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调,没有wifi,古人是怎么过夏天的呢?——弥善慢生活

当21世纪的弥善君安逸地坐在空调房里,从冰箱拿出大半个冰镇了一晚的西瓜,打开智能电视,播放一部关于夏天的电影,然后不经意望见一窗之外仿佛已经要被晒到融化的空气时,总是毫无用处地忧虑起古人来:

别说空调,连风扇都没有的先祖们

在这样的夏天,究竟都是如何度过的呀?

但事实证明,弥善君还是太年轻了,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感受到越来越多古人鄙夷的目光投射在我的身上,好像都在对我说:

年轻人,你的夏天是只剩空调和WIFI了吗?

今天,弥善君要做的就是,好好夸耀一下我们先祖们度夏的智慧与其中很多令人艳羡的潇洒和雅趣。

//////////

有“精神胜利”的方法

嵇康在《养生论》中有这样的论调,认为夏季“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翻译过来就是,千万别去感受热,那样只能让你更热,所谓心静自然凉,是真的有道理。或许这是古人们的无奈之举,才以心避暑、用意念胜夏,但这也是古人的潇洒,体现着脱于物外的人生态度

有古法,有神器

丨 冰箱元祖 丨

要说古代没有空调冰箱,也不完全正确。我们富有智慧的古代先民、讲究优雅品质的文人雅士、享受着奢华生活的皇室贵族,怎么可能长久允许自己在夏日里苦苦煎熬?

上图这个庞然大物可以说是冰箱的“老祖宗”了,出生于战国时代的它,与曾侯乙编钟同岁,名为“冰鉴”

冰鉴内有个方口的缶,缶中可以放新鲜食物或酒水之类,缶周围则是冰。取物时,有专门的勺子,也不需要将鉴盖全部打开,只要打开缶口上面那个小方形的缶盖即可。

而炎炎夏日,古人的冰又如何制成呢?其实,那时的冰,无需”制“,只要”存“。这些冰,都来自上一个冬天。今天我们去故宫游览,常能看到故宫外围环绕一圈的筒子河,那不仅是护城河,还是皇家取冰的大基地。每到冬至后半月,宫中便会招募工人伐冰,取洁净坚硬的放入宫中专门存冰的仓库——冰井,以待夏日再取出使用。

丨人工空调房丨

有了冰,还就有了“空调”,古籍里有这样的记载:“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

说的是,玉晶盘中装着冰块,有专人站在旁边对着扇扇子,屋内的温度可以低得如下过霜一般。

丨夏日“投”井丨

当然,这种种只能是皇家贵族才有缘享用,对于更多的文人或百姓来说,井水则是他们夏日的欢乐园,井水深凉,用来沉李浮瓜,也有很好的冰镇效果。有人甚至曾在室内,挖了七口井,上面放置镂雕的木盘,坐在屋里,同样暑气全无。

//////////

有茶意,有雅趣

除了上面提到的井水,古人为了解暑,还发明了诸多夏日饮品。汉代时,出现了蜜水,相当受欢迎,枭雄袁术甚至曾因得不到这一杯小小蜂蜜水而“吐血身亡”。

宋代时有了冷饮店,清朝时玫瑰露、凉茶、酸梅汤等解暑饮料更是丰富多彩。而在历史中,始终没有在夏天被冷遇的却是一杯热茶。

有人说热茶怎能让人清凉,殊不知茶汤虽热,然可得清凉在心,而很多茶类本身便有解暑的功效。

弥善柴烧杯

古人便是如此,夏日爱喝茶解暑,不仅在室内喝,还更热衷于室外喝,或许你会说室外那不是要晒死?古人的这个室外,可是雅趣十足,不仅与茶一起消解暑气,更让这夏日人生,逍遥自得。

丨 竹林 丨

夏日,午后。烈日在肆意地喷射着毒焰。山林深处,却是别有洞天。阴翳的林木使炎日敛迹,一杆杆笔直的青青翠竹密密匝匝地把热辣的阳光裁剪成零碎萧疏的光影,那鲜润的绿很容易在人的心底催生起一阵阵清爽。

翠竹下,一方竹榻,一壶清茶,心中自有一片清凉地。悠悠茶香,涤烦澄虑,兴致盎然,渐入佳境。待到日暮,踏着一片蝉鸣,缓缓归。

丨 荷亭丨

明代许次纾《茶疏·饮时》中罗列了24种适宜饮茶的情形,其中有一种就是“荷亭避暑”。闲坐荷亭,啜茗赏荷。荷叶田田,一阵清风,徐徐吹过清塘,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泛起了圈圈圆圆的涟漪,清凉顿生。

丨 月夜 丨

明人高濂《遵生八笺》的“高子夏时幽赏十二条”中有一条“三生石谈月”,他说:“炎天月夜,煮茗烹泉,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觅句赓歌,谈禅说偈。满空孤月,露清辉,四野轻风,树分凉影,岂俨人在冰壶,直欲谈空玉宇,寥寥岩壑,境是仙都最胜处矣。”

如此看来,古人的夏天

是不是倒也有别样的精彩?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脱离空调WIFI

寻找夏日里优雅的汗水流淌的轨迹

弥善与茶,和您炎夏有约

文:弥善说(mishansay)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