚,虹姐没有吃饭,和老公花哥用心的为他们做了一大桌菜。客人到了却根本不理会他们,只是自顾自吃饭。虹姐说,当时真的懵了,我觉得我是主人,是在招待大家一起吃饭,但原来,我是服务员。

太多意料之外的状况,让虹姐从中悟出了做民宿的道理。于是,有了今天在培训中分享的「尺度」,她称之为:

美好的距离。

在对「尺度」的琢磨中,每天接待不同地域、性情的客人,历经艰辛的转变与打磨,虹姐有了全新的认知:民宿是一个真正的服务的工作,必须降下身段,放下骄傲,真正把自己当做服务人员。

如今,虹姐再也不会为了当时让自己「懵」的状况而困惑。她找到了原因:区域差别。最初虹姐接待接待云贵川和本地的客人比较多,这个区域的人热情好客,没有距离感。但有些区域的客人喜欢保持距离感,虹姐说:他们也是对的,我们要尊重客人的习惯,尊重这种距离感。

无论是与客人、员工、老板还是房东,「尺度」都非常微妙。四年一千多个日夜,虹姐从点滴中悟出了这种微妙,向学员做了毫无保留的分享。

虹姐说,民宿是风花雪月,也是一种职业——需要专业的部分,不能任性。对她来说,从财务到民宿,像是从一个职业到了另一个职业,后者更接近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这之中,最大的区别,大概是在做民宿时,虽然也很累,但她始终乐在其中:想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上完课,今天,町隐民宿学院第五期的小伙伴们来到了学员Lilian的大理香草园,感受这位一心追寻田园牧歌的女主人亲手打造的20亩花园。

Lilian的香草园里,种满了一百多种花草。细雨初歇的午后,学员们看花闻香,亲手DIY精油手工皂,在香草的芬芳里,聆听Lilian的情怀与坚持。

Lilian两年前来到大理,洱海边的云之蓝spa花园美宿是她的民宿梦,而大理香草园,是心中的田园梦。无论是民宿,还是花园,她和虹姐一样,也曾面临地域、身份的转变,也将一直面临诗和远方的理想,与琐碎现实之间的距离。

但Lilian说:归园田居于苍山洱海间,有我们最大的喜悦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