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调整高管分工,韩恺特的5人内阁不做自己“擅长”的事

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套路扣底牌……可能出错,但赢面始终存在。

在出任福特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62周后,韩恺特(Jim Hackett)的新“内阁”浮出了水面。

福特汽车本周宣布成立一家子公司——Ford Autonomous Vehicles LLC,韩恺特亲自从Uber招回的Sherif Marakby升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负责Mobility业务的执行副总裁Marcy Klevorn出任新公司董事长。

此外,IT信息技术以及全球订单交付系统被纳入全球运营部门,福特汽车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Jeff Lemmer将向负责全球运营的执行副总裁Joseph R. Hinrichs汇报;负责产品开发和采购的执行副总裁唐浩泰(Hau Thai-Tang)将直接向韩恺特汇报工作。

韩恺特调整高管的分工,为整合福特汽车现有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块做准备。

根据韩恺特的描述,IT技术将帮助优化供应链以及让库存变得高效;直接听取唐浩泰的汇报,则会使产品开发和采购部门有更大的话语权。一系列改变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在比尔·福特(William Clay Ford Jr.)和韩恺特之外,福特集团还有47位高级管理者,其中有8位集团副总裁和5位执行副总裁。可以说,这13人是福特汽车最核心的管理团队。

至8月1日,福特核心团队的人数将大幅“缩水”,韩恺特日常面对的将是5位“大臣”组成的“内阁”。包括首席财务官Robert L. Shanks、Joseph R. Hinrichs负责全球运营、James D. Farley Jr.负责全球市场、唐浩泰Hau Thai-Tang负责产品研发及采购、Marcy Klevorn负责移动出行业务。他们既参赞机枢也制定政策,作用与架构颇像我国熙朝的南书房,是真正的权利中心。

或许有人因为Sherif Marakby任职Ford Autonomous Vehicles LLC而感到困惑。毕竟,Sherif Marakby有广泛的电气化背景,曾领导福特团队研发电池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此次他转向智能驾驶领域,确实是一次突然的跨界。

可以说,韩恺特的“内阁”成员几乎都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或者说,他们都在尝试以其他领域的经验与逻辑,在现有的架构与模式下寻找突破口。

相比全球运营,Joseph R. Hinrichs更擅长管理制造、物流和采购,福特全球105家装配、冲压和动力总成工厂都曾在他的监管下运行;他还曾担任福特中国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对新兴市场的开拓颇有心得。

执掌全球市场的James D. Farley Jr.,也是以经验丰富著称。他曾担任福特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总裁,也曾担任林肯品牌的领导者,林肯MKC在中国上市就有他的倾力推动。

唐浩泰Hau Thai-Tang更像一位产品工程师。他在产品开发方面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领导福特旗下的主流和高性能产品的研发。2005款车型Mustang的设计开发和上市发布就是在他的主导下进行。

Marcy Klevorn的整个福特职业生涯几乎都在IT领域度过,而非Mobility。她在2006年领导了福特基础架构碎片整理、数据中心整合和整体系统管理的实施,2011年起她又先后担任福特欧洲的IT总监、福特汽车首席信息官办公室主任,负责管理福特全球ITE业务应用程序、架构、数据中心业务。

不按常理出牌,或许是

韩恺特的一大特点。

这一次,韩恺特是在运营一支年营收1500亿美元的球队。继续以前的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能成功,但也可能回到菲尔茨的老路上;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套路扣底牌……可能出错,但赢面始终存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