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15吨铁钟800年未生锈至今成谜 入选“邢台八景”却少有人知


素有“五朝古都”之称的河北省邢台市,是中国最古老的十大城市之一,悠久的历史积淀了邢台深厚的文化内涵。位于邢台市区邢州北路中段的古开元寺,由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是佛教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开元寺在唐代就被誉为北方寺庙之最,到了元代更成为皇家寺院,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到访祈福。据史料记载:鼎盛时开元寺有僧上千,良田数顷,游僧、佛徒不可胜数。寺庙现存主要建筑建于明代,数百年来虽历经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现已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内的释迦牟尼殿是开元寺的建筑精华所在,殿前的四根雕花滚龙石柱雕刻于明正德十三年,每根各高4.5米,柱围2.5米,柱上游龙蜿蜒盘旋,工艺精巧,栩栩如生。值得一提的是,龙首和龙体竟突出柱外达35厘米,宛如真龙游跃腾舞,令人叹为观止。


在大雄宝殿西侧的广场上,还遗留一口铸造于金大定二十四年的巨型铁钟。该铁钟高2.70米,下沿围长7.2米,钟厚半尺,重达3万多斤,数百年来一直悬在钟楼内用以作课报时。每天敲钟时,信徒僧众异地同拜,成为邢台一大景观,“野寺钟声”也被评为“邢台八景”之一。

钟壁上铸有八卦图以及日、月、人、兽、牛、鱼等十二种图案,与黄道十二宫相对应,堪称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此外,在图案的下方还铸有文字数百个,详细记载了铸造者、监制、资助人姓名、身份、籍贯等内容,字迹清晰可辨。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铁钟虽历经800多年的风雨剥蚀,却至今没有氧化生锈的痕迹,而且钟体四周仍呈棕红色荧荧发亮,可见其铁质火候的纯青。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此钟又遭到捣砸,现场只闻嗡嗡声,钟体却无一丝破损,展示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冶炼技术。


据《邢台县志》记载:“每当朝暾初上,暮烟缭绕,僧人奉经,撞钟之声远闻数里。”有趣的是,相传在大钟铸成后第一次敲响前,寺院住持说“大家要等我离开寺院十里之外再敲钟”。但众僧试钟心切,在住持走出三里时就敲了钟,结果钟声便只能传出三里远。

在开元寺东西两侧的院墙间,还摆放着大量古碑、经幢等唐代石件,其历史沉积之丰富堪称全国寺院之翘楚。其中一件雕刻于晚唐时期的十六角形经幢,露出地面部分高达5.76米,地下埋藏部分也有1.6米,其造型在国内极为罕见,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