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英雄武林怪傑——廣東十虎

門道提醒:農曆臘月二十一

清末年間,廣東省有十位武功極高、受人尊敬的武林怪傑稱為"廣東十虎"。分別是:王隱林、黃澄可、蘇黑虎、黃麒英、周泰、譚濟筠、黎仁超、陳鐵志、蘇燦、梁坤。1990年,廣東十虎的故事被拍為同名電視劇搬上銀屏。

廣東十虎是清朝末年在廣東省以武術稱著的十位名人。這十人當中不少人更有著傳奇的身世。以至後世的電視劇及電影有不少都以他們的生平作題材。

廣東十虎是清朝末年在廣東省以武術稱著的十位名人。這十人有些後來亦成為了地方團練的首領,當中不少人更有著傳奇的身世。以至後世的電視劇及電影有不少都以他們的生平作題材。

廣東十虎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產物, 由於清代末年內憂外患社會動盪不堪,清政府根本無力保護良民, 廣東省地處南方治安更為惡劣,民間為了保護自己紛紛習武,各村鎮行會爭相聘請武術高強的武師任教,一來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二來亦可使子弟強身健體,故一時之間練武之風異常熾熱,特別是廣州有許多武館相繼設立而且公開招攬學生。 正所謂同行如敵國,各武師為了爭奪市場利益,彼此間踢館和接受別人公開挑戰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 一場比武決戰後,勝者有更多學生慕名而至,敗者漏夜回鄉關門大吉,可想而知在殘酷的競爭下,沒有真材實料是不可能在廣州吃武師這行飯的,更無用說要在廣東打出名堂了,然而,這種環境卻促進了近代南派拳術的發展, 許多現在還流傳的南拳均始創於這個時代背景。

當然按中國人的道德標準武功高強的武師亦不一定受人尊敬,那些擁有高強武功而言行不善的只會被人唾罵為以武凌人的惡霸, 唯有行俠仗義,武功高強的受老百姓所尊敬。 被封為"廣東十虎"的武師 ,便是這類身懷絕技的民間英雄。

廣東十虎其中幾位還有著傳奇般的經歷, 所以被當作拍電視劇的題材. 廣東十虎是19世紀(1801--1900)的人物。

另外, 廣東十虎之一的黃麒英之子黃飛鴻並非廣東十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