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成都|“植物猎人”威尔逊——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

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

撰文 | IAN

前几年大理、丽江的旅游热,

使得曾为美国《国家地理》撰文描述这一区域的探险家约瑟夫•洛克闻名遐尔。

而实际上,

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在各方面的成就均不逊于洛克。

1910年8月23日,威尔逊在松潘雪宝顶

他是西方中上阶层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因为采集中国植物种类特别多,

名字中被加了一个“China”,

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威尔逊”。

上世纪由威尔逊从中国引入英国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催生了英美大量有钱人,

他们致力于收集各国奇花异草,

这便催生了“植物猎人”。

甚至现代人尤为热爱,

认为是象征爱情的玫瑰,

都是欧洲蔷薇和中国月季的杂交品种。

植物猎人跋山涉水,

历经千难万险,

将找到的稀有植物运回英美。

植物猎人威尔逊

英国人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便是一位植物猎人。

1899年,

威尔逊受英国维奇花木公司派遣,

前往中国西南地区。

威尔逊当年的护照

在将1593份植物种子和168份植物切片带到西方后,他获得了“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的美誉。

大家很看好他,

便在1903年、1908年、1910年,

三次派他到中国西南。

1900年5月19日

第三次出发前,

威尔逊的上司对他说:“

一套高质量的照片和你带回来的任何东西都同样重要,因此,你一定要带上相机器材,无论它的价值有多贵。”

珙桐:这种珍稀植物在西方是个神话

威尔逊向曾经拍摄过英国皇家园林的邻居学习了摄影后,带上两部相机出发了。

威尔逊写到:“我认为,珙桐是北温带所有树种中最有趣和最漂亮的。"

因为第三次第四次都是以成都为根据地,

所以他拍摄了很多20世纪初的老成都风貌。

绘图 李潇雪

从成都出发,

经都江堰松茂古道,

去往松潘的沿途,

威尔逊采集到了“中国鸽子树”珙桐、“高傲玛格里特”黄花杓兰、“帝王百合”岷江百合等奇异花卉、树木的种子。

威尔逊组建的考察队

记录下成都平原、川西村落百年前的样子,并把猕猴桃带入欧美,最终成为新西兰重要的栽培水果。

威尔逊发现的花卉红花绿绒蒿

19世纪末,

英国探险家普拉特在四川康定发现了一种叫全缘绿绒蒿的野生花卉,

他对这种花的描绘让爱花的西方人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诱惑,

它属于罂粟科,

又称黄罂粟。

全缘叶绿绒蒿

至今全缘绿绒蒿在中国鲜为人知,

100多年前却以其炫目的观赏价值吸引了西方植物商人的目光。

1903年,

维奇公司再次找到了威尔逊,

让他到中国引种全缘绿绒蒿。

威尔逊的镜头在拍摄植物的同时

也记录了当时社会真实的生活

不仅如此,

他还用大段文字将老成都描绘出来。

威尔逊拍摄的当时的九拱桥和草船码头

他在著作中用上万字的篇幅赞美成都,

把成都定位成“西部花园”。

威尔逊1910年8月30日拍摄的松潘县岷山主峰雪宝顶

他说

“天晴时从成都的城墙上可以看到雪宝顶。

人们把终年积雪的雪宝顶看做‘成都平原吉祥的源泉',

说只要这座山峰上积雪终年不化,

就能保证成都和成都平原周边的繁华......"

1908年7月30日,川西身背砖茶的藏人

这段景象,

不就是杜甫眼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吗?

有人说,

威尔逊将很多东方神秘有美丽的植物带到了西方,

在西方园艺界引发了一场“革命”,

装点了西方人的花园。

威尔逊在第一次探险之后又来了中国三次

但他对成都最大的贡献,

无疑是将老成都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了下来供后来人回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