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我想要的生活都在这部韩综里

坐火车的时候,想必大家都会看过远处山间,密林之中出现一两座房子。

每次看到这些建于山野的房子,我都忍不住想——

建房的人还存于世吗?他们如何在这种荒凉的地方生活呢?

最近,韩国一档以森林生活为主题的综艺播出了,解决了我的困惑。

《林中小屋》

这部综艺在播出之前,我就知道口碑肯定会爆。

为什么?

只因为三个字——罗英石

看看他曾经导演的综艺:《花样青春》《三时三餐》《尹食堂》《新西游记》。。

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影响力巨大的节目。

在韩综粉眼里,罗英石是大神,他经手的综艺,豆瓣9分是常态,8分算失手(我会说他导演的29部综艺里,26部都是9分吗?)。

这次,他策划的《林中小屋》毫无意外地拿到豆瓣9.1的高分。

看完之后不得不感叹,罗英石真是艺高人胆大,《林中小屋》算得上我看过最大胆的综艺。

这个综艺真是处处充满了实验性质。

以往的综艺,我们总喜欢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毕竟有人才会有冲突,有人才会有对话。

另外还要加上美食、比赛、才艺展示,怎么热闹怎么来。

《林中小屋》一反常态,在综艺中做起了减法。

出现在镜头前的就俩个人,苏志燮和朴信惠。

他俩还被分开扔在不同的小屋里,无法见面,无法对话。

森林生活比较无聊,两位主角要不就是自言自语,要不就是看书睡。

甚至,盯着火炉发呆都成了打发时间的重要方式。

比这更过分的是,节目还会动不动插入下雨、溪水流动的场景。

旁白甚至还会提示你:

一起听一下雨声吧!

然后接下来的一两分钟,整个场景都会凝固不动,你会恍惚觉得自己看了个假综艺。

这样的节目创意,恐怕大多数制作人听到都会恐惧地摇头——

看快手都比这个有意思吧。

嘿,神奇的是罗英石就有化腐朽的本事,这节目竟然得到不少人的喜欢。

节目的缓慢节奏,竟然散发出一种神奇的让人平静的力量。

甚至有网友看完后,发表评论——

刚开始看有点无聊,看久了居然想去参与

恨不得抛下一切住进这样的小屋去

林中小屋,到底是怎样的呢?

这个小屋不太大,从外面看,从远处看甚至有点儿像宠物的房子。

房子里面呢,也不大。

下面是简单的盥洗台、书桌,上面是搭出来睡觉的地方。

生活在森林,很多公共设施是缺失的,没有煤气、暖气、自来水、下水管道。

天气寒冷,演员们不得不亲手砍材烧火取暖。

毕竟,屋顶上唯一的一小片太阳能发电板,基本只能给笔记本、手机充电。

其他大功率的取暖设备,是没法使用的。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想问:这档节目的意义在哪?

《林中小屋》倒也不避讳,节目组在第一集提出了四个挑战,每一项挑战,都指向现代人的都市病——

人们在冗杂的现代生活中,很难再沉静下来,倾听自己的声音,寻找当下的力量了。

于是节目设置了几个有意思的挑战。

比如极简主义挑战:扔掉你不需要的东西。

有人统计过,每一个人大概会拥有大大小小1万件物品,但真正能用到只有20%。

极简主义生活的要求,就是从物质到精神,都回归最简单的状态。

把将超过一年不用的物品丢弃、送人、出售或捐赠。

精简信息源头,少看微博、朋友圈,不关注与己无关的娱乐、社会新闻。

节目里,朴信惠扔掉了多余的食物、衣服,苏志燮扔掉了自己的背包。

少买,少用,不仅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也为环保出了一份力。

当然,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也不仅仅是扔掉不用的东西,它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珍惜食物 :每餐只能吃一个菜。

现代人追求越来越多元化的食物,悲哀的是,美食的疆域被拓展了,但我们对于美食的感受力却下降了。

吃了越来越多的美食,小时候吃到一碗猪油拌饭的感动却再也找不到了。

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因为我们的美食阈值已经太高了。

限制食欲,回归一道菜,

充分咀嚼菜品,充分回味食物的味道。

慢慢的吃一口饭,仔细地聆听雨声。

为什么这样简单的感官刺激,能形成一种内在的愉悦感呢?

《林中小屋》给出的答案是ASMR,简称颅内高潮。

这两年,网络上有不少ASMR有关的视频、直播。

或者是博主揉捏着各种玩具,发出沙沙的声音。

又或者是博主吃着一块鸡排,发出酥脆的咀嚼声。

这些声音也许重复单调,却神奇地拥有镇定的效果。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曾听着ASMR直播睡眠。

因为有时候,单一重复的声音能刺激人的愉悦感受。

林中的生活也许单调,但正是单调,人们感官的敏锐度也增强了。

我们会沉下心来,看着一簇火苗。

我们会洗耳聆听,河边的溪流。

所谓瞎子的耳朵更灵敏,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当我们从复杂的物质、信息中逃离,回归到简单的生活里,才能让感官更专注于当下。

少即是多,其实并不只是装逼的话术,它是有科学的根据的。

《林中小屋》的厉害之处在于,不仅是简单重现森林小屋中人们的生活状态,

而是带大家进入一种ASMR的沉浸式状态,让人们获得「当下的力量」。

在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中,曾有一段话——

毛毛虫眼中的世界末日,我们称之为蝴蝶。

在他眼里,世界末日来自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

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