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包贝尔转型当导演,网友:导演真是过剩了吗?

小沈阳,包贝尔转型当导演,网友:导演真是过剩了吗?

上影节落幕了,意味着新一轮战役已经打响。今年上影节最大的变化就是新锐导演占据半壁江山。但是话说回来了,新锐导演固然有很多新思路、新创意,但是整体效果却不见得好,这也是被网友吐槽的,导演是不是过剩了。

因为春晚走红的二人转演员小沈阳,搞笑功底深厚,在舞台上给大家带来很多欢笑。也出演过多部电视剧,但收视效果差强人意。或许因为有点名气开始不安分起来。就在前不久小沈阳导演自己首部处女座电影《猛虫过江》,虽然5天票房破亿依旧为烂片,更有网友称小沈阳二人转式演技成硬伤。

的确,作为一名导演,需要有深厚逻辑思维和文化修养,真正能够将作品深入人心这样才能成为经典之作。但如今过分经济化的方式,加之过分追求票房,使得很多导演把影片票房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让众多观众看后或大笑或大悲,但很快会消失在人们印象里。

所以尽管小沈阳电影票房还算可以,但是固化的表演方式依然让人们感到不适很反感。

另外一位新晋导演包贝尔的新片《胖子行动队》,作为处女之作的影片虽然还没有上映,但是前期宣传已然展开。我们暂且不论会取得什么样的票房,单从这个影片的导演,会吸引多少观众走进影院呢?

中国电影行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发掘和培养一批新晋导演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导演,也不能妄图单凭导演一两部高票房电影就能成为混入导演行列,这样知道导致导演越来越廉价,也难出精品,从长远来讲更无法与国外影片相抗衡。


但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也有很多导演新秀让大家看到未来电影的未来。光是宁浩导演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就有两位新导演新片亮相,一个是宁浩徐峥联合监制,青年导演文牧野执导的《我不是药神》,该片已在率先看过片的影迷间引发了超高评价;还有一个是女导演曾增的《云水》,尽管是长片处女作,就已经有秦海璐、余皑磊、焦刚等知名演员的加盟支持,整体完成度较高。

为了促进电影新人,上影节已经形成短片竞赛-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金爵奖的新人成长体系。今年亚新奖(专为表彰新导演的第一或第二部作品而设立的竞赛单元)获了良好口碑。可见上影节将“扶持新人”设定为办展目标并非说说而已,在这样一个国内规模最大的影展平台,扶新体系建设已经初显成果。

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最缺的也是人才。新一批人才对于目前浮躁的产业环境而言,究竟是实打实的薪火相传,还是被当成赤裸裸的廉价劳动力,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