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委屈!“黑鹰”竟被人说还不如“河马”

UH-60“黑鹰”和米-8/17“河马”作为美俄各自的中型通用直升机主力,都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频频亮相,也都算得上很成功的产品,若是把这二者放在一起对比,一般都认为“黑鹰”要更优秀一些,尤其在高温高海拔环境下。但这种情况并非一成不变,例如美军最新报告显示,阿富汗新装备的一些UH-60A+在一些关键性能和可维修性上,评价还不如以前的米-17。

2011年5月,美国向俄罗斯购买了21架米-17V-5及其相关零件和设备,提供给了阿富汗政府军;2012年7月,美国又为阿富汗购买10架米-17,这两笔买卖再加上后来增购的数量,一共达到63架。当时,这项为阿富汗装备俄制直升机的交易就让美国国内很多人不满,但五角大楼却顶住压力坚持推进。

2014年爆发的克里米亚危机让西方开始全面制裁俄罗斯,阿富汗也就失去了米-17的来源,五角大楼遂决定向阿富汗提供159架经过翻新的UH-60A+“黑鹰”系列来代替米-17,理由是因为各种战损或非战斗损失,2017年12月,阿富汗政府军的米-17仅有47架还能使用,五角大楼认为换装UH-60A+将提高阿富汗政府军的战斗力。

计划执行得很快,阿富汗政府军于2017年9月和2018年1月分两批收到8架“黑鹰”,这些直升机使用与UH-60L相同的发动机,航电和控制系统方面也有一些改进。但五角大楼监察长办公室的报告指出,这些“黑鹰”在阿富汗的表现简直难堪,不但总升力不及米-17,还装不下米-17可以装载的大型货物差不多两架“黑鹰”才抵得上一架米-17。更吊诡的是,这些“黑鹰”的高原性能居然也不如米-17。

除了使用上的问题,“黑鹰”的可维护性也不如米-17。本来经过多年锤炼,阿富汗的地勤已经能至少担负起日-17差不多80%的维修工作,只有大修才需要返回俄罗斯。“黑鹰”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直升机,而且明显比米-17更复杂,所有维护都要私人承包商负责,消耗不菲。从操控和维护来说,比较简单的米-17更能适应阿富汗的教育水平,美军培训阿富汗飞行员和地勤都遇到不少困难。

不过对于阿富汗政府军来说,最紧要的问题既不是操控也不是维护,而是火力的问题。原来的米-17V-5可以在外部挂架上装载23毫米机炮吊舱,主舱门处亦可安装机枪,这种武装型米-17在去年就执行了近百架次的火力支援任务,而“黑鹰”确实也能在短翼上挂载武器,但美军提供的UH-60A+却没有这个功能,只能执行运输任务。

目前驻阿美军正在加紧培训阿富汗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希冀来增强“黑鹰”的表现,不过“黑鹰”的运输能力和适应性还是很难超越“河马”。看来这件事又证明了那个真理:装备先进不先进不是最重要的,合适不合适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