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 进中向好 屏山县经济发展烧出一炉旺火

资料图:纺织企业入驻屏山,促使当地经济转型发展。(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2018年上半年,屏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快进、追赶发展”工作基调,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融合式发展、区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共生式发展、城乡一体联动式发展。

截至今年6月30日,屏山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9亿元;GDP完成22.03亿元;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82亿元;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12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74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3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3.2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4亿元。县域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良好态势,为下半年经济建设健康平稳发展烧了一炉旺火。

聚焦脱贫攻坚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3月,屏山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委宣传部、县农林局、县畜牧水产局、县教体文广局、县扶贫移民局等14个单位参与组建的宣讲团,深入全县各乡镇和贫困村,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时,宣讲团结合农民夜校,向广大群众讲授果木种植、畜牧养殖、文明新风、医疗健康等科普培训,深受大家的好评。3月23日清平彝族乡民族村村民马黑拉牛在培训结束后兴奋地拉着老师的手,竖起了大拇指,高兴地说道:“党和政府‘瓦几瓦’(好得很),专家来到了村里上门服务指导,今年销售渠道有路子了,明年我还要多养50头肉牛!”这是该县聚焦农村产业发展,引导贫困群众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该县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支撑,结合贫困村地域情况,将富民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多点发力,依托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全县已科学规划1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重点打造旅游产业、竹产业、茶产业等产业融合发展,营造竹林面积1.37万亩,建成竹加工厂5个,改造富硒标准化茶叶基地3800亩、水果基地3000亩,绿色防控19.5万亩。

屏山县立足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优势,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使全县产业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邀请国家、省市级专家学者来屏指导产业发展工作,引进精准化农业公司,新培育专合社、家庭农场,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发展模式,结合直接帮扶、合作帮扶、股份帮扶、代种代养帮扶等多种途径,引导贫困户全面参与,依托产业发展脱贫致富。通过龙头带动,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全县贫困群众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等扶贫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贫困户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资料图:屏山工业园区道路。(屏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聚焦经济联动

改革创新迸发活力

今年以来,屏山县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打出了“资金大投入、项目大建设、经济大发展”的组合拳,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迅速落地建设。

上半年,全县实施重点项目82个、完成投资29.92亿元,1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43亿元。储备新县城至向家坝公路等重点项目39个,总投资280.34亿元,成贵高铁及配套项目完成投资1.38亿元,全省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宜宾分会场在屏山县成功举行,开工项目投资额达21.5亿元。

同时,全县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化涉农资金、农业产业扶贫改革,将财政资金从直接无偿补助到户转变为间接扶持,投入资金3234万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值0.9亿元。抢抓国家级电子商务综合示范项目,落实浙江海盐驻点招商和中纺联、中纱线等平台招商机制,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县上下围绕纺织工业、富硒农业、库区旅游等主导产业,赴江苏、浙江等地精准招商,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上半年共洽谈项目80个,新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50.75亿元,实际利用国内市外投资19亿元。

聚焦民生改善

生态宜居快速发展

屏山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县人民,聚焦民生事业。上半年,全县“一举多措”,建立劳动力外出务工数据库,全县新增城镇就业2990人,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725个,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7%以内。实现转移就业5.5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75%;发放特困群众救助资金130万元、惠及4743人次,自然灾害救助资金406万元、救助2.8万人。

屏山提出“山水之城、多彩屏山”发展定位,全力推进城乡建设,完成14个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屏边夏溪一体化发展规划、金沙江渔旅综合体等方案评审工作。上半年,龙华镇被选为“百镇建设行动”扩面增量试点乡镇,成功召开全市交通大会战现场动员会;完成岩门乡村振兴示范区区道路提升工程,开通农村便民客运;全县全面启动聚居点建设,11个乡镇完成乡村、社区普法“六个一”工程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塘渠长制”并延伸到溪沟,新建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站建设运行;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屏山行动,全县新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2.78万亩,净增森林面积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53.4%。

“党的十九大对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坚持精准扶贫、经济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屏山县委书记邱东林表示,屏山县将强化党政责任制,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对标补短、再添措施、再加力度,全力抓好经济指标、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注重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产业先行,统筹医疗、教育、低保等公共服务政策向贫困人口延伸,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推动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新局面,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