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東非衣索比亞文明的發展與當代國家民族與宗教問題

在寫科普特埃塞俄比亞文明與伊斯蘭的戰爭之後,我們需要認真的審視埃塞俄比亞文明,因為這個農業文明過分重要,與中國,印度文明相比一樣源遠流長,輝煌時期毫不遜色於二者。

在古羅馬的記載中,古羅馬大科學家托勒密就曾說過,“世界上有四大帝國。羅馬人的帝國,波斯帝國和阿克蘇姆帝國,但這些帝國加起來也沒有賽里斯帝國強大······”賽里斯即中國。顯然,在羅馬人的認知中,阿克蘇姆是足以與羅馬波斯漢朝相提並論的帝國。

而在古典時期,能被稱為帝國的國家只有5個: 羅馬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漢帝國和阿克蘇姆帝國。前四者被稱為古代世界四大強國,而阿克蘇姆因為地理位置的偏僻而長期受到忽視,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偉大。

一.神啟時代: 示巴女王與所羅門王

約公元前12世紀,與猶太人的以色列國興盛的同一時期,阿拉伯半島的南部,一個名叫薩巴王國的古老王國也在悄然興起,他們的建立者是猶太人的親族,古阿拉伯人。

示巴王國為下圖最下方的褐色國家

與地中海的海上商業民族希臘人一樣,南阿拉伯人也熱衷於出海建立新的城邦,進行拓殖運動,很快把疆域 拓展到了東非的紅海沿岸。在此不久的公元前1000年,他們在東非之角建立起了一個著名的城市----阿克蘇姆。

由於地理上的相對隔絕,薩巴王國從一開始就度過了500年最初平安富足的生活。示巴女王不是開國之母,其前至少有5位國王。這個王國應該建於公元前11世紀,與中國周朝基本同時開國。

根據《舊約聖經》列王紀上第10章、《古蘭經》和阿克蘇姆國的其他歷史資料的記載,她因為仰慕當時以色列國王所羅門的才華與智慧,不惜紓尊降貴,前往以色列向所羅門提親。

而所羅門王也因此與她犯了姦淫罪。因為他已有妻室,而被上帝所遺棄,並展開了以色列王國衰落的序幕。而示巴女王被以色列人逐回埃塞俄比亞之時,據說已懷有所​羅門王的骨肉,而阿克蘇姆----埃塞俄比亞人就自稱為所羅門王與示巴女王的後裔。

所以,埃塞俄比亞人的自我認知是:我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結合的後裔。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埃塞俄比亞語屬於閃含語系,並與猶太人有道不清的聯繫:在帝國內部一直存在著為數眾多的黑色猶太人----貝塔以色列人,他們被認為是猶太人消失的十支派。而阿克蘇姆帝國也最終因他們的進攻而滅亡。

閃含語系分佈

二.帝國的建立

約公元1世紀,示巴王國分裂成幾個國家,阿克蘇姆王國開始建立。

約在公元2世紀前後統一北方後,又向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擴張。4世紀時,在國王埃扎納統治下,阿克蘇姆王國進入極盛時期,埃扎納統一埃塞俄比亞北部,疆域擴張到今努比亞平原地區,並西渡尼羅河攻滅存在1000年的麥羅埃王國(庫施王國),還征服南阿拉伯的一些王國。埃扎納自稱“萬王之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成為最早皈依基督教的國家之一。

阿克蘇姆強大的國勢,使厄查納贏得了同羅馬皇帝,薩珊波斯皇帝同等的地位,與這兩個強大的鄰居間,有著頻繁的經貿往來,也有著政治上的滲透、利用和制衡。厄查納時代奉行同羅馬結盟以對付波斯的政策,除了因為與波斯有著爭奪阿拉伯半島的矛盾之外,還因為基督教共同的信仰。

公元525年,國王加列布出兵征服也門地區信奉猶太教的阿拉伯希木葉爾王國,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對阿拉伯半島南端的控制。由於國勢強盛,阿克蘇姆在古代國際政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下圖是東羅馬時期地緣政治,令人驚訝的是,古阿拉伯人信仰猶太教

東羅馬帝國為了對抗波斯帝國,與阿克蘇姆帝國結成同盟。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不僅積極支持加列布征服也門,而且兩次遣使前往阿克蘇姆,要求阿克蘇姆商人盡多收購從中國運到印度的生絲,轉賣給東羅馬帝國,以打擊控制生絲貿易的波斯。

擴張到南阿拉伯與努比亞平原的阿克蘇姆帝國

但事實上,這一時期阿克蘇姆文明總體上而言是海洋商業性質的文明,類似於羅馬,所以他對努比亞和也門地區的佔領並不穩固,也沒有造成民族形態的同化。

570年,波斯佔領也門,並奪佔阿克蘇姆的部分海岸屬地和通商城市。阿克蘇姆被趕出阿拉伯地區。7世紀阿拉伯帝國興起後,阿克蘇姆與海外聯繫全被隔絕,國家趨於衰落,最終在貝塔以色列人的猶太教女王古迪特的進攻之下最終滅亡。

三.所羅門王朝的興起

在動盪的黑暗時代,接受科普特基督教的阿高人率先建開始建立起扎格維王朝。然而少數民族的統治並未長久,僅僅133年後,一位來自南部紹阿地區的阿姆哈拉王子推翻了扎格維王朝,建立起阿克蘇姆的最後一個王朝----所羅門王朝,王朝一直統治到1974年才被推翻。從此開始,阿克蘇姆文明開始被稱為阿比西尼亞帝國(埃塞俄比亞帝國)。

在黑暗時代,由於阿拉伯人南下的擠壓,埃塞俄比亞的兩個主要民族----提格雷人和阿姆哈拉人,開始從平原撤向高原。而作為軍事貴族的阿姆哈拉人開始南下征服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帶,開拓耕地,將周邊部落納入統治並推行同化。

當然,文明的擴張並非一帆風順,當時埃塞高原的南部紹阿地區已經開始伊斯蘭化並建立起伊薩特蘇丹國,南下的埃塞科普特文明開始與西進的索馬里伊斯蘭文明開始碰撞,文明的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索馬里人的伊薩特蘇(Ifat)丹國與阿達爾(Adal)蘇丹國

蘇丹國與帝國有著長達五個世紀的文明戰爭(我之前的文章有詳細的描述,在此簡略)。兩個文明的戰爭最終由於來自赤道的奧莫羅人的大遷移所打斷,跌跌撞撞走向了現代。

四.當代埃塞科普特文明的構架方式

1.文明版塊

我們可以看到,該文明的建立和擴張有著農業文明擴張的性質,除了其帶有高原文明的性質之外,其他皆可類比中華文明。

來自北方高原的農業文明以埃塞高原作為文明本部,對南方部落有著軍事和文化上的優勢,並能對其推行文化同化,通過文化同化壯大自身文明的版圖(華夏對於百越的征服)。同時,來自東部的遊牧文明長期是威脅帝國的敵人(蒙古之於華夏)。帝國對南部的征服和對東部的戰爭貫穿了整個中世紀。

2.民族問題

與中華文明擁有主體民族漢族不同,埃塞的文明民族是雙核心的,即北方的提格雷人與南方的阿姆哈拉人皆代表了正統埃塞科普特文明,這點亦不同於印度的多核心民族與華夏的單核心民族。雙核心是最不穩定的結構方式,這為近代厄立特里亞與埃塞俄比亞的分離埋下了伏筆。

於此同時,另一個·不穩定因素在於,國家的多數民族並非阿姆哈拉人(2700萬),而是奧羅莫人(5000萬),而這個民族並未埃塞科普特文明所完全同化,僅僅中部的奧羅莫人接受了埃塞正教,東部則接受了伊斯蘭教,西部則被新教化。這將給這個帝國造成極大的不穩定,奧羅莫獨立組織諸如奧羅莫解放陣線,奧羅莫伊斯蘭解放陣線層出不窮。

而歐加登地區的索馬里人對帝國也缺乏認同感,獨立和恐怖組織在此橫行。

而更為嚴重的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阿姆哈拉人的政府遭到提格雷解放陣線所推翻之後,國家對行政區劃進行了重新劃分,以民族劃分省份,並賦予省份公投獨立之權利,甚至將國家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劃分在奧羅米亞州之內而遠離阿姆哈拉州,這將是一大敗筆,強行打斷了民族同化的進程。而以民族劃分省份之舉,將鼓勵民族各自發展而非民族同化,這將造成未來更大的民族問題。

3.宗教問題

與民族問題一樣嚴重的是宗教問題。

根據埃塞俄比亞2007年的統計數據,信仰埃塞正教比例為43.5%,伊斯蘭教比例為33.9%,18.6%信奉新教,約為4:3:2,看似合理,但事實上埃塞正教徒無法佔到絕對多數,並且埃塞正教信仰正在逐步衰退。根據1994年統計數據,埃塞正教在1994年比例為50.5%,在短短13年間,隨著阿姆哈拉人的弱勢,埃塞正教比例遭遇了斷崖式的下跌,丟失了7%左右的信仰人口。

隨之而來的是南方各州的迅速和急劇的基督教化(新教)。僅僅在甘貝拉州,1994年到2007年,埃塞正教徒比例從24%下跌到了16%,新教徒人口則從44%暴增到70%,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南方各州。

另一方面,東部的索馬里人,阿法爾人和一半奧羅莫人信仰伊斯蘭教並不斷增加,並延伸到了中部高原地區,而索馬里人的生育率遠高於基督教民族,這意味著,未來伊斯蘭教人口比例將進一步增加,而埃塞正教比例將進一步下降。

各地區人口生育率統計

下圖是各州信仰人口的變化以及三大宗教分佈

而埃塞正教會與基督教會關係也十分緊張,這點類似於南斯拉夫內部的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地亞人的關係。與此同時,他們需要面對越發龐大的伊斯蘭教人口。因此,該國的宗教結構十分不穩定,三大宗教都難以佔到絕對多數。

各宗教在各族中的比例

五、未來展望

我們可以看到,愈發嚴重的民族與宗教問題正讓埃塞科普特文明面臨嚴峻的考驗。如何讓南方少數民族建立起認同感,在缺乏相同的宗教之後?如何抑制越來越多的伊斯蘭教人口?如何處理人口第一大族奧羅莫人對於國家的認同?

因為奧羅莫人與阿姆哈拉人的衝突,導致原本40%奧羅莫人正教徒比例下降到了2007年的30%,轉向了新教與伊斯蘭教,而這種轉換伴隨民族矛盾會越發嚴重。

可以預測,如此不穩定的民族與宗教比例將繼續撕裂這個國家。

2016年,由於嚴重的民族衝突,埃塞政府再次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幾乎是民族與信仰衝突的一個縮影。

我對於埃塞俄比亞國家的未來並不看好。並認為在不遠的將來,埃塞俄比亞很可能將面臨再一次的內戰,並且很可能會重蹈蘇丹與印度的腳步----走向最終永遠的分裂。

但同時,不能否認這個古老文明的生命力。有著古老文明傳承的國家,比起其他國家的社會都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和她相似的文明古國,諸如伊朗,印度,中國,在上世紀都進行了偉大的改革,從中國的改革開放,印度的東望政策,到伊朗伊斯蘭革命,處處彰顯了這些古老文明比起其他國家的優勢與活力。

我們期望埃塞文明也可以像印度,波斯,中華文明一樣,走出困局,作出一些富有創造性的,偉大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