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版式格式为什么那么繁琐?

公文版式格式为什么那么繁琐?

公文在正式印发行文时,是要穿上一件“制服”的,这件衣服穿戴整齐,就变身成了“红头文件”。每一个专业的公文工作人员,在给公文穿这件衣服时,应该都有深切的体会:太特么繁琐了吧。

因为这件衣服总共有18个构成要素。数量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每个要素都有严格的规范,字体字号、位置,甚至颜色,都有明确的要求。

“繁文缛节”这个词就是为此准备的。

如果平时穿的次数不多,难免手生,很容易出现不规范的地方。

为什么要搞的这么复杂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例如,收发文管理的需要,突显公文权威等等。

今天媒体披露了某红通人员境外遥控指使国内双胞胎兄弟伪造国家公文的案情,又增加了一个解释的角度。

在这起案件中,伪造中央机关的文件,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极具迷惑性。伪造者曾经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对公文非常熟悉,为造假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漏洞。

陈志煜讲,公文的内容、编号、密级、保密年限、抄送机关等都是他在进行网络查询后,根据自己的想象编造的,难免会出现用语不专业、公章尺寸不合格,甚至出现错别字等问题。

应该说,这位造假者的专业水准还是不错的,伪造的文件几乎以假乱真,而且对于那些拿不准的地方也心知肚明。

相比之下,很多江湖骗子造的假文件就漏洞百出了。还记得前几年爆出的“中华民族资产”大骗局么?骗子针对老年人下圈套,拿着红头文件蒙蔽了不少人。稍微有些公文知识的人就能识别,也能避免上当受骗。

繁琐细致的公文格式,给骗子们增加了不少造假困难,如果不是专业做这个工作,制作一份规范的红头文件简直比登天还难。

从这个角度看,公文格式的近二十项构成要素,简直就是十几道关口,层层设防,种种虐,把骗子们虐出原型。

但是,还得说“但是”,如此繁琐的格式,不仅虐了骗子,还让很多善良的群众无法辨别,就连米国FBI之类的专业特务组织,也可能被虐的七荤八素。新闻里说,连川普大爷也差点躺枪。

在这里,我任性一把,无偿告诉米国公务员们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

查查骗子公文的文号,然后到中国有关部门的网站上去检索一下。如果网站上有同一个文号,那就基本可以肯定,你小子被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