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新,用一块块陶瓷碎片去“拼出”中国瓷器史的真正容貌|藏拍·人物

江建新

collector╲

现任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土生土长景德镇人,从小在瓷器之都耳濡目染的他对家乡地下埋藏瓷片似乎更感兴趣。年轻时曾攻读历史学、陶瓷学相关专业,后又在北京大学学习过考古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进入了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一做就是四十年。

专注解密瓷器四十年

与博物馆的研究员不同,江建新笑称自己抚摸过最多的不是一件件的完整的存世瓷器,而是成千上万的陶瓷碎片,可以说,他在陶瓷领域的研究成果,是由无数瓷器碎片砌成的。

同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景德镇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市政工程随之铺开,沉睡地下数百年光阴的瓷窑烧造遗址不断被发现,有着历史学与考古相关学科知识的江建新得以带队参与景德镇多处的瓷窑烧造遗址的考古发掘。

江建新回忆那时候从事考古工作,鲜会有人关注——看似神秘的考古挖掘工作,实则是漫长而艰辛的体力活。但江建新却能耐得住寂寞,孜孜不倦地研究起从地下挖出的破碎瓷片:青花碎片上的龙纹让他着迷;五彩的用料和工艺让他困惑;瓷窑遗址中层层叠压的瓷器碎片在江建新看来,不仅美,他们是真正的历史碎片,蕴藏着景德镇作为瓷器之都数百年的烧造历史的奥秘。

御窑厂

从年轻时开始大量参与考古挖掘的江建新很快就认识到了那些深埋地下的残碎瓷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他选择以考古挖掘加史料研究的方法,打开了中国陶瓷考古研究的一扇大门。经过漫长的岁月积累,这也让江建新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者。

老窑址牵扯出大历史

但江建新深知,景德镇虽然只是一座小小城市,但它地下所牵扯的是整个中国陶瓷史最为辉煌、闪耀的一页。

早在宋代景德镇的瓷器烧造就兴盛一时,而元、明、清三朝,中国历代皇朝则更进一步,把生产御用瓷器的重任落在景德镇,在过去数百年的时间里,景德镇瓷器烧造技术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最高水平。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御窑瓷器展

江建新说:“研究景德镇地区的瓷器烧造情况,其实也在研究整个中国瓷器史。”

经过多年的考古挖掘和研究,江建新带领着团队,通过大量考古调查、抢救性考古挖掘,摸清了景德镇历代瓷窑烧造的基本情况,为中国陶瓷史乃至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力的史实支持,弥补了文献和现行研究资料的不足。

2012年,他带领团队,对景德镇蓝田窑遗址进行挖掘,确定了景德镇瓷窑烧造的起源时间。在此之前,景德镇窑烧制瓷器最早的年代被普遍认为是五代十国时期,但蓝田窑遗址的考古挖掘证实了景德镇窑最早烧制瓷器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唐代中晚期,这也重新改写了景德镇的窑业史。

元青花龙纹梅瓶

在江建新和团队的努力下,研究所不仅在御窑瓷器的研究上成绩斐然,在对外传播上也不遗余力。自1989年以来,先后九次应邀赴英国、日本和香港、台湾等地区举办展览,并出版《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宣德官窑瓷》、《景德镇出土陶瓷》、《成窑遗珍》、《皇帝的瓷器》、《成代官窑重建》、《景德镇出土明初官窑瓷器》、《景德镇出土宣德官窑瓷器》、《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等大型学术图录。

江建新在拍卖现场为元青花龙纹梅瓶断代

江建新举例称:

在明代御窑遗址的发掘中,宣德时期地层的有大量瓷器碎片无论纹饰、釉色和器形都有仿宋代各大名窑的特征,以前仅从存世品可以零星找到仿烧宋代各大窑的瓷器,但大量这时期的瓷器碎片则更有力地说明问题,从中不仅可以窥探宣德朝的审美和艺术潮流,更隐隐体现出这一时期明代统治者对元代瓷器风格的摒弃,转而选择对华夏“正统”的回归。很多时候,虽然出土御瓷碎片并不能直接说明什么, 但它们也可以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实物资料,为其他学科的学者提供相应的研究依据。

这是江建新认为对陶瓷考古挖掘的又一重要意义,也是他带领的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至今不变的使命。

江建新给青年学者指导工作

谈话的最后,言及自己将来在工作上的规划,江建新表示,还将带领团队进一步探索,如向国家申请科学、合理的瓷窑遗址考古五年计划,进一步对清代各朝御窑的烧造情况,填补相应考古发掘的空白。对这个尽其一生也研究不玩的事业,江建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薪火相传,一部完整、丰厚的景德镇御窑烧造史也必将呈现于世人的眼前。

-END-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收藏/拍卖》杂志现进驻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网易艺术、新浪微博、搜狐新闻、腾讯天天快报、大粤艺术、一点资讯、雅昌艺术网、时代财经APP等主流媒体平台,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体传播矩阵。

欢迎邀请加入更多媒体平台!如想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scpmmag@163.com 或微信scpm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