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周天子的后人,被亲身父亲贬为庶人,却因年早逝,死时才17岁

以忠信之心取代乱政之为,上效法于天,天去则与地,中安和百姓。进而阐明了善恶的不同结果,以及贪与祸的关系。简明扼要,发人深省。

周灵王对王子晋的说法不以为然,把他贬为庶人,封他的弟弟做了太子。王子晋被贬为庶人之后,仅仅活了三年便去世了,年仅十七岁。在这三年时间里,他一直就在中岳嵩山附近的地区游历,考察民情,体味民间疾苦,继续践行他的为民理念。可以说他对待人是平等看待的,有一个平等的观念,不是看别人的出身,而是看别人的能力和作为。他自己非常强调,说一个人只要能够勇猛精进,他就必然会有所成就。但是在勇猛精进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

就在王子晋去世,或传说避难民间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4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晋国和楚国争霸,没有请周灵王出来调停,而是由宋国出面。在宋国都城商丘,召开各个诸侯国的多方会谈。会议约定各国停止战争,奉晋国和楚国为霸主,平分霸权,谁若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史称弭兵会盟。

他们弭兵按理说应该叫周天子来给他们进行调停,因为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的共主,根本没有把共主考虑到眼里。从这以后,周天子在诸侯国的盟会中再也没有参加,而且更不要说他作为主持去参加盟会了。所以周天子在大国中间,他的威信就更低了。而且周王室的经济地位更加衰弱,只向诸侯国借贷,去讨要,去过日子,那非常地艰难了。

洛阳王城作为王权符号,渐渐淡出了诸侯的视野,这时周灵王才终于明白了儿子王子晋当初的良苦用心。在一次梦见死去的儿子后,不久也撒手人寰。东汉政论家王符,在《潜夫论》中记载,其后三年而太子死,孔子闻之曰,惜夫!杀吾君也。王子晋以太子之贵,不计个人得失安危,在天下百姓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仗义执言。集大德、大勇、大识于一身,其一心为民的高贵品德和远见卓识令世人钦佩。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郑州登封市,古时曾称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东西绵延60多公里,面积450平方公里,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嵩山自古即有嵩高遗峰之称,史载,山势高大,中锋高矗,耸然独尊。传说中,王子晋在嵩山修炼多年,嵩山是他一生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如今,嵩山主峰峻极峰东南,松凹中的白鹤观,一些文献和民间传说,都认为这与传说中王子晋在嵩山修炼多年的道场有关。

子晋峰,是中岳嵩山著名的72峰之一,在永泰寺东北,海拔一千多米。太子沟,在子晋峰下。传说,王子晋出家后居于此沟,故当地群众便称之为太子沟。在沟上部,子晋峰下,有一高耸的巨石,被称为太子石。融入民间,了解民间疾苦的王子晋,品质清廉,生活俭朴自然。这与他反对享乐,奢靡风气的主张,是高度一致的。

王子晋虽然因年早逝,但是由于其为民请命的政治主张,历来为后人所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