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娃娃抓起的國學薰陶《百家姓》

《百家姓》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它的成書和普及要早於《三字經》。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該書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俶的正妃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

《百家姓》是北宋時期錢塘的無名氏編集的,記錄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共438個姓氏。在夏商周之前,姓與氏是分開的,女子稱姓,男子稱氏。

據推測,姓源於母系社會,可能是氏族社會的圖騰演變而來,是宗族的象徵。民是用來區分貴賤的,身份尊貴者有氏,身份卑賤者有名無氏。因此古代有不成文的婚姻準則,即氏一樣姓不一樣的人可以通婚,但是姓一樣氏不一樣的人不能通婚。

黃帝居姬水岸邊,以姬為姓。後來,《百家姓》中411個姓都是由姬姓演變出的。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後來演化出了呂、謝、齊、高、盧、崔等姓。現在很多姓都是由姬、姜演變而來的,所以說是炎黃子孫。

《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與《三字經》、《千字文》相配合,成為我國古代蒙學中的固定教材,《百家姓》本來收集四百一十一個經增補到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該書頗具實用性,熟悉它,於古於今都是有裨益的。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曾嚴華,金魏陶姜。

成謝鄒喻,柏水竇章。雲蘇潘蕩,奚範彭郎。

魯書昌馬,苗鳳花方。俞任袁柳,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雷賀倪湯。滕殷羅畢,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皮卞齊康。伍餘元卜,顧孟平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