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5亿修复的河南古镇 与景德镇齐名 不收门票却少有人去!


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30公里的神垕古镇因陶瓷而兴盛,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也是中国北方陶瓷的主要产地。古镇山川秀美、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还曾多次受到皇封而声名显赫,被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


神垕古镇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构成,随着唐宋时代陶瓷业的兴盛,古镇内商贾云集,深宅大院鳞次栉比,繁荣景象蔚然壮观。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建造,其中历史遗存最丰富的一条明清老街,被称为“七里长街”。
寺庙多是神垕古镇的一大特点,其中最神圣的当属位于老街中心的伯灵翁庙,庙宇始建于宋代,供奉着窑神孙伯灵、土神舜帝、火神金火圣母三尊神像,现已成为神垕古镇的重要标志和钧瓷文化的象征。
伯灵翁庙的大门背后有两座紧挨的戏台,外观恢宏气派,雕梁画栋,门楣上方的八仙过海木雕栩栩如生,因此又称“花戏楼”。设置两个戏台据说是因为不同的窑家互不服气,于是互相比拼技艺,俗称唱对台戏。
神垕古镇的历史遗迹不胜枚举,与伯灵翁庙一墙之隔的关帝庙,石刻木雕也都极为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近年来当地政府投资5亿元对古镇的文物古迹进行修复,真实再现了明清时期的古镇风貌。
自唐代传承至今的卢钧窑遗址就在古镇老街上,卢钧窑被誉为五大名窑之首,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被宋徽宗指定为朝廷专供,每年只选送36件精品进献,其余砸碎深埋不留民间,因此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美誉。
关于“垕”字,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当年宋徽宗见到钧瓷后喜不自胜,得知产于神垕古镇后说:“神垕出此珍宝,应该以土为上,遂提笔在“后”上面加了一个土字。宋高宗登基后,认为把山下的土捧头顶不好,于是又将土字搬回到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