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填四川是什麼意思,對四川有什麼影響呢?

Artinna-Lau


要了解這一段歷史,重慶有一個絕佳去處―――位於東水門大橋下的湖廣會館。裡面有一個移民博物館,圖文並茂加上各種實物,生動形象地講述了對重慶和四川影響深遠的“湖廣填四川”事件。

經歷了近百年的抗金、抗蒙戰爭,以及明末清初張獻忠入川時的大規模屠殺,加上連年自然災害,四川境內瘟疫、獸患、饑荒盛行了多年。雖是天府之國,此時卻野草叢生全省蕭索,餓殍滿地田土荒蕪。

南宋時,四川有人口1000多萬,到康熙二十四年,全省人口不足5萬,當年之慘狀令人無法想象。地方官為了恢復生產,朝廷為了恢復稅收鞏固政權,採取了一系列移民入川政策,因此叫“填”四川。

為了吸引民眾入川,朝廷制訂了多項移民優惠政策,如移民可隨意圈地、定居開墾、永不加賦;移民子弟可平等參加科舉考試;對各省官員招民入川績效突出者,予以獎勵提拔;各省需高度配合迅速辦入川人士的入籍事宜,等等。

這些政策,對其他省份同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民眾,有極大的誘惑力。因此,他們拋棄祖居,扶老攜幼,千里迢迢,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四川。其中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數。外省人入川有三條道,走得最多的自然是水道,沿長江而上。

重慶,便是這些入川移民的第一站。從朝天門碼頭上岸後,他們有的就定居下來,有的則繼續北移西遷。湖廣填四川當然只是一種通俗說法,實際上,除了湖南、湖北,江西,還有許多移民來自貴州、雲南、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廣西、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甘肅等。

據統計,到嘉慶年間,先後從十多個省進入四川的移民人數高達500萬,堪稱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浪潮。那時的移民百姓,凡看中的土地,有的眼之所及,知會旁邊人或政府一聲即可,所以初時人們的佔地,往往大得嚇人,滿山遍野,一眼望不到頭。

後來人多了,則在地界處大樹的樹幹最顯眼的地方剝掉一塊樹皮,或者直接在樹上刻下自家名字,以宣示土地主權。政府也經歷了從鼓勵移民,到限制移民,再到取消移民優惠政策等一系列變化。

重慶湖廣會館建於1759年,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也是清代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非常值得參觀。然後再到近在咫尺的東水門老街走走,也許你會對重慶文化,有另一份理解。


世界真的很大


湖廣填四川是指,明末清初時,因為農民起義和四川人民的反清鬥爭,導致四川人口大量減少。據清朝的統計數據顯示,從幾百萬減少到九萬多。當然這個統計是不準確的,當時有許多躲避戰亂,逃進深山老林的人和外地的人,根本無法統計。

康熙七年,四川巡撫張德地憂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表達了以下看法:四川曾是天府之國,如今卻成為人間地獄。只有增加人口,恢復生產,才以重振興四川。如今之計,唯有二策:一是出臺一項移民政策,通過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來四川;二是採取優惠經濟政策招徠移民。

這些優厚的招墾政策及陝南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地,無疑對人口密集區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與此同時,東南各省尤其是湖廣地區亦因禍連兵結,災荒不斷,災民逃荒者成群結隊,急於尋找適宜的土地安家立業,內拉外推之下,故繼"湖廣填四川"之續,終於促成了清朝"湖廣填陝南"的移民浪潮。當然,陝南在清代之所以會成為重要的人口遷入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清初陝南地區賦稅較低,地租極輕,這對於農業開發程度較高、經濟發達相應賦稅沉重地區的無地或少地農民來說,有很大的誘惑力。

在政府強制和政策鼓勵下,近三百萬湖廣移民的大量遷入,使陝南許多山區得到廣泛開墾,耕地面積大為增加,土地開發利用程度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他們的耕作方式及蠶桑、茶葉、苧麻、紡織等農副業生產堪稱為南方移民開發山區的典型。習慣於水田耕作的南方移民並不滿足於在坡地上種植旱作物,而是利用他們原有的耕作經驗,在其定居之地,修築渠堰,飲水灌溉,種植水稻。

從整體上看,湖廣填四川還是對四川的發達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有詩云:"畝金有沃土,山中豈樂鄉。所幸宜五種,食不止稻粱。"湖廣移民的大量遷入不僅促進了陝南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使陝更加趨向於"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成為一個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區。

同時也利用了其它發達地區先進的耕作技術和手工業技術,對四川的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當然問題也是存在的,因為外來人口不瞭解四川的地形和山體材質,因而導致過度開發的情況,最終出現環境破壞打破生態平衡的情況。山田盛行,梯田出現,水土流失嚴重,進而使部分物種消失,旱災害最為頻繁。


新知傳習閣


“湖光填四川”是清朝年間的大移民浪潮,從康熙時期政策性的移民到乾嘉時期流民自發遷移並最終形成的大規模的浪潮,整個過程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

順治二年的時候,就在湖北設立“湖廣四川總督”一職。順治三年,清軍由漢中入川,在西川射殺張獻忠,之後進軍到成都、重慶。戰亂與動盪之後全川殘破,所以清軍退守保寧,招撫流民墾荒。但是初期並沒有什麼成效,許多百姓仍然對此持一種觀望的態度,因此早期的屯墾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果。於是在康熙三年的時候,四川巡撫張德地懇請朝廷下令讓各個省的督撫敦促流離在各省的四川紳民回川,但是仍然收效甚微。所以到了康熙六年的時候,開始下達更加嚴厲的行政令,敦促川民回川。康熙也從整治區域劃分上為解決移民四川的障礙,加大了宏觀調控的力度。因為許多流散在外的四川人都在湖廣,以為歷史上但凡四川動盪,川民就會沿河而下隱匿到湖廣地區,因此康熙在行政上先是撤掉湖廣總督,再設川湖總督,並且在經濟上政治上給予移民便利,還有“招民授職”都在設法吸引移民。四川人的移入人口這才逐漸增多,並且穩健發展。

大約在康熙五十年起,就不再鼓勵移民入川,因為當時四川境內已經逐步穩定恢復了。然而之後的態勢卻是統治者沒有預料到的,就是大規模的移民仍然沒有停止,甚至到了乾隆時期還大幅度的增長,這不得不說是當時統治者治理的一大失誤。這種猛增必然會帶來一連串的社會問題以及經濟問題。

康熙時期移入大約155萬人,雍正時期限制流入,到了乾隆時期,由於一味放任,連帶著嘉慶時期,一共流入400多萬人口,造成了嚴重的人口過剩。在早期的時候,“湖廣填四川”最重要的影響就是恢復了四川的地區生產以及發展繁榮。但是後期,政策不當,疏於管理,導致過多的人口流入,造成了地少人多,社會上無所事事甚至為非作歹的人日益增多,並且還出現了一些諸如嘓嚕會之類的民間結社,十分不利於清朝統治的穩定。不過不能因此而忽略了這些移入人口對四川地區經濟以及文化的影響。最終隨著移民而去的“下游與南方文化”與當地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十分具有特色的巴蜀文化。


國家人文歷史


  四川歷史上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有七次:秦滅巴蜀後,遷秦民萬家充實巴蜀,以便控制巴蜀;東漢末到西晉,大規模境外移民遷居四川,導因於戰亂;唐末五代、南宋初年,大批北方人遷入四川,亦因戰亂;元末明初,長江中下游的移民大批入川,因為戰亂;明末清初,因為戰亂,四川人口大減,土地荒蕪,大批長江中下游及南方移民遷入;抗日戰爭爆發,以長江中下游為主的移民大量遷入;1949年後,為加強戰備及三線建設,大量北方人及江浙人遷入。

這七次入川的移民潮,對四川影響最大的就是清初的“湖廣填四川”,此次入川移民的主動性和冒險精神是其他幾次無法比擬的,因為這次不是政府強迫的無奈和戰亂的被動。

  同是異族入侵,清朝統治者比元朝統治者更有長久發展的眼光,元朝沒有對四川做出相應的恢復性貢獻,而清朝則大規模鼓勵人口密集和緊鄰四川的省份的民眾前往四川去開創自己的未來。

  這一次移民潮中,有一批數量並不多的移民對四川影響巨大,這批人便是有“移民之子”之稱的客家人。客家人是漢族人中至今最能保持自己語言及習俗的一支,他們熱愛和平,對付戰爭和迫害的方式就是遷徙。由於遷徙甚多,所以他們遷徙的習俗迥異於他族。如帶著死去親人的屍骨第二次埋葬,帶著榕樹苗(四川稱為黃桷樹),在哪裡定居便把樹栽在哪裡,表明自己客家人的身份。晚清時期,尊經書院山長王闓運的《湘綺樓日記》裡多次記載他從萬縣到成都的路途中,見到聚黃桷樹而居的情形,一問便是客家人。與此同時,王氏提及蓬溪一帶的民眾以紅苕為主要食物,“土民乏糧,多恃薯蕷蘆菔為食。”也與今日被稱之為苕國的川北一帶(蓬溪、鹽亭、西充等地)的作物種植相符。

  查家譜、方誌,四川的紅苕種植系客家人1733年左右帶入,為繁殖因明末清初地廣人稀的所缺之人口,緩解後來人口增長的壓力,度過不測之災荒年成——尤以道光十八年(1838年)川中大災後紅苕的栽種面積大幅度增長——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更為清末四川人口躍居全國首位打下了基礎。紅苕對四川民眾相關生活,比如食物結構與貯藏、川菜菜系、釀酒、氣候、森林、水量及航運諸方面的影響,像扇動翅膀的蝴蝶一樣起著一系列不可估量的連鎖反應。

以上內容來自鷺江出版社《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

讓你從泥土中聞見天空的味道。

一如悍將憶舊老僧聽雨,閒言碎語猶帶金石之音。

  沒有故鄉的人是不幸的,有故鄉而又不幸遭遇人為的失去,這是一種雙重的失去。

  ——冉雲飛

  《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一書,是作家冉雲飛有關巴蜀歷史研究的又一力作。書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紅苕入川為開端,試以時間為線索,將看似微渺的個體事件一以貫之,見微知著,傾力於揭示近代文明與蜀地之間的衝撞,並進一步以蜀地為縮影,反映中國的特殊歷史境況。


鷺江出版社


湖廣填四川,是因為張人屠(獻忠)因隊伍缺軍糧,就愛吃“兩腳羊”。為人十分挑剔只愛吃少婦,童男和童女。謂其“不曾吃人肉,何來談吃肉”。中國每逢亂世,必有父子易食,壯食老幼的慘劇,軍隊易人而食,更加殘忍。獻忠起明未,若逢軍糧不足必以人脯替之,獻忠自與明兵交戰以來,雖有小勝,但傷亡也很多,且明軍有盧象升,曹騰蛟,孫傳庭等悍將,獻忠不敵,便乘亂以入川,入川但有抵抗,便是百里白骨累累,入成都城有抵抗便是屠城。康熙年間,因四川戶數不足明朝天啟年間,十之一二,康熙便下旨以湖廣填四川。今天的四川人和湖南人交流,除特別方言語音詞彙外基本上是可以方言交流的,便是明證


威1986235


湖廣或“湖廣行省”、“湖廣省”,為元朝和明朝時期直屬中國中央政府管轄的國家一級行政區。

  湖廣行中書省為全國的10個行中書省之一,轄境包括今長江以南、湖南大部、湖北部分,廣西、海南全省及 貴州大部、廣東雷州半島,下轄武昌、嶽州、常德、澧州、辰州、沅州、興國等30路。今湖北、湖南西部、陝西南部地區屬於四川行省管轄。

“湖廣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數十年間,四川由於戰亂、瘟疫及天災接踵而至,境內人口銳減,耕地荒蕪。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清王朝為了解決四川勞動力和生產糧食的問題,採取“移民墾荒”的舉措,全國包括湖北、湖南在內的湖廣省等十餘個省的移民相繼到四川定居,其中來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據統計這次移民的持續時間長達一百多年,入川人數約一百多萬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數達一半之多。

至於影響基本就是一、引進新的農作物和種植技術,二促進商業發展,三、增加了人口數量,四、傳播了不一樣的文化。


金堂零距離


移民啊,大移民,重新振興四川民生和經濟啊。地名是歷史上移民活動的投影, 濃縮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對明清之際的“ 湖廣填四川” 這一段歷史有較強的反映。戰亂後移民恢復經濟的川主及城鎮地名等,四川和重慶相關地名統計結果如下:



分析其成因。首先, 明清戰亂多、持續時間長的地區, 人口耗損大, 地名更替較多, 移民地名就多。其中人們對“八大王屠四川”之說是婦孺皆知, 今所見縣誌及家譜也都有記載。光緒十一年《大寧縣誌》引《蜀碧》“崇禎十二年八月, 張獻忠寇蜀, 官軍敗績於湯家壩” 。族譜載“ 經獻賊之亂, 避難返楚, 清初復來蜀, 仍居故土” 。



潼南《蕭氏族譜》《入川各支脈派氏考》:“明末清初, 時代變遷, 崇禎十七年甲申歲, 西蜀之道八大王張獻忠, 兵焚煙滅… …(清初)吾族隨令入川”。


李三萬的三萬裡


多年前翻看過家族的譜子【清道光年間族人修訂過排行輩字的版本:一般20個排行輩字快用完時才重新弄20個新版排行輩字,管300-400年左右,到目前已經用了新的5個排行輩字】,譜上記載:明洪武年間祖上從麻城、孝感等地結伴遷居現在的川、渝地區。當時有些在重慶分手北上,有些繼續順長江而上進入川南,有些順岷江而上。記載顯示當時入川地界有7弟兄,為了後代不忘宗親關係,幾弟兄還有別離詩作為日後家人宗親的碰頭詩。只要家譜記有那詩的,就是一個大家族發下來的。至於當時四川是不是人煙稀少,家譜沒有記載也沒有提及,畢竟家譜只是一個家族源流的記載。不知這是否算“填四川”。


原海YH


大學期間,有一位重慶萬州的同學,和他聊天時,聽他說每次修訂族譜,他的爺爺都要去一趟湖北,把他們家族新出生的人口登記上去。當時我對此感到很困惑,也是從那時起,我瞭解到了湖廣填四川。

“湖廣填四川”是指發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明末清初,四川飽經戰亂,人口銳減。為了保證四川當地的人口數量,清朝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強制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

“湖廣填四川”給四川地區帶來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為四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甚至四川無與倫比的感染力和同化力也正是來源於厚重的移民文化,這些外省移民還成為多數四川人的先祖。

然而,你以為這次人口大遷徙真的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嗎?其實也有負面的影響。

移民入川后,四川的農業墾殖從最初平原荒蕪地的復墾,逐步向丘陵中部、山地推進,墾殖範圍進而到達丘陵頂部、半山上部,當時山田盛行,梯田出現,水土流失嚴重。總耕地面積上百萬公頃,而森林植被則破壞嚴重。

移民開發把耕地範圍擴張到了山地、丘陵,這是農田墾殖突破傳統範圍的標誌,但同時也是生態環境逐漸萎靡的開始。在森林物種資源方面,一些動物群落不斷減少,生物數量乃至物種不斷消失。隨著移民的湧入,物種消失的進程顯著加快。


捕娛為樂


“湖廣填四川”的意思是描繪歷史上,發生在四川省、重慶市和四川盆地中各縣市的大移民情況的。歷史上四川省境內一共發生了7次較大規模的移民活動。“湖廣填四川”一共發生了2次。

一、七次大移民:

第一次大移民:公元前316年—公元前221年,秦國張儀、司馬錯等率軍攻滅巴(今四川東部)、蜀(今四川西部),秦朝向蜀地移民萬戶。

第二次大移民: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又將其餘黨4000餘家遷入巴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滅六國後,又把原六國內很多豪強大戶強行安置在巴蜀地區。

第三次大移民:公元221年—公元347年之間,發生在東漢末到東晉初年。先是蜀漢開國者劉備帶領數萬人進入成都,並定居巴蜀地區。隨後西晉後期甘肅和陝西大旱,數萬流民集體進入巴蜀地區。接著就是氐人李特家族帶領大量流民入蜀,並在成都建立了成漢政權。公元347年東晉恆溫攻陷成都。受時局影響及北方的少數民族紛紛遷入巴蜀。原巴蜀居民又淪為新流民,向巴蜀東南面大遷徙。

第四次大移民:1127年,在北宋與南宋之交。北宋滅亡,金兵大舉南下,造成河南、陝西、甘肅等地的難民大量湧入巴蜀大地。

第五次大移民:發生在元末明初。長期戰亂後的四川,呈現一派地廣人稀的蕭條態勢。先是明玉珍在重慶建制稱帝,接著朱元璋統一四川。在此前後有大量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人遷入四川,這就是第一次“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大移民:發生在清朝前期。明末清初,四川是戰亂和天災的重災區,境內十室九空。清王朝統一全國後,大約用了39年時間,向四川移民115萬人以上,是原存人口基數的兩倍以上,史稱第二次“湖廣填四川”。

第七次大移民:1937年—1941年,在抗日戰爭期間。華東、東北、華北等地大約有1000萬到2000萬人轉移到大西南,其中半數以上都落戶在四川盆地各縣市和重慶市。抗戰勝利後,部分人回遷原籍,部分人在川渝及盆中各市縣定居下來。

二、對四川的影響:

說“湖廣填四川”對四川產生的影響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是移民運動對所在地區造成的結果,這個問題。歷史上這7次大規模的移民運動,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它們對四川造成哪些影響。

1.促進農業發展與勞動力的增長:

勞動力的增多是移民帶來的最直觀的影響,也是當政者以政策性施行的首要原因,農耕文明最需要的就是充足的勞動力。充足的勞動力,意味著該地區生產力的提高,移民主要是墾荒屯田,這對於促進農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2.促進民族融合: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口的增加自然帶來種族的多樣性這個問題。原住民與移民之間在日常生活上方方面面的接觸,為民族融合提供了客觀條件。民族融合不是一帆風順的,固然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但是總體上廣泛的民族融合是有利於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

3.文化的多元性:

文化是一個大概念裡面包括,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歷史上七次大規模四川移民,每一次都為四川地區帶來了一種新生文化,正是這種不斷注入的新文化,與當地原有的文化相融合,逐漸才形成了現在的巴蜀文化。

4.語言方面的影響;

語言是文化中的一部分,為什麼要單獨列出來呢?因為語言超高的使用率,還有超高的認同感。先後兩次“湖廣填四川”直接造成了西南官話的形成。

按照現代7大方言體系的劃分(關於方言體系的劃分,還有8大方言,9大方言不同的劃分,本文采用7大方言劃分為準)

四川話屬於官話方言中的西南官話,西南官話分為川黔,湖廣,川西,雲南,桂柳6片。這6片方言區又細分為22小片方言區。這22個小片方言區的存在便是“湖廣填四川”的活歷史。

5.耕地面積下降及水土流失:

說完移民帶來的好處了,咱們就要說說它帶來的壞處。人口的增多,必然帶來資源的緊張,首當其衝的就是人均耕地面積的下降,人均耕地面積的下降,必然倒逼勞動力開荒拓土,梯田盛行,而開荒拓土、梯田都直接破壞了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上四川省境內土壤成分、降水因素、多山的地形這些地理因素,加劇了水土流失。

6.社會矛盾加大:

人口的增多,種族、文化多樣性的存在,在資源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必然資源緊張,社會矛盾增多。當政者施政難度加大,社會管理難度加大,加上四川多山的地理特徵,極易造成割據勢力、地方武裝勢力的形成。在民族、文化融合這兩個詞語下,掩蓋住很多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