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拯救不了联想,Q2市场份额继续下滑,出货量依旧落后惠普

北京时间2018年16日(当地时间8月15日),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Trend Force正式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4108万台,环比增长2.8%,相比第一季度的3727万台增长了10.2%。

报告分析

第一名 惠普,出货量1077万台,较第一季度出货量提升19.7%,市场份额26.2%,相比第一季度的24.1%提升了2.1个百分点。

第二名 联想,出货量820万台,较第一季度出货量提升3.8%,市场份额20.0%,相比第一季度的21.2%,下滑1.2个百分点。

第三名 戴尔,出货量805万台,较第一季度出货量提升30%,市场份额19.6%,相比第一季度的16.6%,提升了3个百分点。

第四名 宏碁,出货量328万台,较第一季度出货量提升18%,市场份额8.0%,相比第一季度的7.5%,提升了0.5个百分点。

第五名 华硕,出货量304万台,较第一季度出货量下滑8.6%,市场份额7.4%,相比第一季度的8.9%,下滑1.5个百分点。

第六名 苹果,出货量出货量267万台,较第一季度出货量下滑7.1%,市场份额6.5%,相比第一季度的7.7%,下滑1.2个百分点。

事实上这并不是联想第一次丢掉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第一宝座了,根据Trend Force的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报告来看,联想第一季出货仅79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6%,而惠普出货量则为900万,联想在2013年超越惠普成为世界第一PC厂商,随后也基本上保持着这一位置。不过在2017年第一季度,惠普凭借着强劲的笔记本出货量重新夺回第一名的位置,而此后联想一直位居第二位,再无超越(在个别市场调研机构报告中,联想在今年第一季度重回第一)。

事实上,联想2013年超越惠普也并非完全靠自身产品,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其后,联想相继并购了日本NEC、德国Medion、巴西CCE等公司,完成了全球布局。2017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以255亿日元(约合14.7亿元人民币)收购富士通全资附属公司富士通客户端计算设备有限公司(FCCL)51%股权,今年5月正式完成了对富士通个人PC业务的收购,交易代价178.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亿元左右),当时联想PC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1.6%,富士通大概4%,联想+富士通合计占有率估计25%左右,世界第一似乎就在眼球,不曾想惠普高歌猛进。

联想电脑在全球市场份额之所以下滑严重除去惠普、戴尔的疯狂围堵,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自身面对PC产业和集团业务理性的战略调整失误所致,联想近些年疯狂收购的市场战略让其在产品质量等方面也并未像友商一样快速进步,在2017年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ASCI)发布的PC满意度调查,联想仅获得了76分,远不及惠普和戴尔,甚至低于调查的78分的平均值。

当然,目前联想PC在产业中的核心竞争优势犹存,而鉴于未来PC产业发展的空间及中国主场的机会,联想依旧拥有重新翻身的机会,不过目前看来不管是“垂死挣扎”的手机业务还是“日渐衰退”的PC业务,联想似乎都没有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我是爆侃哥,和你聊聊我想说的科技、数码趣闻,或许不专业,但希望有所价值!